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对魏氏家风传承与发展

2017-04-13 12:48
关键词:经世魏氏魏源

○ 刘 峰

(邵阳学院 文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魏源对魏氏家风传承与发展

○ 刘 峰

(邵阳学院 文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优良的家风可以为家庭成员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与学习氛围。邵阳魏氏家族在祖祖辈辈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勤劳力学、乐善好施、务实经世的优良家风。魏氏家风熏染着魏源,使其勤奋力学,成长成才,成为近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人物。魏源践行和传承着魏氏家风,他为官地方,多行善举,务实经世,并把这种乐善好施、务实经世的家风发展成为慈善思想和经世学风,使魏氏家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弘扬。

魏源; 魏家家风; 传承发展

家风也叫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貌和为人处世风格,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品德、信仰、言谈、举止,通过代代相传影响家庭或家族成员人生态度、道德品质、信仰情怀、思想行为的一种家庭或家族文化风格。优良的家风为家庭或家族成员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与学习氛围,对家庭或家族成员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派先驱、爱国志士和实干家的魏源,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勤奋品质、慈善情怀与经世思想,无疑要受到魏氏家风的熏陶。魏源出生于湖南邵阳隆回金潭村魏家塅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魏家形成了什么样的家风?魏家家风对魏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魏源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魏家家风?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析。

一、邵阳金潭魏家家风的形成

魏源祖籍江西吉安泰和县,元朝时先祖迁至湖南长沙,明朝永乐年间,远祖魏万一自长沙迁到邵阳隆回金潭村,在金潭村不断繁衍生息,到魏源曾祖父魏大公时,魏氏家族已在邵阳经历十二代,逐渐成为邵阳当地望族。魏氏家族在邵阳耕读传家,本末兼营,形成了勤劳力学、乐善好施、务实经世的良好家风。

(一)勤劳力学

魏源祖辈数代居住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乡金潭村的魏家塅(清代属宝庆府邵阳县)。这里群山环绕,山青水碧,东北二面为浅山丘陵,西南二面山势较高,有狮山、象山、笔架山峙立,这些山均为纵贯湘西雪峰山的余脉。魏源家乡虽然山清水秀,但“县境多山,良田不足,而水利之不讲,杀虫之无术,耕耘之失宜,以故农产品不裕,终岁勤苦,反不足以自给,常年丰收尚须仰给临县,一旦遭虫伤旱魃水浸之虐,则惟有告灾呼赈而已”[1]9。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让魏源的祖辈只能靠勤劳吃苦,以求生存和发展。

魏源祖辈有过两次迁徙。一次是元代从江西吉安泰和县迁至湖南长沙,一次是明朝永乐年间从长沙迁至邵阳隆回金潭村。学术界目前还没弄清楚魏氏家族两次迁徙的具体原因,但毋庸讳言这两次迁徙都是出于积极谋生的目的。“江西人之移入湖南,其原因几纯为经济的”[2]322,“江西人之来移湖南也,大都以稼穑耕垦”。[2]350举家迁徙并非易事,变卖土地房产家什,离开故土,离开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安家立业,如果当家人没有吃苦勤劳的精神,实在难以做到。众所周知,大凡背井离乡迁往他方的移民,无不具有开拓意识和自力更生、勤奋创业的精神,而那些秉性懦弱、得过且过、游惰懒散、无所作为的人,往往不愿离开熟悉的本土去异地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生活。

由于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移民家庭勤苦的习惯,魏家形成了勤劳的家风。魏源祖先为江西移民,江西人本来就有吃苦勤劳的习惯,“江西人以刻苦耐劳著,于妇人为尤甚,此风亦承袭于衡、湘间”[2]350。

魏家在金潭扎下根后,继续保持江西人勤劳吃苦精神。魏源祖辈辛勤劳作,慢慢积累起来了一定的财富,到其曾祖父时,财力已相当堆厚,为培养后辈子弟读书创造了有利条件,魏氏家族也务求后辈能列入书香之家的行列。魏源的曾祖魏大公、祖父孝立公都读过书,魏源的伯父魏辅邦,曾求学于岳麓书院,父亲魏邦鲁年轻时曾在京师跟从溆浦的严如煜学习,“经世之学,生平又好读《通鉴纲目》,岁必数过”[3]卷一二八。

