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目前,我国结核病发病率持续走高,耐药结核病控制不理想。那么,耐药结核病为何难治呢?
结核病俗称“痨病”或“肺痨”,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全身各脏器都可发病,结核病发生在某器官,就叫作此器官的结核病。如发生在肺,叫“肺结核”;发生在肠,叫“肠结核”;等等。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医学上称“结核感染”。感染者并不都会发病,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侵入细菌量多时,才会发病。由于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结核病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一般来说,结核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等,以后逐步伴有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当体内结核菌数量较多时,才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面部潮红、厌食、消瘦等。正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并不在意,直到出现全身症状时,才会到医院诊治,但这往往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对此,医生建议,当发现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时,最好到专科医院检查,以便及早排除被结核菌感染的可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结核病年度报告,2014年,估算全球有960万新发结核病病例,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夺走了150万人的生命。
为何结核病发病率屡增不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耐药结核病的盛行 我国每年新出现结核病患者约100万,新出现耐药结核病患者5.5万。耐药结核病的难治性及其较强的传染性造成了结核病的控制始终不甚理想。
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 目前筛查肺结核的主要手段为痰涂片联合药敏试验,这种方法检出率较低、所需时间长,往往容易导致结核病的误诊、漏诊,从而耽误病情。
抗结核新药研发进展缓慢抗结核新药研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多年来,结核病的首选用药几乎没有突破性进展。
公众及非专科医生对结核病认识不足 我国绝大多数综合医院没有开设结核科,许多综合医院实验室结核病检测技术也处于相对弱势,这就导致了结核病患者在基层医院首诊时存在漏诊、误诊的可能。由于诊治不及时,许多极具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仍在社会中大量排菌,传染给他人,后果严重。
目前结核病治疗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表现在耐药结核病,尤其在发展至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时,就较难治疗了。
产生耐药性的第一个原因是患者不规范的治疗,导致产生耐药菌。一些患者不坚持用药,发现自己症状减轻或消失就开始停药,病情再次复发就会产生耐药性。症状消失并不意味着结核病已治愈,肺结核患者一定要完成6~8个月的治疗。产生耐药性的第二个原因是患者感染的是耐药菌,这种患者叫作“原发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一般用普通的抗结核药物很难治愈。
对此,医生提醒,四类患者要警惕耐多药结核病:①结核病症状经过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后没有明显改善,或者病灶经过治疗后没有明显吸收的结核病患者;②既往患有肺结核病,没有规律治疗,导致病情复发,本次治疗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病灶没有明显吸收的结核病患者;③曾经和耐药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肺结核患者;④在治疗过程中,查痰涂片仍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
难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应到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在肺结核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痰结核菌培养药敏测定结果,由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配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控制结核病,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