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妮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一带一路”战略下常州开放经济发展新途径研究
——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
徐亚妮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语言相通则是实现“五通”的重要保障。顺畅的语言交流,能降低沟通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常州要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开辟发展新路径,重视语言的经济价值,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带一路;常州;语言环境
“一带一路”战略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一带一路”应当坚持“人文先行”(张日培,2015),而语言是重要的人文交流工具。中国与沿线64个国家地区间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离不开语言保障。只有语言相通,同心协力,方可实现“一带一路”的“巴别塔”。
国外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经济价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Marschak(1965)于1965年发表论文《语言经济学》拉开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他认为 “语言具有与其它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陈建民 (1992)、何自然(1997)等人较早的从语言与经济、语言与教学、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国的语言经济学研究稳步推进,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不断丰富和变化。
研究视角虽有不同,但学者们普遍认同 “语言不仅是文化资源,而且还是经济资源,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李宇明,2011),具有“人力资本属性”(张卫国,2008);同时,“语言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特殊社会资源”(陈章太,2008),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张卫国,2008)。
常州,是著名的苏南五市之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独家”任务。一些没有提到的省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反而更密切,如江苏和山东。当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会叠加,为我省提供了新的机遇。常州同样 “必须准备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努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格局,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除了常态的产业调整、政策保障、环境治理、基础建设等路径外,必须借鉴其他先进城市既发展经济又重视语言建设的经验。
北京以奥运会为契机,第一个出台《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上海专门召开“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助力世博会。义乌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建设语言环境,助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常州远远滞后于上述城市。
陈立平(2012)发现,“常州市民对英语的掌握情况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本不具备英语交流的能力,对英语并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依恋和偏好”,说明常州最基本的外语语言环境比较薄弱。另外,笔者调查发现常州大部分企业员工外语水平较低,90%的企业愿意储备外语人才,并且65%的企业愿意储备英语人才。
两份调查说明企业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对外语人才,特别是英语人才需求很大;但社会供给滞后,社会语言环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市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建议政府,针对常州的具体情况,厘定发展思路,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1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是为了“解决信息交流与人际沟通问题,完善语言这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好的发挥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一项把握当下又面向未来的工程。
普通话。“2011年流动人口登记数达到近150万,外来人口涌入常州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有所增加”。针对复杂的人口情况,政府要继续宣传国策,鼓励全民会说普通话,能说普通话,以利于消除隔阂,营造和谐环境。
英语和其他语言。“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地区极为广泛,语言情况同样纷繁复杂。但英语作为12个国家的母语和60多个国家的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已成为全球化语言,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交流工具。为了加快常州“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要培养市民的外语意识,鼓励普通市民学习基本的日常交际英语,有基础、有能力、有前瞻性的市民根据自身情况学习英语或其他语言,提高交际能力。
常州话。在加强普通话和外语教育的同时,尊重常州方言及其文化,创建一个和谐的多语和多元文化社会,增强本土文化的凝聚力。
2语言服务
1)语言服务/咨询机构。除北京、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以外,绝大多数城市对语言环境建设并未引起重视。若需要国际交流,往往临时招募,依托零散的语言服务机构或学校外语教师进行临时性服务,导致一系列问题。正如王立非(2016)所言“由于企业大都需要将语言服务外包,而目前国内的语言服务市场又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由于没有权威认证和客观标准,所以企业在选择语言服务供应商时带有较大随机性,导致试错成本较高”。因此,政府应组织建立一个专门的语言翻译服务中心。整合、储备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国内外企业和政府部门等提供多语种、专业化、标准化的咨询、翻译服务。
2)公示语。目前在常州市内,随处可见标识语措辞不当、中式英语、零翻译、胡译和乱译现象,让外国友人贻笑大方;全市餐饮、交通、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单位的菜单、标识、指南、宣传册等所涉及的双语普及率和规范化都不高,多语言网络服务系统还未建立。政府需逐步对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商业设施、交通干线、街道等在内的公共场所和设施的多语标识,进行设立、修改和规范。
3)信息服务系统。调查显示,常州重要的政府及旅游网站,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旅游局、外事办、春秋淹城乐园、嬉戏谷官网等未曾开设英语版本。常州市人民政府开设了繁体中文、英语、日语、韩语版本;环球恐龙城开设了中文、英语、韩语、日语版本。然而,多语种网站依然存在严重问题,网站的板块设计呆板、色彩单调,翻译错误较多,内容更新严重滞后,信息传达不畅。以常州市人民政府为例,其“investment Guide”板块只有14篇文章,2011年4篇,2016年10篇。网站的外文版本维护性较差,内容更新断断续续,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常州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未曾开设专门宣传中外语言的节目;各大门户网站虽开设了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语言以中文为主。整体而已,本市对外的信息沟通不太顺畅,不利于外国友人了解常州、提升常州的国际形象、加速常州与国际接轨。
