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细分性研究

2017-04-14 01:19张晓丹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术语国际贸易贸易

张晓丹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调查表明,当前多数企业需要产品专业知识与外贸知识兼备的外贸型人才。其中,仅要求具备外贸知识的用人企业占 9.6%左右;要求具备产品知识为主外贸知识为辅的企业仅占 4.2%[2]。可以看出,企业需求与当前教学未达到完全重合,目前国内普通高校国贸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仅为 60%,而相关职校已高达80%。职业院校学生通过获取技能证书后,便可相对容易地找到对口工作[3]。当前背景下大多数企业最为注重的外贸专业技能依次为:外贸跟单实务、成本核算、交易磋商、信用证审证改证、单证与结汇、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不包括外贸专业企业的专业岗位要求),作为当前政校行企双三元制下的高职高专教育,需要扣紧时代脉搏以及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和对应策略,提高适应市场需求的外贸专业人才。因此,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打好专业基础,培养扎实的专业逻辑思维能力成为了人才培养的瓶颈和突破口,本文将围绕该门课程几个重点模块的教学方法展开阐述。

1 高职高专国际贸易教学的基础、特点及目标

一般来讲,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群的定位是专业支撑课程,在专业起点解决“知行合一”中“认知”这个层面的课程,给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如:国际商务单证、报关实务、运输实务等)输送具备扎实国贸基础的学生进而开展递进式和叠加式理论与操作的培养。就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而言,外贸英语、各项数据推算审核以及国贸案例辨析的能力和学习意愿都是相对薄弱的。因此,国际贸易实务在专业起点铺设专业基础且起到承前启后、层层关联的作用,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显得尤其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兴趣、专业逻辑思维、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程度、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大量国贸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心得基础上,本文结合自身特点,探讨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对国贸课程的教学效果将起到进一步提升作用。

2 重要知识点的几个教学方法

本文将根据当前外贸人才需求要点,重点研究交易磋商、价格条款、装运条款、以及进出口收付这四个重点部分的教学方法。

2.1 交易磋商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交易磋商的四个环节是相对容易的,本文希望探讨的是,如何从认知的层面转化到操作应用的层面,即在给定场景、人员设定及绩效考核背景下学生学会如何讨价还价。通过小组的观察与测试,我们发现:学生通过纯理论解说对知识点的理解率为70%(样本数量=269人,通过测试题得到该数据),7天遗忘率达80%(7天后这70%的同学测试类似题目),该数据说明此处知识点如果不经强化是无法在后续学习中作为基础并被提升的。为此,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将教学方法变更为:

第一步:将全班进行分组,要求小组数量为偶数,目的是一对一输出讨价还价过程;

第二步:老师将准备好的道具作为标的物进行展示,同时提前跟一对一小组各自独立沟通关于标的物的信息以及各自“公司”的考核指标;

第三步:老师先不讲理论部分,由学生小组一对一进行现实演示,老师对突出点进行打分或无干扰式提示;

第四步:每一对讨价还价小组完成实战演习后,需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要给其他小组输出评价,让学生看懂门道在哪里;

第五步:学生自我总结结束后,由老师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老师须将演练内容实施步骤化分割,并按照交易磋商的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进行概念的逐一解释和总结,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学生互动各个环节的情境处理(如撤销、撤回)及法律依据,让学生深刻理解磋商步骤、磋商角色、角色的立足点、磋商的思路以及磋商的技巧。

2.2 贸易术语的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术语是一个描述买卖双方责任、义务、交易地点及风险转移点等多项事宜的专业用语。《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赋予了11个贸易术语的标准解释,这11个贸易术语既相似又不同。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主要由西方国家制定,虽有成熟中文翻译版但仍对英文基础有较高要求,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英语基础一般或较差,学习效果往往表现为学的越多,忘得越多而且还容易混淆;同时,还表现为学生只能就其中几个少数特点和问题进行描述,剩余部分描述不清。这样的学校效果,在进一步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当中将成为学习的重大瓶颈并导致多门课程的理解和操作出现问题。为此,本文查阅了大量贸易术语教学方法的相关文献,摘录精华一一罗列,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也根据自身实践结果,摸索出一套适用的教学方法。

介文凝指出,学生的关注点仅仅是贸易术语简称的几个英文字母,倾向于死记硬背,而老师需要及时调整这样的局面,专门地将贸易术语的英文全称依次地按照贸易术语所描述的情境进行解释和分析[4]。一个贸易术语解释清楚了,再深入解释下一个,从英文字面意思以及术语所描述的内容出发将不同的贸易术语进行区别和联系。王巍指出,对贸易术语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的讲授,同时为了避免死记硬背的枯燥感,调用合适的贸易术语案例要求学生进行自觉分析和讲解是贸易术语教学中很重要的[5]。艾文文也指出,随着教授的价格术语数量的增多,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能够较好地解决同时记住多个贸易术语的问题,为此,该文通过对比交货地点、运输手续的办理方、风险转移点、适用的运输方式、进出口报关手续的办理者以及交货性质等对比角度对6种常见贸易术语进行对比;同时,她也强调了学生自主进行案例判析对于学生学习、记忆以及通过贸易术语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大提升[6]。乔伟丽通过形象的图示以及情景的设定[7],将学生置于学习的真实感和同理心当中,整个贸易术语的讲授是通过形象的图示和情景描述来完成的,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了描述性知识,实现了从理性到感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陈海燕等老师,从国际贸易实训的角度来说明了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角色化进行学习,有利于加强贸易术语的学习和强化[8]。刘瑛、郑展鹏、王睿巍和张卉也分别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了贸易术语中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9-12]。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信息化也成为了当前的焦点,王金亮指出,学生通过课前在线自主学习、课内教学实施到课后知识拓展及个性化辅导阶段及最终的反馈阶段这一慕课时代的翻转课堂,来将教学时间无形地延长化、教学内容扩大化、形式自由化[13]。

