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震圣
案例《物体改变形状以后》
片断一:
师:请哪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生1:我们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钢尺原来是直的,用手压了压就变弯,去掉外力又变直了;弹簧原来是短的,用力拉一拉就变长,去掉外力后又变短了;海绵原来是厚厚的,用力压一压就变薄,去掉外力又变厚了;橡皮筋原来比较短,用力拉就变长,去掉外力又变短了。
师:你的方法不错!这些物体在受到不同的外力时,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吗?生:是。
师:当我们松手去掉所用的力后,它们的形状又怎样了? 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师:没错,谁继续汇报?
生1:我用手将夹子压下去再慢慢慢慢地放手,手上会感到吃力、费力。
生2:我感觉到夹子有一股小小的力量,让我的手越来越累。
生3:我们小组认为是第一个钩码把力传给了2号钩码,2号钩码再将力传给3号钩码的。3号钩码受到力就弹了出去。
师:中间的2号钩码被我的手紧紧地摁住,并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1号钩码作用在2号钩码上面的力跟2号钩码作用在3号钩码上面的力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现在你认为2号钩码是用的什么力将3号弹出去的?
生5:1号钩码运动起来用力撞击2号钩码,使得2号钩码形状改变产生了弹力,依靠这个难以发觉的弹力,3号钩码被弹了出去。
片断二:
师:弹簧拉伸的长度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2:我认为跟拉力的大小有关系。
生3:跟钩码的多少有关系。
师:下面挂的物体多了,也就是拉力大了,看来你们俩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能不能通过实验中得到科学的数据来详细地说明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几个钩码,一根弹簧,你们打算怎么实验?
师:请哪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生1:我们小组测量结果是——(见下图)实验告诉我们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得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得越短。我们还发现了一组规律,弹簧每次往后多增加2.5厘米,所以我们猜想如果挂5只钩码,弹簧会伸长12厘米,6只钩码使弹簧伸长14.5厘米,我们认为:如果无限制地加钩码,会导致弹簧被拉断。因此,物体的弹性是有限的。
生2:我们小组的数据略微不同,弹簧每次是往后增加3厘米的。
师:为什么数据不一样呢?测量失误了吗?
生3:可能是钩码轻重不同。生4:可能是弹簧粗细不同。 生5:可能是弹簧原先的长度不一样。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们的弹簧初始长度是多少?
生1:我们的弹簧初始长度是6厘米。生2:我们的弹簧初始长度是7厘米。
师:原来奥秘就在这,初始长度不一样,两根弹簧被拉伸的长度就略微不同,但性能还是相似的。
【反思】
1.学生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获取要并驾齐驱。
在“片断一”中,要求学生探究四种物体在受力时和撤去力后有何表现,从而概括出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但是,着手研究的物体是学生平时常见的,甚至也都玩过,捏捏海绵,拉拉弹簧,弹一弹橡皮筋,让他们重复着操作这些物体是否显得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在活动中让他们提高动手又动脑的的能力?明确了“教什么”之后,“怎么教”就成为了主要思考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和考虑之后,决定把活动的研究重心放在“观察”和“记录”上,即研究每一种物体时,请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实验中力的存在与变化,包括方向怎样,大小如何等?并在学习单上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探究时有意性更强了,对弹性和弹力的理解也更深了。然后再由“木块和砝码能否产生弹力”引起学生的讨论、猜想和验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预设与生成孰轻孰重?
预设能使老师做到心中有底,而巧妙地处理课堂生成则能使课堂更加精彩。课堂中出现了一幕在我预设中没有的环节,是在研究弹簧拉力与伸长长度之间的关系,因为课前找不到相同型号的弹簧,所以找了两种不同的型号,在学生得出数据后才意识到这个疏忽,没想到的是一次疏忽却成就了一次预设中没有的精彩。弹簧初始长度不同所产生的弹力也是不同的。当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数据后,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假装煞无其事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钩码轻重不同”“可能是弹簧粗细不同”“可能是弹簧原先的长度就不一样”……课堂上又一次产生了思维的碰撞,无痕地处理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只能使你的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