魏源少时,祖母匡氏年老多病,瘫痪在床,饮食起居不能自理,父亲“因仕江苏,道远不能顾”,此时魏家生活非常窘迫。魏源的母亲并没有被眼前困难吓倒,她一面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一面勤劳持家,抚育幼子。魏母“只身扶掖,哺甘涤秽,数年如一日。夜则燃豆秸,母织子读,欣欣忘贫”[4]618,魏母的言传身教,勤劳吃苦的精神都深深影响着魏源的成长。

魏母白天伺候婆母,夜里还要纺花织布,供给一家人穿戴。在伴母纺织中,魏源养成了熬夜读书的习惯,“夜手一编,咿唔达旦”[4]617-618。魏源对清夜有着特殊的情感,这和他小时跟着母亲织读养成的习惯有关。

由于魏家勤劳力学,在清朝道光年间,金潭魏姓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两名进士、两名举人和五名贡生。[3]卷三五后来,魏源族孙魏光焘也是进士出身,并做到两江总督。由此不难看出,魏氏家族是一个勤奋向上的家族,呈现出一种勤奋进取精神。魏源血液中流淌着先祖勤奋进取精神,魏源一生勤于学习,勤于著述,正是这个家族勤奋家风的写照。

(二)乐善好施

魏家自扎根金潭后,经营有方、生财有道,家族逐渐兴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之说。一方面,魏氏家族非常重视家族子弟读书,办私塾,让子弟入塾学习,熟读四书五经,谋求功名,以期造成书香之家;另一方面,魏家长辈注意积德行善,即所谓积阴功给儿孙。传统社会,修桥补路、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最好的积阴德之举。撇开迷信的外衣,不难看出,积德行善有利于让后辈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矫治富贵生淫逸、淫逸生贫贱而导致家庭破败的社会通病。

魏源曾祖父魏大公以种田经商为生,会持家,善经营,“家素饶,好施予。每挟棉袄复裈,出遇褴褛者,辄与之”[3]卷一三八,魏大公乐善好施,受到乡民们的尊重和爱戴。魏源祖父孝立公,是大公的第四个儿子,他一生隐居不仕,一边种田一边经商,家产日益增多,在当地建起储存粮食的“万石谷仓”,人称“万石君”。孝立公和他父亲一样,也是一个乐善好施,慷慨助人的乡贤,其“笃行著邑乘”[4]617。嘉庆八年(1803)夏秋之间,邵阳遭遇灾荒,百姓衣食没有着落,可是官府照旧催征钱粮,全县骚动,民变有一触即发之势,在这紧要关头,孝立公“慨然赴县”,“毁产代输,邑众以安”[4]618,平息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民变,这一壮举赢得了官府的赞誉和乡民的叫好。孝立公还资助过嘉道时期名臣陶澍,邵阳魏氏《族谱》记载,陶澍早年家境贫寒,曾慕名向孝立公求助,孝立公慷慨解囊资助他学习。陶澍做官后专门派人备礼送还所借钱款,孝立公拒不接受,并对还款人说:“钱财为流通之物,吾非借以谋利,愿尔主人在官清廉,爱百姓足矣。”这段佳话反映出魏源祖辈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陶澍1802年进士及第,孝立公1804年谢世,陶澍未显达时家贫,向孝立公求助,此事应当可信。后来魏源与陶澍有很深的交谊,这或许与孝立公资助陶澍有关。

魏源父辈同样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品行。魏源伯父魏辅邦,在家乡积极兴学,“隆回居万山间,风俗闭塞,素少力学者,辅邦首为之倡”。他与孝立公一样,“生平好施与,邻里中待以举火者数家,穷而无告者,必月有常给,以养终身”。魏辅邦慷慨助人的品行,深得当地政府官员的倚重,举凡大事,往往需要他“倡其首而董其成”[5]10。魏源父亲魏邦鲁,关心百姓疾苦,任职江苏惠泽时,“值岁大灾,捐赈施粥施药,昼夜在厂与饥民同寝食者数月。调任去日,夹盐河两岸送者十余里不绝”。魏源父亲还精通医道,又有一副古道热肠,每到一地任职,总有人问病求药,常常是“讼公甫退,诊者盈门”,他慷慨助人一如他的祖辈,微薄的俸银大部分用于接济他人。在江苏任职时,他听新化邓显鹤讲起同县的曾承谦、毛万秋二人生活有困难,他即给各人寄二十金为炭资,对未曾谋面的人尚且如此,其扶危济贫由此可见一斑。[3]卷一二八

