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新常态下延边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王国臣,刘鹏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延边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近几年呈下行态势,消费需求对G D P的拉动作用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则均呈下降态势。新常态下延边经济面临着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为此,延边要抓住机会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型为消费拉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构建消费和服务主导型产业结构。
延边经济;机遇;挑战;转型升级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着大调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多极化演变的速度大大加快,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1]。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都在进行结构转型,力争在新一轮新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占据制高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使得我国外需不再风光,经济增长需要转型升级,以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这意味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应该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转型提升。尤其是在新常态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体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只有转型升级,才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对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速,延边地区在享受叠加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末GDP达到8 464 236万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39 410元人民币,按照100美元兑换614.3元人民币的汇率,折合6 415.9美元。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的标准,人均GDP为4 085~12 616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全国一样延边地区已属于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国际经验证明,在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从3 000美元向10 000美元提升阶段,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爬坡过坎的重要阶段[3]。按照以上标准延边地区的经济正经历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路径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一)延边地区近年经济增长的概况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延边地区生产总值 2000年为1 270 633万元人民币,2005年突破200亿达到237.637 5亿元,2007年超过300亿元,到2014年达到846.423 6亿元。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6.7倍,约为2005年的3.6倍,约为2010年的1.6倍。从总量角度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不断扩大,特别是2005年以后总量增加较快,每年净增GDP超过50亿元。
受全国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增速近年呈下降态势。21世纪以后延边地区的经济增速经过前5年的个位数增长之后,2005—2013年GDP的增速均在10%以上,但自2012年以后经济增速出现下降的态势,2014年受全国经济下行的影响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于吉林省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减速增长率只有7%,为进入21世纪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2000—2014年延边、吉林省和全国的GDP增长速度见图1)。
人均GDP不断提高,但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不断扩大。2000年以来延边地区的人均GDP不断提高,2000年时为5 815元,2005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 920元,2014年接近4万元(达到39 410元),2014年人均GDP为2000年的6.8倍,是2005年的3.6倍。
图1 2000—2014年延边、吉林省、全国GDP增速(单位:%)
图2 2000—2014年延边地区人均GDP(单位:元)
21世纪初期延边地区的人均GDP与全国和吉林省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进入21世纪以后延边同全国和吉林省的平均水平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2000年时延边地区的人均GDP与吉林省的平均水平相差1 536元,2005年时相差2 428元,2010年时相差7 913元,2014年相差高达10 750元。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2014年相差7 219元。2014年延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在吉林省的九个州市中位居第七位,仅高于四平和白城地区。比最高的长春地区少28 950元,仅为长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59.2%。
与全国民族地区相比,2014年延边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低于海西州、巴音郭楞州、昌吉州和博尔塔拉州等处于第五位。与最高的海西州相差69 313万元,仅为海西州的37.7%;比最低的临夏州多33 421元,是临夏州的近5倍(见图3)。
图3 2014年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人均GDP(单位:元)
(二)延边地区经济增长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贡献率分析
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指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贡献率越大说明该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越大。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较高,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较大。我国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延边地区经济增长中三大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消费贡献率进入新世纪后大多数年份在50%左右,近年有一定的提高,2014年为59.4%,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投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大多数年份均在50%以上,2014年为65.8%,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货物及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波动则较大,由于进口超过出口,贸易呈现出逆差状态,对GDP的贡献大多数年份均为负值,2014年为25.2%,而同期全国的贡献率为1.7%,两者相差近27个百分点(见图4)。
图4 延边地区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单位:%)
从三大需求对GDP的拉动作用来看,消费需求对GDP的拉动作用从2012年开始呈下降态势,2014年只有4.13%,高于全国的水平0.73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多数年份高于消费的拉动,说明延边地区经济增长投资的拉动作用较大。2014年投资的拉动为4.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波动则较大,大多数年份为负值,说明延边地区进口较大,贸易处于逆差状态(见图5)。
图5 延边地区三大需求对GDP的拉动(单位:%)
(三)延边地区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分析
经济中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经济增长是靠要素投入数量实现的,则经济属于粗放型经济,是传统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现代经济增长则要靠投入要素质量的提升。本文运用计量方法计算了延边2000年以来延边地区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节选了2010年以后延边经济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见表1)。2010年以后的延边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实现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则呈下降态势。说明延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尚属粗放型的增长,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四)延边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表1 2010—2014年延边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延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改进,2000年,延边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 18∶38.2∶43.8,2005年为13.2∶36.3∶50.5,2010年为10.1∶46.9∶43,到了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8.7∶50.4∶40.9,从产业结构的产值比例来看,延边地区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上来看,第二产业不论是贡献率还是拉动率都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说明全州的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进入新世纪后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率趋于稳步下降,2014年贡献率为5%,拉动0.4%;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在2005年以后除2014年(2014年56.7%)以外都在60%以上,拉动作用除2014年外均在6%以上。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一直低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在2005年以后低于40%;拉动作用则低于4%,且近几年呈下降趋势(见图6)。
图6 延边地区2001—2014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
(一)延边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机会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期,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新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新理念的实施为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经济新常态下虽然世界经济环境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我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进一步向内需为主导,消费为驱动的方式转变,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历史表明,重大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现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我们要牢牢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实施信息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经济,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占领新技术条件下的产业发展的制高点[4]。这既是我们转型升级的机遇,同时也是重大的挑战,若不能在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中占有一席之地,将会导致经济的衰退。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为经济转型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新常态下人们的消费能量会进一步释放,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生产和服务业的广泛运用,将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一带一路”战略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将促使我们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5]。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将逐渐成为硬通货,将使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交往更加便捷。全州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是吉林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前沿和窗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延边深入推进中国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战略实施,深化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全面提升全州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延边州在东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地位,为进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二)延边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