4)医疗、求助体系。王惠莲(2014)指出“外商对义乌的社会治安满意度最高,对义乌的餐饮条件满意度排在第二位,驾照考取与居住条件排在第三、四位。……尤其对医疗卫生的满意度最低”。义乌在语言环境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多年的丰富经验,但在医疗服务领域尚且如此,常州亦然。笔者查阅了常州第一、二、三人民医院的网站,仅提供中文版本。实地调查中也仅发现各分类科室牌匾有英文翻译,并未有详细完整的就医指南,医院分布图等提供给外国友人。除此之外,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求助电话 (110、120、119、122等)和咨询电话(114、121、117、168等)服务语言以汉语普通话为主,缺少必要的其他语种的信息服务。这种情况给常州的外国友人造成了很大的生活困难。遇到问题只能求助于好友。
3语言教育
“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要语言铺路,语言人才先行(文秋芳,2016)。常州必须抓住契机,利用学校、培训机构和社区教育,建立多层次的外语人才梯队,以学校培育为主,机构培训为辅,社区教育为有效补充。
高等院校要培养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坚持“国家标准与市场需求”相统一。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国家标准,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与市场的双需求。因此,常州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应更具深度和广度,要求外语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能运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要具有较为系统的经、管、法等商务类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国际商务实践能力。
语言培训机构是高校教育之外的第二梯队,主要在于是向有需要的社会人员提供量身定做的语言服务,满足个人不同的语言需求。但是,许多语言服务机构规模较小,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政府必须加强对无序竞争的语言培训市场及语言服务市场的规范工作,盘清各类机构的数量、种类、类型等,对其资质、管理、及服务做好监督与管理,促进其科学有序的发展。
最后,语言教育体系必须包括社区教育,这是终身教育的理想实现方式,也将是常州外语教育的有效补充。社区可以与学校、企业结合,确定不同阶段的不同活动主题。通过公益讲座,志愿者活动,外语角,电台或电视节目等传达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活动,并形成持续性强、影响较大的外语常态化环境。
4语言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语言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建设,两者密不可分。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要在对外传播中发掘出民族文化的新精神和新生命,在国际社会塑造一个文化强市的形象,主要有赖于传播媒介所呈现的真实符号(倪建平,2015)。常州打造了十大城市名片:经济名片、科教名片、文化名片等,完全覆盖了让常州市民自豪的城市文化,但如此分散的城市形象符号也难以在日益趋同的城市中脱颖而出,从而让公众对常州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故建议对常州文化重新定位,凝练对外宣传的核心文化价值;同时,通过官方与民间结合的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多渠道、多方式增强常州对外文化宣传的影响力。例如,常州企业在对外交流时,可推出常州特色的纪念品以及3D常州实景旅游,让外国友人“亲身”体验“原汁原味”的常州。
5保障机制
最后需指出,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为基础,社区为补充”。建设外语环境,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的各个环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以及持续有效的工作,影响市民的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正确的外语学习理念,激励市民外语学习的热情。企业当前的需求要及时反馈,将来的需求由政府与学校做好预测与引导;学校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实践积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最后,任何语言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市民的有效参与。必须把社区纳入其中,以点带面,形成全民学习外语的局面,为语言环境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拓展对外经贸交流的重大战略,其合作发展理念要求人文先行,带动经济发展。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决定了“人文交流,语言先行”。
然而,语言环境是软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这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齐心协力,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从常州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1]Marschak,J.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M].Behavioral Science 1965,10(2):135-140.
[2]陈建民等.语言的市场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1992(2):59-66.
[3]陈立平.常州市民语言态度调查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5):7-12.
[4]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2008(1):9-14.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55-161.
[6]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68-72.
[7]倪建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1-5.
[8]王惠莲.义乌市外商投资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J].商业经济,2014(1):83-86.
[9]王立非.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2016)[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50-58.
[10]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3):26-32.
[11]张日培.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48-53.
[12]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J],经济研究,2008(2):144-154.
编辑:林军
Research on New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the Open Economy of Changzhou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of Language
XU Yani
(School of Languages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One Belt One Road”,with “policy coordination,financial integration,facilities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and people-to-people bonds”as its strategic core,is backed by smooth language communication,which further decreases economic cost and promotes economic boost.In this condition, Changzhou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ities,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value of languages and create harmonious language atmosphere to realiz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ne Belt One Road;Changzhou;Language atmosphere
F061.5
A
2095-7327(2017)-01-0056-04
徐亚妮(1981-),女,山东青岛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江苏理工学院教改课题:创新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161081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