先辈们乐善好施,慷慨助人的行为在后来的岁月里影响着魏源的为人与为官。魏源曾赋诗云:“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这是魏家乐善好施、济世利人家风在魏源身上的传承和发扬。

(三)务实经世

魏源先祖万一公,自明永乐年间迁至邵阳隆回金潭后,务实肯干,不仅重视农耕本业,还兼及手工业与商业。魏源先祖万一公“以补锅为业”。[6]13农忙时在田里耕作,农闲时外出补锅挣钱。邵阳有“一炉二阉三打铁,还不赚钱去打劫”的民谣,意思是补锅的炉匠、阉猪的阉匠、打铁的铁匠这三种手艺人赚钱多。补锅容易赚钱,魏源的祖先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在较长时期内,魏源先祖以农耕兼补锅手艺传家。到魏源十世祖振寰公时,“家颇小康,然耐辛苦服贾,凡所经营皆称意”。“服贾”意即经商,这时魏家仍以农耕兼经商传家,并且已步入“小康”,经商也是得心应手,称心如意。魏源祖父孝立公时仍然兼营商业,主要是贩卖土漆。“土岭界倒漆,孝立满爷背时,盖以各漆商资本,多数借贷于公,亏则无以为尝也”[6]13。做生漆生意,是隆回、新化乡民的传统生意。隆回漆树少,而武冈、城步、新宁漆树多,产生漆,“新宁东北各乡以及石溪乡等,均与武冈、城步临近,武冈、城步固湖南之产漆名区,漆树之传播垦拓,无不受其影响”[7]297。

由于农商兼营,到魏源曾祖魏大公时,魏氏家族财力已积累得相当可观,开始向书香之家发展,魏大公为太学生,其堂兄弟大琇为县学生。魏大公便不屑于再去追求财富及家庭的富裕,他希望后代能立大志,展宏图,经世安邦,兼济天下。因此将四个儿子分别命名为志正、志明、志道、志顺,四个孙子命名为邦修、安邦、辅邦、邦鲁。魏大公的志向非同一般,他志在魏家后代每个人的志向能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有担当精神,去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经世安邦。邦字辈后是达、纲、纪、光等辈,魏源原名显达。诸如显达、立纲、之纲、纪松、光宇、光焘等都是金潭魏氏族人。[3]卷三五中国人命名,往往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是一种目的性很明确的规范,也是家风的体现。魏大公希望在后代能够培养出经邦济世的栋梁之材,魏家也确实培养出了魏源这样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承前启后的、“睁眼向洋看世界”的历史人物。魏家家风中设定的经邦济世的崇高目标,成为后辈人努力追求的不竭动力。

二、魏氏家风对魏源的影响

魏家先辈勤劳力学的家风,熏陶着魏源,促其成长成才,使其养成终生勤学的习惯。他在老年时写有一首《晓窗》诗:“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描写他一生读书的情景,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魏源少年时勤于学习,读书读到天明鸡叫,老年时勤于做事,鸡鸣即起工作,勤奋贯穿其一生。

魏源少时不像一般孩子那样顽皮淘气,在他稚嫩的脸上很少露出笑容。他经常一个人独自静坐,陷入深思。祖父很喜欢这个小大人似的孙子,常常抚摸着魏源的脸对家里人说:“此子性貌并不恒,勿以常儿育之。”[4]617言语间流露出对魏源的期望。