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及上述教育工作者的探索,本文关于贸易术语的教学方法阐述如下:

第一、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贸易术语是如何产生的,是用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的。由老师设定需要贸易术语的场景,让同学们从角色角度思考,通过思考自己输出问题的答案。具体做法为:先将学生设定为出口商角色,老师为进口商角色,在合同签订之时抛出现实问题:如“船谁来定?运费谁来结?谁来清关?保险谁买?”等一系列具体事项性问题,让“出口商自行思考”,待“出口商们”罗列了一系列方案以后,再开始讲授国贸术语的产生及意义,这样对于学生学习贸易术语、成本核算、定价等具体流程将奠定扎实的基础,从逻辑上理解贸易术语并产生学习的驱动力。

第二、第一个贸易术语的切入。第一个贸易术语的切入和讲解切忌抽象性灌输,因为即便灌输成功,学生死记硬背成功记住了,然而后续还有10个贸易术语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混淆导致重大错误。因此,第一个贸易术语本文强烈建议使用案例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搭配各类案例资源,让学生通过第一个贸易术语就深刻地理解其设置的逻辑以及该贸易术语在工作安排上的互补性和完整性。

第三、其余几个常见贸易术语的讲解。其余术语的讲解必须要确认第一个贸易术语的讲授是成功的才开始进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剩余贸易术语,是在第一个贸易术语的基础上,根据买卖双方自身条件和意愿进行全新的资源配置。因此,剩余贸易术语本文建议采用学生课前预习备课,课堂交由三个学生共同完成。其中,一个学生运用第一个贸易术语的案例场景进行重新分工讲解,另一个学生进行总结和理论抽取,再由第三位同学讲授一个全新的案例。接下来,每个贸易术语之间的异同性对比通过抢答来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课堂实施小组制学习和竞赛)其余贸易术语以此类推。

第四、强化训练题。本文建议在以上教学程序完成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表格、填图、当事人分解表等强化训练题型,来进一步安排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知识点梳理,达到学而不忘、科学记忆的效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强化训练题不能仅安排在课程讲授之后,在后续每章讲完后都可以抽一个测试单元进行强化训练,直到学生的熟练程度达标为止。

2.3 装运及收付条款的教学方法

装运条款一般将水路运输作为重点,主要涉及班轮运输、班轮运费等。因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接触到货物水路运输,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交通工具(如公交汽车)进行“比拟讲解”,通过该方法,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班轮运输的“四固定,一负责”的特点。另外,在班轮运费讲授过程中,可采用情景模拟法,将学生假定为承运人的角色,本位思考按体积计价、按价值、按重量以及选择法对于承运人的意义,学生会本能地理解各种运费计算的出发点和计算方法,教学被大大简单化。

在收付条款的环节,容易出现很多学生将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混淆的情况,为此,本文建议先通俗解释方式和工具的本质区别,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方式是“怎么做”层面的问题,而工具是“用什么做”层面的问题,两者内涵完全不同。在这个定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接着提出身边的案例让学生回答(如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到底属于工具还是方式),由此判断学生对于方式和工具的理解掌握程度。

在讲解信用证时,由于涉及到的当事人较多,学生又从未接触过这类的工作流,本文采取了慕课+翻转课堂的方式,具体方法为:学生先在课前将老师布置的视频和文字讲解进行预习,自行理解;接着按照老师提供的案例和事先分配好的小组,在上课时进行小组演习(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信用证的各个当事人),在演习的过程中,按照工作流的先后顺序提供相关单据和事务,中间出错或停顿的,老师安排提示,直到演习结束。通过模拟演习,直接回答了学生关于“为什么信用证要安排开证行、通知行、议付行以及付款行这么多角色,难道一家银行无法解决吗?”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立足于现实,具备充分的角色感、空间感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在理解国际贸易相关流程的设定和安排铺设了扎实的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讲授外贸行为模式及标准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学生专业入门思维能力和兴趣的课程,意义重大,如果仅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在一个学期内收到较高教学效果以及持续效果的,需要基于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内容进行定制化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实施讲授从而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董岩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9(2015):160-161.

[2]王海运, 赵常庆, 李建民, 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J].欧亚经济, 2014(4):5-58.

[3]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晓丹, 张仁信,等.辽宁省也应高度重视,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思考与建议[J].辽宁经济, 2014(12):4-8.

[4]介文凝.国际贸易术语教学方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014(8):291-291.

[5]王巍.国际贸易术语教学方法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29):361-361.

[6]艾文文.浅谈国际贸易价格教学活动中的技巧[J].科技信息, 2011(19):284+303.

[7]乔伟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中贸易术语教学的创新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12(6):143-144.

[8]陈海燕, 赵立华.基于角色的国际贸易教学实验模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29(3):209-211.

[9]刘瑛.国际贸易教学四法[J].当代教育论坛, 2006(9):34-35.

[10]郑展鹏.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经贸, 2011(5):151-153.

[11]王睿巍.案例教学法在大学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 2014(22):161-162.

[12]张卉.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 2014(5):138-138.

[13]王金亮.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国际贸易教学为例[J].对外经贸, 2016(2):129-131.

猜你喜欢
术语国际贸易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