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丰富的内涵,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经济转型升级大致包括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升级、经济增长投入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和社会体制机制的转换升级等多个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自身具有一定的惯性,对传统体制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人口总量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靠资本高投入、劳动力充足供应且低成本实现增长的模式难以维持,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着挑战。延边地区总人口近两年呈现减少的趋势,2010年总人口为 219.08万人,2014年总人口为214.58万人,2014年比2010年总人口减少约4.5万人。延边地区劳动力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转变传统增长模式。延边地区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劳动力外流不断增加,导致部分边远农村出现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现象,人口红利现象逐渐消失。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要素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我国人口红利减弱、耕地红线逼近、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国际资源能源市场争夺战将日趋激烈,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低价时代将很难再现[6]。全州采矿业2014年产值539 559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12.%。经过多年高强度的开采,与我国的情况相同部分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状态,能源的对外依赖性不断加强,加之粗放型发展对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也与绿色发展的理念不符,为我们转型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延边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同样的状况,延边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4年科技活动费用总计52 887万元,占延边GDP的0.63%。其中,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30 629万元,仅占延边GDP的0.36%,这一水平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延边地区参与科研创新研究的人员、经费和成果水平等方面来看,全州整体科技实力相对落后,科研创新的基础比较薄弱,这为经济转型发展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经济增长拉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型为消费拉动
扩大内需既是保增长的基石,也是推动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持久动力。而消费需求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力量。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能够提高消费力,进而提高生产力,促进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最终消费率与国外的差距较大。按照世界银行统计,目前世界各国的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3%~79%,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65%~70%。消费率过低,使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出口和投资,既容易造成大量生产能力闲置,也容易受到外需波动冲击,更造成了我国内需发育长期滞后。
2014年延边地区最终消费率虽然高于吉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72.8%,消费尚有较大的空间。为此,要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占比,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力。
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福利,统一布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将在直接拉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并由此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提高居民整体消费水平,这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由投资推动和外需带动转向消费拉动为主导的内需增长。
(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
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本出路也于创新。延边地区劳动生产率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就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创新型发展。全州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提升科技水平。为此,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引进一批具有实力的、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和团队,利用自身的条件大力开发电子信息技术、特色农业技术、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并建立相应的基地,使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延边州支柱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实现创新发展。
改善创新投融资体系,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通过税收政策提高社会资金进入早期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解决企业研发的资金问题,鼓励企业敢于创新。
(三)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构建消费和服务主导型产业结构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强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在70%左右,我国的服务业比重较低,服务业比重明显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5%),更低于高收入国家水平(74%),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空间。延边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完善。2010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低于10%,第三产业比重在40%左右,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推动。要实现延边经济的转型升级,就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1.提升农业的高附加值,发展高效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等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凭借延边地区的优势条件,以“山、野、绿、特”为特色,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通过借助销售渠道,建立供应商品牌等多种方式扩大对外宣传,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发展按照农场化、合作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组织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延边经济转型升级就需要对传统产业提升档次,加快培养新兴战略性产业。就当下而言延边州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能源矿产业深度转化,改造和提升林产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要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潮流,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产业。力争尽快转变传统制造业,在新兴战略性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3.大力推进服务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依托服务业的发展。深入挖掘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着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州GDP的比重,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广纳就业、布局合理的服务业体系,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7]。
应延边州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州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主体。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互动。在服务业现有发展基础上,不断优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家庭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等生活服务业,努力改善民生,引导和促进消费。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产业、健康服务业、体育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会展业等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业普及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社会满意水平。
[1]殷剑,吴娜,2014.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6):83.
[2][3]赵云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分析[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2.
[4]隆国强,2015.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4):9.
[5]剧锦文.“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N].经济日报,2015-04-02.
[6]张其佐.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EB/OL].经济参考网,http://jjckb.xinhuanet.com/opinion/2014-04/10.
[7]郑惠龄,王国臣,2016.新常态下延边州服务业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12):480-481.
[8]闫勋才,2015.新常态下延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应对[J].新长征(党建版)(2).
[9]张帆.关于新常态下延边州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
(责任编辑:C 校对:L)
F127.8
A
1004-2768(2017)01-0056-05
2016-10-17
王国臣(1964-),男,吉林镇赉人,博士,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区域经济;刘鹏(1991-),男,吉林松原人,延边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