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017-04-13 13:24江西省石城县大由初中34271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钩码摩擦力物体

江西省石城县大由初中(342711)

陈连根●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江西省石城县大由初中(342711)

陈连根●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应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物理学科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自然科目,教师需借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认真探讨,并提出部分合理化教学建议.

初中物理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需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对他们进行发掘与培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课程标准、学习实际情况为立足点,充分借助物理知识的自然性特征展开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探究问题,从而发展与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积极营造宽松课堂,诱发学生主动提问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首先需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结合教材内容诱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行提问,让他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样能够有效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力.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下自身高高在上的姿态,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也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的问题,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学习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

比如,在讲授《光的反射》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相关知识,教师可先设计问题:人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让他们讨论: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是为什么也能够看得见?以此顺利引出新课内容,使其初步知道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虽然很多物体本身并不会发光,但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人们的眼睛,所以能够看得见.在新知识铺垫下,不少学生将会自主提出问题:物体的表面不同光的反射情况是不是也不同?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光的反射是不是任意的呢?在问题驱动下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与渴望,并会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思考需要什么器材?怎么使用?按照什么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借此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借助物理实验教学,焕发学生解题意识

初中物理属于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很多问题都需要利用实验方式进行解决,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可借助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不仅可焕发他们的问题解决意识,还能够通过实验寻求新颖有效的解题方法.物理实验具有实践性、形象性和直观性等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动力,使其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积极探索解题思路.同时,初中生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物理教师需充分展现实验教学的魅力,在实验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举个例子,在进行“二力平衡”教学时,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析物体受力研究的需要与补充,是物体受力的一种特殊情况,也是物理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讨论:静止在水平桌面的物理课本、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让他们初步知道什么是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接着提出问题: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小车、带滑轮支架的长木板、玻璃板、细线、钩码(若干个)等进行实验操作.在小车左端挂一个钩码,右端挂两个钩码(两个钩码质量不同),小车将会向质量大的方向运动;如果两个钩码质量相同,小车则仍保持静止.如此,在实验情境中能够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探究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从而真正解决问题.

三、利用实际生活现象,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源自现实生活,很多知识内容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贴近和密切,教师为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应将知识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带领他们在生活现象中学习和讨论物理知识,并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使其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在课上,初中物理教师可利用实际生活现象展开教学,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在课下,教师可组织他们一起分析和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并引导学生尝试积极生活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个水盆和几条泥鳅带到课堂上,邀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捉泥鳅比赛,在固定时间内比较哪位同学抓的多,并让少的同学利用碎木屑重新抓一次,通过强烈反差和生活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想要学习和解决关于摩擦力方面的问题.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现象,包括:扫地、磨刀、滑雪、写字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擦力发生在哪两者之间;并让他们用手掌在课桌桌面上进行拖动亲身感到到摩擦力的存在.在课下,教师可带领学生着重分析现象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像鞋底花纹、汽车轮胎花纹、塑料瓶盖竖纹、轴承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和轮滑溜冰鞋等.这样能够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都可以解决问题,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和意义,可从积极营造宽松课堂、借助物理实验、利用实际生活现象等不同侧面进行教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问题解决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1]吴昊. 情境创设对初中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影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王喆. 初中物理问题教学实效性策略探讨[J]. 中学物理,2016,12:9-10.

[3]宋娟. 初中物理学科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研究[J]. 数理化学习,2016,05:40-41

G632

B

1008-0333(2017)08-0069-01

猜你喜欢
钩码摩擦力物体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例谈极值法的应用
透析摩擦力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改进反思
神奇的摩擦力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