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上):聚落变迁

2017-04-14 06:04文丨目田菌子夜黑猫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市镇

文丨目田菌 图|子夜黑猫

中国的城市(上):聚落变迁

文丨目田菌 图|子夜黑猫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城离不开人。

“城”字的本意,就是围绕人们聚居地的高墙。谈及古代城市,很自然地会想到高耸的城墙,城外护城河环绕,四四方方的城郭和棋盘式的布局,或是倚靠地形拔地而起居高临下。前者是中国古代县制城市的典型,后者则有雅典卫城。

若无人居住,城只不过是无意义的土墙。很难想象,第一个号召大家用土建起这高高的围墙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毕竟当时的人们还是半穴居式地生活着。保卫大家吗?保卫自己的财产吗?二里头这座大城的出现似乎塑造了人们对于城的想象,人们的聚落开始围绕着城而生活。到商朝初期,中原地区的人们纷纷建起城墙,在垒好的地基上修建了宫殿和王城,一个一个城邑开始出现在黄河中下游。“邑”这个字本身就是城市的象形,“口”表示墙,“巴”(卪,通节)是城中居民持有的符节,表示着人的聚集。人们有了“邑”的概念后,以此为基础,便有了表示邑四围郊外的“鄙”、中等大小邑的“都”,以及更大规模的“国”。

《战国策·赵策》就曾记载:“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不过三百丈者。人虽众,不过三千家者。”三百丈就是一千米,属于大王都的城郭,与考古发现的商王王都相吻合。但这些邑、都、国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聚落,而是人为建设的基地——人们有意要建设围墙来保卫自己的生命及财产。所以,在城邑周围,并没有像后世县城那样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农耕者大多住在城里,至少也会住在城的周围。亦因此,城邑和城邑之间并没有农村地带相连,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区分也并没有那么明显。邑与邑之间就像是点与点之间的联系一样,用后世的行政区划表示的话,就是大邑——族邑——小邑相连接。族邑可以说是先秦时的基本城市单位,其城周围有100~200米,附近还簇着二三十个小邑,邑城的中心则是举行祭祀的宗庙,承担了像祭祀、动员、教育等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动,居民的住处围绕着宗祠而辐射散布——现代的乡村里也常能看到这种景象。

到了周代,“国”与城邑的含义又有了变化,周行封建,“国”变为了一个个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国”从大城的指代变成了诸侯的领地,下面还有“城”“道”“乡”“亭”。“邑”则成了卿大夫们的封地,《国语》载:“大夫食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但周王的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仍是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而居住在各国国都城邑中的人,便称之为“国人”。大夫在城邑里,既有收税的权力,又能拥有军事动员力,往往形成势力。孔子所在的鲁国,国政便被卿大夫三桓所把持,而三桓又被其家臣控制,这些家臣往往也是城邑的主管。在孔子实行隳三都时,费邑宰公山弗扰便起兵反叛,郕邑宰公敛处父也反对毁城,导致孔子改革失败。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为了讨好秦国保护自身,“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只说割城而不说割地,可见春秋战国时城邑的重要性。

虽然“国”与“国”、“国”与“城”之间还是点和点的关系,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已经有了“领土国家”的样貌,有了点统领面的雏形,这种局面的出现要归功于“县”。唐德刚先生考证“县”字来源于“悬”,称是周王分封时有许多地方既非王畿又无适当的人可封,土地“悬而未决”,便“悬之”,久而久之演化成“县”。诸侯国土变大后也在一些地方设置县,让县尹、县令、县大夫管理。由于县破除了封建带来的地方割据势力,又是直属中央的国家机器,中央的税收能力和动员能力大大提高,秦国不遗余力地推行县制,也是秦国国力大大提高的原因之一。

汉代则继承了秦国的制度,实行具有折中性质的“郡国制”并逐渐向郡县转变,原本的大诸侯国被分割,旧有的邑、乡、亭也被不断整理,归到县治的管辖下,最终形成了以郡守、县城为中心的新型都市规划。此时的城市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由一个点连接着一大片区域。用历史学家斯波义信的说法,先秦时期是一种邑制国家的都市国家形式,而秦汉之后便转变为郡县制的领土国家。

随领土国家而来的,就是自然村落的形成了。之前的农耕居民大多围绕着城邑居住,并不会独自离城,城邑与城邑间有大量的荒地。但在东汉末年,战争频发,流民四起,大批平民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向各地迁移,而在迁移过程中,乡党宗族聚集,为了自卫和躲避盗贼,便组织起来,构筑坞堡,这些四五十户人构筑的聚落,可称为庄、坞、寨、堡等等。到了六朝末年,人们新造了一个字“邨”(俗字“村”)来称呼这种聚落。邨字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它“从邑从屯”,既包含了开垦田地,又有邑字所蕴含的城市组织,之后邨与旧有的区划“乡”结合,创造了“乡村”来作为新的非城市地域称呼。古代城中设有“里”,居民住在“里”中,统治者便沿袭古代“里正”官名,来管户口和收税,又增补了负责治安、教化的“村正”跟里正一起管理乡村。大约在同一时期,都市里的“里”开始变称呼为“坊”,城市和乡村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野。

里坊制下的城市,每个区域有其特定的功能划分,城中的住宅区有坊墙间隔,方便人员和物资的管理,而商贾也只能在城中特定的“市”进行商业贸易,夜晚还需宵禁。但在唐朝强大的国力下,海内交通建设和国家内部行政均畅行无阻,许多流动的“客商”在城市之间贸易往来,商税也渐渐变为国家的重要税收,政府在县城以上的都市实行的官市制度,也变得有名无实,商业活动从城内向城外扩张,渐渐打破了市坊限制。到宋代,政府彻底取消了里坊制和宵禁。乡村地区呢?很多乡村地区远离城市,村民要跑到老远的城市做买卖很不经济,于是在一些交通要冲,尤其是水路发达的地方,属于乡村的集市应运而生。中国北方通常叫“集”,在南方叫“圩”,统称为“草市”。繁荣的集市常常也是驻军的要冲军镇,合在一起,便成了分布各地的“市镇”,有些市镇发展迅猛,甚至超过了政府区划下的县城,但市镇始终是不允许存有孔庙、衙门,以及高高的城墙城门这些象征官府威信的设施的。市镇,在古代中国仿佛始终都是例外之地。而都市中,市民和商人渐渐取代政治人物成为都市里的主角,一般百姓第一次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存在感,正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都市的商业街上,酒楼茶馆集中在一起,贯穿市区的大运河热闹非凡,在街市的瓦肆里,说书人、唱曲和杂技演员会聚一堂,共同表现着东京的繁华。

于是中国的聚落至此便成为我们记忆中熟悉的样子,一面是县城、府城的钟鼓,科举、行政的中心,一面是市镇商贸的熙攘,还有一面分散在城与镇之间,散布在大地上,一块一块广袤的乡村。

猜你喜欢
市镇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湖南衡南茅市镇大兴铺组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化妆的感受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明清时期湖州丝织业与市镇研究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艺术天地yishutiandi
山沟沟里的一缕阳光
——记湖南省祁东县粮市镇九司小学教师张国中
黄瑜航??《年年有余》
两湖地区市镇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