嘉庆五年(1800),七岁的魏源进入私塾就读,开始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魏源的塾师刘之纲先生,家住金潭刘家大院,是一位有很深学问的老秀才。魏源受其影响很大,并对这位启蒙老师终生怀着尊敬之,他出仕后每次归省,都要看望刘之纲先生。魏源本来就沉默寡言,自从读书以后,更喜欢闭门刻苦学习,以至于“偶出,犬群嗥”[4]617。每天晚上魏源都要挑灯夜读,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母亲“悯其过勤,每夜定,灭灯令卧”。他等父母睡熟后,“潜篝灯被底翻阅”[4]618。

通宵达旦的苦读,以及极高的天赋,使魏源在学业上突飞猛进。嘉庆七年(1802),魏源九岁,他从乡间到邵阳县城参加童子试,这是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要取得“生员”资格须首先参加这一级考试。考试的形式是唱名应对,即先由主持考试的县令提出上联,再由考生对出下联。当时知县指着茶杯中画着的太极图,出了“杯中含太极”的上联,魏源当即对出“腹中孕乾坤”的下联,原来他怀中正揣着两个烧饼。[4]618既对仗工整,又深含哲理,且流露出他远大的人生抱负。县令听后很惊奇,视魏源为神童。魏源此次锋芒初露,对于世代耕读持家的魏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嘉庆十三年(1808),魏源接连参加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级考试,均表现不俗,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主持县试的邵阳知县宋大荣批阅魏源和他同窗石昌化的文章,“欣赏之,拔置前茅,赞为双璧”。府试的主考,宝庆府同知翟声焕说:“府试得才最盛,默深与新化邹汉勋其最著者也。”院试是由湖南学政李宗瀚主持,他是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博学多才,爱惜人才,对少年才俊魏源关爱备至,魏源从他那里“受知最深”,甚得青睐。[5]15-16

魏源三考皆捷,十五岁便顺利进入县学,获得秀才资格,可谓少年得志。与此同时,他的学术旨趣也表现出来,开始对阳明心学和史学产生浓厚兴趣。家里的书不够用,就到族塾中去借阅。

嘉庆十八年(1813),魏源二十岁,被湖南学政汤金钊录取为拔贡。次年,魏父要去江苏任职,这年冬天他随父亲从家乡启程,赴京求学。

入京后,他的老师,原湖南学政李宗瀚“延馆京邸,待之甚厚”[4]619。魏源在李府一面教授李的子弟,一面拜师交友,钻研学问。他求知欲极强,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入都后治学甚殷,陋室敝袍,借书还书之车时喧于市”[1]14。魏源注《大学》古本,有两个月没去拜见他的拔贡座师汤金钊,汤以为他生病,亲自上门问候,魏源“垢面出迎,鬓发如蓬,相国愕眙。及出所业,矍然叹曰:‘吾子勤学罕觏,乃深造至此,然而何不自珍爱乃尔也!’”,魏源刻苦勤奋学习之名因此事不胫而走,“数日名满京师,朝中公卿争纳交焉”[4]619。

在京师学习近三年,魏源秉持家传的勤学家风,多方求教,虚心问学。锻炼了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在京学习期间,他涉猎的学术领域包括当时盛行的汉学,官方提倡的宋明理学,清代中叶复兴的今文经学以及古文写作。这些学问为他以后的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风的熏染,让魏源养成了勤于钻研学问的习惯,在学术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一生勤奋著述,硕果累累,著述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19种著作,达600万字之多,另外,他编纂了《皇朝经世文编》和《淮北票盐志略》两本图书。魏源一生著作等身,是他勤奋的结晶,也是勤劳力学家风对他影响的结果。

三、魏源对魏氏家风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乐善好施家风的践行与传承

魏源祖辈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善举在魏源身上得到传承,他一生具有慈善情怀,他晚年曾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施善政,体恤苍生,留下许多佳话美绩。

