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分析与启示

2017-04-14 12:34:06曹义才柯晓露
物理教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热敏电阻变阻器报警器

曹义才 柯晓露

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分析与启示

曹义才1柯晓露2

(1.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福建福州 350211;2.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01)

2016高考理综Ⅰ卷的物理题的命题立足基本模型考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突出学科素养立意,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不仅有利于高等学校对人才的选拔,同时对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亦将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基本模型;关键能力;学科素养

2016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为了满足分省命题向使用全国卷平稳过渡的需要,在试题的命制上,既遵循了高考考试大纲,同时又进一步体现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落实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

1 立足基本模型考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说明”)指出:高考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1]必考部分各题目所涉及的基本模型、学科素养立意以及关键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不难发现:试题涉及到平行板电容器、质谱仪、理想变压器、同步卫星、连接体平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电磁感应双杠模型、弹簧模型和过山车模型等状态模型或过程模型.这些物理模型源于教材,是物理学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经典模型,聚焦考查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一步体现回归经典物理模型,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命题思想.

2 突出学科素养立意,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高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考查放在首要位置.2016年高考试题突出学科素养立意,特别强化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等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

(1)强化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历年全国卷都有所体现,2016年高考试题这一能力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① 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涉及较复杂的数学运算.

如试题中第15题质谱仪、第16题理想变压器、第17题地球同步卫星、第21题追及相遇、第22、23实验题中的计算,以及计算题均涉及到较复杂的数字或文字运算.

图1

例1.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是3Ω、1Ω和4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2. (B)3. (C)4. (D)5.

评析:本题是继2015年全国卷又一次以变压器问题为素材的计算性选择题,由于原线圈回路中有电阻,原线圈两端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涉及较复杂的数学和符号运算,计算比较繁琐.基本解法如下.

当S断开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U1=U-3I,变压器变压关系,副线圈中的电流.联立分析得

当S闭合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U1′=U-12I,变压器变压关系副线圈中的电流得.联立分析得最后联立AB两个分析结果,解得.

② 运用几何图形表达和分析物理问题.

对物理问题中几何关系的确定,往往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难点.如第17题地球同步卫星最小周期时的卫星空间关系图、第25题有关圆的几何关系中边角关系和边边关系等,都涉及到关键性的几何关系.

图2

例2.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h. (B)4h. (C)8h. (D)16h.

评析: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卫星离地球的高度相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根据数学几何关系作出图2所示的几何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③ 应用函数图像解决物理问题.

应用函数图像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学科非常重要的学科素养,也是全国高考命题的热点方向.第21题利用v-t图像解读和位移的计算、根据位移判断两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定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

评析:图像不仅可以描述运动过程和运动规律,还可以根据利用图像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读懂图像数学语言是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命题途径和手段.

(2)强化实验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2016年实验题在创新设计和探究能力方面有所加强,强化实验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016年实验巧妙利用教材熟悉的规律或装置,从不同的视角来考查实验能力,注重问题和原理创新,凸显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考查实验核心素养,是实验题的命题出彩点.[2]

第22题为教材力学分组实验,注重课本实验的迁移拓展,声东击西,借助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中重物受到阻力),更换实验原理(运动学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转换实验目的(推算交变电流的频率f),很好地考查考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验能力.

例3.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V,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时阻值为650.0Ω.

(1)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图3的连线.

图3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 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评析:第23题是大纲之外的创新实验,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实验,但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思想都在教材之中.面对这类试题,许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实验中所用器材的实验原理.

实验题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仍然立足于课本实验,试题涉及到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其规格选择、串并联电路相关计算、等效替代实验思想等.巧妙地将热敏电阻与报警器联系起来创设新的情境,探索报警系统的实验原理、提出新的操作步骤和思路,考查考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1)问探究报警系统的原理,完成电路连接.通过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热敏电阻工作温度达到60℃时,报警器报警.利用等效替代实验思想,把电阻箱作为模拟的热敏电阻,故需通过调节电阻箱使其电阻为60℃时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即调节到阻值650.0Ω,光使报警器能正常报警.

第(2)问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半定量分析,U=18V,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10mA≤Ic≤ 20mA,故电路中总电阻,900Ω≤R≤ 1800Ω,故滑动变阻器选R2.

第(3)问和第(1)问均为报警系统原理的理解.热敏电阻为650.0Ω时,报警器开始报警,模拟热敏电阻的电阻器阻值也应为650.0Ω.为防止通过报警器电流过大,造成报警器烧坏,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端.开关向c端靠拢,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

(3)强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求学生了解物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尝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3]今年理综物理在选考部分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创设了真实的物理情境,如水下气泡、注满水的泳池看物、游乐园里面的喷泉等,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考生学科素养.

3 教学启示

(1)强化基本模型的积累和理解.

注重基础是中学物理教学应该坚持的一贯原则,高三复习应该基于教材的全面复习,挖掘教材的资源,强化基本模型的积累和理解.纵观2016年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都离不开教材,有些试题在教材中可以找到原始模型.教材是基本知识、基本模型、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教材中的经典模型是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重要载体.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水平(竖直)小球弹簧问题、传送带送物块、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最高点和最低点)、天体运动(天上和地下)、木板木块模型、匀强电场(平行板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等等.对这些过程模型或状态模型的理解,以及对它们所遵从物理规律的认识,是提升审题能力的思维基础,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钥匙.

(2)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016年试题释放出积极信号,当下命题设计弱化应试题海模式,突出基本模型和规律的灵活应用,成为高考命题的明显导向.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循序前进,先练后思,变式训练,认真研究模型内涵,重视习题质量,摒弃题海思想,培养识模建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生命状态,不断积累探究素材,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

(3)强化基本实验的价值和拓展.

高考实验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实验方法、实验思想、实验原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实验复习应注重挖掘考纲所列的11个基本实验蕴含的实验价值.单纯“纸上谈兵”做实验题,背实验题的应试方法是不可取的.在实验复习中真做实验,做真实验,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及遵从物理规律、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误差分析.对改进、拓展及组合性实验,注重从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两方面进行灵活处理.对于创新性实验要在原理上下功夫,提炼实验思想和方法.[4]

1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髙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81.

2 曹义才.注重思维,显化探究,突出能力,考查素养——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赏析与启示[J].物理教师,2015(11):92-9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9.

4 曹义才.高考实验复习应回归本源——近五年全国课标卷实验题分析与教学启示[J].物理教学,2015(11):71-73.

2016-07-04)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理想课堂建构促进教与学行为的嬗变”(课题编号:FJJK14-593)阶段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热敏电阻变阻器报警器
共晶焊后热敏电阻的应力分析及优化
电子与封装(2023年9期)2023-10-25 08:36:32
巧解滑动变阻器类动态电路题
微安表内阻值对热敏电阻温度计设计的影响
物理与工程(2020年1期)2020-06-07 08:56:22
小小变阻器有大用
自制下雨报警器
基于无线通信的入侵报警器设计
电子制作(2017年24期)2017-02-02 07:14:15
基于AltiumDesigner10 的UPS电源停电报警器的设计
西藏科技(2015年2期)2015-09-26 12:18:34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问题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分子PTC热敏电阻测温准确性的研究
新型火灾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