新媒体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路径探析

2017-04-14 02:15□许
山西农经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树人教育者立德

□许 萍

(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路径探析

□许 萍

(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立德树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的资源共享性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新思路,新媒体的开放自由性使高校立德树人环境更复杂,其迅速发展和普及为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者提出了新挑战。但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有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办好高等教育,有利于应对网络侵蚀。因此,应加快推进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机制建设、创建高校立德树人话语体系,增强吸引力。

新媒体;立德树人;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行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新媒体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

1 正确认识新媒体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1]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自由平等、资源丰富、多元宽松的新媒体极大的改变了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为高校立德树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首先,新媒体的资源共享性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新思路。由于新媒体的开放便捷、资源共享等特点,丰富多样的信息在新媒体平台自由流动,人们可随时随地的浏览、获取、传播信息。这些超越时空、海量且不得更新和繁殖的信息以声、图、字、像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信息获取的简便、传播的迅捷性和资源共享性为高校立德树人拓宽了新渠道、延伸了新时空、丰富了新内容,提供了新思路。其次,新媒体的开放自由性使高校立德树人的环境更复杂。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数字化终端产品如电脑、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以及交互式网站、微信、QQ、微博、E-mail等APP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新媒体环境,这个环境正冲击着大学校园,新媒体的虚拟多元、开放自由性使得高校立德树人的环境鱼龙混杂。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2]新媒体的“每个人都是发言人”的表达方式、“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虚拟隐匿性的运行方式造就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当下独有的复杂环境。最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者提出了新挑战。被称为“衔着鼠标成长的一代”的当代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其对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看出新媒体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开放共享的新媒体环境,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支配地位和权威性,教育资源和信息不再牢牢掌握在教育者手中,教育者也很难再通过“信息过滤”输送到学生面前,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信息的自由选择、资源共享。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受教育者对新媒体技术的把握和使用优于教育者,其作为现代人的主体性特征越来越突出,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和引导,使教育者对整个教育过程的掌控大大削弱,其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

2 科学把握新媒体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面对新环境,要做好育人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对教育根本使命的把握。

2.1 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就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要培养具有优良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认知和良好网络素养的人。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网络信息参差不齐、优劣有别,这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当的运用新媒体方式,都会造成青年学生的价值迷惘或扭曲。媒体环境下对高校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的任务。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2 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有利于办好高等教育

高校的立身之本就是立德树人,高校的育人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更复杂更多变的教育环境,坚持把立德树人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指导,这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内在灵魂。其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对教育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育人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在变化中坚守,在坚守中弘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始终保持社会主义中国高等教育的鲜亮底色。

2.3 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有利于应对网络侵蚀

技术革命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增加对应对现实问题的挑战。新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工具福利,但同时,它也带来了挑战。就高校教育工作而言,它改进了育人工作的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加强了与学生的联系,同时它也增加了育人工作的难度。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西方国家利用其发达的网络技术和强大的信息优势,以我国高校为目标,持续进行分化、西化,与我争夺青年、争夺下一代的情况下,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以及教育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3]因而新媒体视野下关注并强化高校立德树人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应对网络阵地的缺失。

3 有效探究新媒体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里的“新常态”及其对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影响需要我们在新媒体视野下创新高校立德树人理念、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机制建设、创建高校立德树人话语体系,增强吸引力。

3.1 加快推进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新科技、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高校立德树人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也应随时应势的发生变革。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必须走进网络,尤其是要树立“运用新媒体开展立德树人”的新理念,学会利用大学生广泛使用的新媒体开展立德树人的影响力,这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教育者必须看到,新媒体给高校立德树人带来的挑战,已掀起了一个新的浪潮,高校教育者要看到这个浪潮并勇于应对这股浪潮,并成为这个浪潮前沿的弄潮儿,只有如此,才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事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2 建立运用新媒体建设高校立德树人的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必须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因此,在新媒体视野下,要有效运用新媒体新媒体时空建起高校立德树人新课堂,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提高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与吸引力;运用新媒体丰富高校立德树人新的内容,将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相结合,增强高校立德树人的时效性、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贴近性与针对性;运用新媒体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的新平台,创建高校立德树人的传播平台来高效、便捷、生动的传播正面积极的育人内容,创建动态观察平台以“微服私访”的形式观察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创建平等交互平台,以轻松、和谐的方式构建新型师生互动关系。总之,要积极构建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

3.3 创建新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话语体系,增强吸引力

新媒体时代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且由于年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等因素,大学生对于对新媒体的把握和运用情况较为熟练,教育者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主动权,凸显其价值引领作用就变得格外重要,这需要高校立德树人掌握话语权。新媒体的“全民麦克风”造就了信息的非垄断性与平等对话性,其传播语言和形态也与传统媒体不同,这为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挑战也带来的机遇。我们我们要争夺话语权,建立新媒体思想政治宣传阵地,抢占网络舆情导向制高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强化主流声音。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媒体意识、运用新媒体语言、掌握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寻求共鸣,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也只有如此,才能运用丰富形象的新媒体内容、便捷高效的新媒体方式增强高校立德树人的吸引力。

[1]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55.htm。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缪迅.意识形态工作高效守土有责[J].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1).

[4]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5]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

1004-7026(2017)19-0116-02

G64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9.075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武汉商学院校级科学(专项)研究项目“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研究”(批准号:武商院[2016]69号 2016K Z00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树人教育者立德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