魏源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后,不久就被委派暂时署理东台县知县。在东台,他改建东台书院,整顿育婴堂,救济孤寡老幼,为百姓传种牛痘,“一切善政,不可枚举”[4]638。道光二十九年(1849),魏源奉旨出任扬州府兴化知县。在兴化县,他关心百姓疾苦,修筑河堤,兴办慈善事业,重修育婴堂。重视文化教育,他修建学宫,扩大书院,还将学宫中的尊经阁重新开放,作为兴化县读书人学习聚会的场所。魏源为兴化县的百姓做了如此多的好事和实事,百姓们不愿意他离开本县,当他调离兴化去任高邮州知州时,当地士绅和百姓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为他送行。咸丰元年(1851)初,魏源到高邮州上任。他在高邮州任职期间,继续在地方上做着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咸丰三年(1853),魏源将高邮文游台扩建为文台书院,购置图书,以培养人才,他又设置义地、义学,整饬育婴堂、恤嫠会,给百姓传种牛痘,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事情。

在治理地方的时候,魏源认识到中国传统慈善救济的常平仓、义仓、义庄、义学、普济堂、养济院、育婴堂、漏泽园、保骼堂、义桥义渡、敬节堂、同善堂等设施的不足之处。他在《海国图志》中介绍西方史地情况的同时,也介绍了西方社会近代救济机构,如西方的“病院”“幼院”“仁会”等济贫机构,他研究这些救济机构的运营机制、经费来源、社会效果等。他认识到西方社会救济有一些优点,首先,西方对于济贫工作的关键之处是“先立一济贫之法”[8]1616,提供法理上的保障。其次,是设立专门的收养机构,欧罗巴国“在处皆有贫院,专养一方鳏寡孤独”[8]1085,“又有幼院,专育小儿。为贫者生儿举之无力,弃之有罪,故特设此院,令人抚育,以全儿命”[8]1085。再次,对贫民的管理与救助要做到“标本兼治”,彻底解决其生存能力问题。西方针对此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贫者习得技艺,学得生存的本领。欧罗巴人设立的“贫院”,“处其中者,又各有业,虽残废之人亦不废”,“务使曲尽其才,而不为天壤之废物”[8]1085。他认为对贫弱之人进行职业能力培训,让其自食其力,这是慈善之举最上策。而中国传统慈善只是事后救济,施舍粥、米等生活物资,“赈饥之法,莫善于散米”[9]370“赈粥以救饥者,所以悯其死而致之生也”[9]369。

魏源汲取西方社会先进的救济理念,继承中国传统慈善思想,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慈善思想。他认为“国之济贫也,未贫预防其贫,既贫则防其愈贫”[8]1616,各城邑“遇丰年,多积米麦,饥岁以常价粜之”[8]1085-1086。救济要未雨绸缪,防灾于未然。魏源主张慈善应该由传统“以养为主”转换为“教养兼施”的模式。

受乐善好施家风的影响,魏源为官一方,关心百姓疾苦,扶危济困,兴办慈善事业。他继承中国传统慈善思想精华,汲取近代西方先进的社会救济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慈善思想。可以说,他的善政和慈善思想是对魏家家风的践行和发展。

(二)对务实经世家风的发展与弘扬

齐思和指出,“有清三百年间,学术风气凡三变”,第三次变化是在道咸以后,学者又“好言经世,以图富强”,其代表人物为魏默深先生。[10]177魏源的经世思想除了时代的需要外,离不开魏家务实经世家风对他的熏染。魏源曾有“文章声价贱,书史患忧真”的诗文,流露出他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魏家的经世家风通过魏源发展成为近代的经世学风。

魏源学习经学,主张“通经致用”。他提出用《周易》决疑,用《洪范》占变,用《春秋》决狱,把诗三百当谏书。他说:“士之能九年通经者,以淑其身,以形为事业,则能以《周易》决疑,以《洪范》占变,以《春秋》断事,以《礼》《乐》服制兴教化,以《周官》致太平,以《禹贡》行河,以《三百五》篇当谏书,以出使专对,谓之以经为治术。”[11]23他经学经世思想体现在他著的《诗古微》和《董子春秋发微》中。他认为《董子春秋》的宗旨是“发挥公羊之微言大义,而补胡母生《条例》、何邵公《解诂》所未备也”。他称赞《董子春秋》,“其书三科、九旨灿然大备,且弘通精渺,内圣而外王,蟠天而际地,远在胡母生、何邵公《章句》之上”[12]119。魏源崇扬今文经学,是对乾嘉考据学之反动,更主要的是想在经学范畴内,探求学术治体之本原。

