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深圳市龙岗实验学校, 广东 深圳 518173)
邻居孩子小丫今年9月1号兴高采烈去上小学了,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可刚刚读了三五天,就天天早上哭闹着不想去了。说是作业多、坐的时间长、不能说话不能动,要回去上幼儿园。好不容易左劝右哄,孩子才继续坚持。可是过了不久,小丫妈妈又被班主任约谈,约谈后方知,此次一共有8位家长被约谈。缘由是:小丫等八位同学在学校的第一次月考(人生的第一次月考)中,成绩位列班级倒数8名,尽管小丫的各科分数已经超过了90分。
班主任约谈时推心置腹地说:8位学生还是蛮聪明的,也很可爱。就是在学习上不够认真,家长对家庭作业落实、督促也不及前面的家长用心,这样下去她很担心孩子的发展,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家长能高度重视,帮助孩子收心,实在不行可以寻找专业辅导机构,让孩子周末去补习,不要让孩子和家长留下终身遗憾……
小丫妈妈是一名中学名师。热爱教育事业,一直以来致力于帮助那些厌倦学习、甚至厌倦生活的同学,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人生的乐趣……也曾无数次在小丫灿烂笑容的背后,憧憬过她美好的未来,而独独没有预设过,小丫会在入学后的一个月内陷入这样的境遇:听课、作业、考试、比较、批评直至补习……,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作为小丫妈妈也会面临这样短暂目标和终身发展的冲突:每天天还没有来得及明亮时小丫被催促起床,慌乱中洗漱和早餐,然后穿行于车流中迈进教室,恐惧着千万不能迟到;接下来是一天八节课的端坐、聆听以及各种的不允许,披着夜色,驮着沉沉的书包踏进家门;速速的晚餐后,便是是灯光下的写、读、背外加家长的检查与签名,而今,居然还有了新的可能——周末补习班!六岁的小孩,盘指算来有: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孩子一路成长中所拥有的天真、天性、天才也就在这一天天中,渐行渐远……
小丫妈妈在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发现:有不少中学生缺乏青少年应有的热情和活力,对知识没有兴趣,神情冷漠,闷闷不乐,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是“生无可恋”,一种无所谓的漠然。在他们的理解中,学习就是反复的背答案、无休止的考试、比谁的题刷得多;而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标准,也就是是否让老师喜欢的区分,就是你的分数是否足够高——压得人喘不了气!她知道这些是被不断热炒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忽视了人的教育,忽略了爱的教育!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就被分数、考试、比较绑架,才开始上学就不喜欢学习、不喜欢上学,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为自己的孩子,也为中国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怎样让小丫们上学的时候内心不哭泣呢?
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是教师发自心里的阳光缓缓的对学生这一朵朵小花的眷顾和期待,是教师低声的吟诵激发出学生的大声歌唱;教育是心的点燃、唤醒和激发,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一种用生命激励生命的事业!
教育不是工业,但超越了工业社会所可能带来的一切。一节节火车厢式的教室和一批批走出的毕业生让人联想到机械化大生产,但人才的加工和创想能力的培养激发却要比车间生产复杂微妙一千倍一万倍。教育也不是农业,但精耕细作的孕育方式和个性化的领悟成长模式又十分接近。
人个体因为其基因、性别、环境、时代不同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亮点与天赋。教育就是开启他的认知,发掘并激励他的天赋——在他热爱的领域,创造他最好的作品,历经属于他的美好人生之旅——每个人唯一且独特,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之旅不可能相同也无法比较。每一次教育的过程就是一次生命历程,不可复制;每一次师生间的思想互动都是一次风云交会,而且同样不可复制。教育生活应该是师生人生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老师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既能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能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心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使教育活动能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活动。
可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更多的偏重具体的知识:有问题,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有用来比较的考试分数,有单一的评判标准。在一次次的知识识记中忽略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心灵。
健康的人格与心灵包括三方面:一是学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它指的是一种“对自己有现实的准确的自我知觉,并且在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的态度。 二是具有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能准确的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同时自己对人具有关注、同情心,能恰当得表达自己的能力等等。三是具有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具有与自己年龄相称的生活能力,主要是处理、解决自己遇到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人终生发展与幸福的核心,也是教育要去铸造的基石。
人的知识和能力是跟他们心灵是否健全存在必然联系的。只有感受到足够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对他人对社会有责任、克服各种困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远大理想的人。只有拥有健康人格与心理的人才能具有自觉学习自觉奋斗的永恒动力!
知识对人的成长固然重要,但一个人在现代社会适意地生存,关键不是知识量的大小,而是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创新、学会感受爱、奉献爱、创造爱。而我们的教育却轻视了爱的教育,我们的学生也恰恰缺少了感知教育中的爱!以至造成现在的学生学习现状是:一方面是沉重的机械化的作业、反复强化、分数、考试;另一方面是社会责任、爱心、情感意志和抱负以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缺乏——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对生活的责任和热情。
小丫妈妈决定从她所领悟的教育规律出发,遵循孩子成长的心理和生理规律,在和老师充分沟通后,请老师能理解小丫的心理适应能力,尊重她的成长过程,不要过度担忧孩子暂时的落后——让家长陪孩子一起,寻找适合小丫学习的方法,给予小丫更多的宽容与鼓励;另一方面,妈妈和家人约定,在家少谈论分数,更多去关注小丫的心理活动与感知,让小丫在快乐的情绪里走进知识的海洋——妈妈深信,如果没有过创伤,没有谁会天生对新奇的知识是排斥的。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深信:不要疲于奔命的补习,不要被分数摧垮的身心,爱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小丫一定会有属于她的幸福天空!
今天,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本身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只有应试教育的教育,却制约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因此要让小丫妈妈们不再忧虑,班主任老师不再担心,学生不再厌学,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将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和老师成长起来,让生命回归教育,把分数和技能作为工具和手段,目中有人,心中有爱,把培养人当成我们教育的根本。
期待未来的小丫们,可以欢天喜地的踏入校门 。
[1]夏晋祥.论生命课堂及其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 2016(12): 91-97.
[2]叶澜.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 1997(09): 5-7.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M].上海:三联书店, 1999.3.
[5]夏晋祥, 张国彬.用生命激励生命-“生命课堂”理论价值与实践途径的探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