魏源从小喜欢史学,并提出史学经世的主张。司马迁著《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唐太宗提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目的是“鉴前世之盛衰,考当今之得失”。以史为鉴是我国古代史学的传统,魏源继承了这一传统,强调要以中国古代史事为现实提供借鉴。他说:“以三代之盛,而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是以《论语》‘监二代’,荀卿‘法后王’,而王者必敬前代二王之后,岂非以法制因革损益,固前事之师哉。”[13]195魏源写成《元史新编》《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三本史学著作,是其史学经世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元朝起于塞外而有中原,辽、金无法与之比,“其始终得失,固百代之殷鉴也哉!”[14]206鸦片战争失败后,他目睹国事日非,发愤著述《圣武记》,述评清初诸帝的业绩武功,暗含自己的经世方略,他提出要实现“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的目标,就要“后圣师前圣,后王师前王”,而“师前圣前王,莫近于我列祖列宗矣”。[15]200他为救世开出的药方,很多都与其史学研究有密切的关系。

魏源主张学术经世。他认为,学术研究不仅是学者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更要承担起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功能。1825年,魏源搜集、整理讨论治国原则、处理六部之政的文章,编撰成《皇朝经世文编》。这是他“以经术为治术”的集中体现,该书可以说是广义的经世之学,是晚清经世之学划时代的文献,该书撰成标志着晚清学术风气从尚虚的考据学向“务实”的经世之学转变,也标志着魏源经世思想的最终形成并走向成熟。

魏源在经世家风的基础上,把家风发展成系统的经世理论,使晚清学风为之一变。晚清学风“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此种学风,魏源“或倡导之,或光大之”。[10]178魏源不仅倡导经世学风,而且亲自参与经世实践,他参与漕粮海运、创行票盐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源头。家风是融化在家庭成员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家庭成员骨髓里的品格,是家庭成员立世做人的风范,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家庭成员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邵阳魏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勤劳力学、乐善好施、务实经世的家风,融化在后辈的血液中,沉淀在子孙的基因中。魏家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魏源,魏源践行着、传承着魏家家风,并且让魏家家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弘扬。

[1]李柏荣.日涛杂著[M].邵阳:邵阳进文铅印局铅印本,1934.

[2]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M]∥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清道光二十九年刊本.宝庆府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4]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M]∥魏源全集(第二十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5]李柏荣.魏源师友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6]尹红梅.魏源家世考释[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2-14.

[7]曾仲刚.新宁之漆[J].经济季刊,1942,1(1):295-302.

[8]魏源.海国图志[M]∥魏源全集(第六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9]魏源.皇朝经世文编[M]∥魏源全集(第十五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10]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J].燕京学报,1950,(39):177-226.

[11]魏源.墨觚上学篇九[M]∥魏源全集(第十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12]魏源.董子春秋发微序[M]∥魏源全集(第十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13]魏源.明代兵食二政录叙[M]∥魏源全集(第十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14]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M]∥魏源全集(第十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15]魏源.圣武记叙[M]∥魏源全集(第十二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

AResearchonWeiYuan’s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Wei’sFamilyTradition

LIU Fe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A good family tradition can bring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for the growth and study of family members. Wei’s family formed industrious, benevolent, pragmatic family tradition through their work and life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in Shaoyang. Steeped in that family tradition, Wei Yuan studied hard and became a historical figure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modern times. Wei Yuan practiced and inherited Wei’s family tradition. As a local official, he served the people benevolently and pragmatically.Wei’s family tradition got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when Wei Yuan developed Wei’s benevolent and pragmatic family tradition into a charity thought and an academic atmosphere.

Wei Yuan; Wei’s family tradi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B252

A

1672—1012(2017)05—0018—06

2017-07-07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6C1458)

刘 峰(1976—),男,河南南阳人,历史学博士,邵阳学院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经世魏氏魏源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熊十力《儒行》诠释中的经世意蕴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曾国藩“以礼代理”的经世思想产生缘由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历史与记忆
漫画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浅谈魏氏组织形成机理及对材料性能影响
中国目前现存唯一的清代城堡式庄园——魏氏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