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洪涛
(邵阳学院 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湖南 邵阳 422000)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高校教育转型的对接
——破解经济学领域谜题“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
○ 刘洪涛
(邵阳学院 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湖南 邵阳 422000)
如何实现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加速培育,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校转型的重要命题。文章秉承“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借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最新认识,来达到跳出“高校教育转型”的圈子以反观“高校教育转型”的目的,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同源”“同症”“同方”“同创”四性存在,而且还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动机”与“供给侧结构改革机制”两大实用对策。
中等收入陷阱; 供给侧结构改革; 高校教育转型
如何实现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加速培育,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校转型的重要命题。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众所周知,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都是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高等教育体系是“金字塔”形的,80%左右为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而反观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一直明显偏重于发展学术,甚至很多一般性高校(地方高校、高职等)也在向学术型高校发展,这必然导致我国人才市场出现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为此带来了重要启示,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朱永新(余闯,2016)的话说,“教育改革也需供给侧发力”,因此本文拟借助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资源条件和动力因素正逐渐转换,过去很多问题表面上来看是经济增长下滑所致,从根本上说却是结构问题的假说,来反思我们的教育谜题,以期为推动当前的高校转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奇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从1978年的155美元跃升至2015年的8000美元,增长了约50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经济增长突然从高速降为中高速,新常态不期而至:(1)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拐点;(2)能源、资源和土地的投入已经不可持续;(3)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及其引发的变局,将全球经济推入了一个全面调整的新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全球储蓄与消费格局以及国际资本聚集方向的重大变革,“全球化红利”(黄志刚,2015)也捉襟见肘。
根据世界银行划分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四个阶段的论调(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来看,与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可概括为市场驱动、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中国目前经济成长正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相当于拉美主要国家1998年所处的位置(齐传钧,2016),然而,历史提示,这恰是“中等收入陷阱”密布阶段。对前进中的中国而言,目前的境地,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
所幸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事实,经济增长面临“三期叠加”的压力,GDP增速呈现习惯性下降趋势时所做的主动且果敢的决策,具体而言:(1)在刚刚过去的下中等收入阶段,我们主要关注和改革的是需求侧,并取得了巨大成绩,譬如帮助中国实现了从“投资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成功过渡,此时,依理应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经济效率来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上做文章;(2)当前我国很多政策和产业结构,依然停留在投资型社会的阶段,这不仅进一步加重我国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高连奎,2015),同时也更加抽离了市场决定性机制发挥其应有功能的基石;(3)从供给侧的角度进行结构性改革,其本意是加快构建新型宏观调控政策构架(黄建辉,2015),其手段是理性地实现市场出清,不过并非简单的“关停并转”,而是要“加减乘除”并举;(4)环顾当今世界,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其实都面临“次贷危机”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但是由于选举周期影响,决策者往往只能通过“周期短、见效快”的“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赤字投资”等救市维稳(许维鸿,2015)。相反,如果我们能正确识别发生在我国现今时代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存的真实“双轨”,进而,意识到这种新旧增长动力此消彼长、逐步转换定会成为新常态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黄志凌,2015),不失为一剂良方(周小亮,2015)。
20世纪末以来,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进程中,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高等学校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增长,其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无遗。
(一)教育需求“严重外溢”
高端教育需求外溢严重,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1)中国教育在线与教育优选联合发布的《2015年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留学生输出国;(2)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测算,1978年之后截至2015年的出国留学总人数,已达到400多万并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3)启德教育集团日前发布的《中国留学市场2015年盘点与2016年展望》报告预测,2016年低龄留学生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出国读高中的学生群体将保持强劲增长。
(二)中职培训“面色难堪”
(1)自2011年起,尽管国家逐步实行了中职教育免费制度,然而,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却反其道而出现逐渐弱化趋势,且趋势逐年加大;(2)时至2014年,我国中职教育招生比例低于44%;(3)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所制定的任务目标,2015年中职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2250万人,实际上距离此目标尚有495万人的“缺口”;(4)与此同时,我国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却无法通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来提升自己的生存素养。
(三)过剩不足“此起彼伏”
(1)沿海及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中西部和相对贫困地区却存在着劳动力供大于求;(2)全国范围内的“技工荒”明显,技术工人、专技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的供给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而形成缺口;(3)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欠缺成为大学生“毕业难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形成“离岗不离厂”特殊现象;(5)中高层次经营管理、高端技术技能应用型、精通国际规则外向型的“人才荒”愈演愈烈。
总之,近年来我国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已近饱和,而新的专业结构调整却没能及时跟进,致使某些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高校却无人可招(张有声,2016);我们现在的很多供给是‘无效’的,它们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朱永新,2016)。
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高校转型的成功对接,化解教育谜题赖以存在的深层机制(根本动因),必然需要开展对以下关键课题的深度探讨:
(一)研讨高校教育转型前的教育是否着力点也在需求侧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贯彻“普九”、发展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基本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然而对于教育定位,不容否认的是过去更多地强调教育发展的工具观(杨桂青,2016)。
具体表现在:(1)一张试卷、一次考试以及一套规范被用来衡量所有的孩子;(2)人们在追逐经济GDP的同时,也在不断刷新教育GDP;(3)传统教育模式的速成性、可控性以及社会性被发挥到极致。
总之,“主体性”而非“主体间性”的思维模式注定了经济与社会的需求会完全挤干人的发展需求。
(二)研讨高校教育转型前的教育是否也存在严重结构性过剩问题
建立在经济生态上的教育生态的扭曲,导致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结构性的严重过剩,下表记录了这段历史的一个角落。
具体表现在:(1)学生规模的严重过剩,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实现毛入学率从5%到15%。中国仅用了九年时间,而美国用了30年,英国28年,法国25年,德国24年,日本23年;(2)办学包袱的严重过剩,高校纷纷举债建设,形成巨额教育负债;政府管理过多,严重束缚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所以社会资金对高等教育投资办学兴趣不浓;(3)教育模式的严重过剩,传统教育采用的是大中小学的通用模式;(4)专业设置的严重过剩,理论培养型、学术型学校较多,技能型学校较少;(5)课程设计的严重过剩,课程设计对专业本性要求考虑不足,课程设计对学生的主观感受考虑不够。
表1 2011—201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规模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总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科研体系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和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研讨高校教育转型中的教育是否也可采用市场理性出清的方式来实现优化升级
然而,必须指出,“僧多粥少”其实是个伪命题。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表面上是因为毕业人数过多,如果与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大学生人数比例其实并不高。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到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现如今,美国早已达到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而反观我国,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978年为2.7%,2002年达到15%的边缘,即使是2012年,也才达到30%左右的水平。造成错觉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结构与社会脱节,才酿成“这边就业难,那边招工难”的局面。因此,市场能否实现理性出清,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在苦练内功的同时积极寻找外援,唯有如此才能为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的严重过剩的消解广开通道。
(四)研讨高校教育转型中的“双轨性”问题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其实质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满足原有低端需求为依托的供给与以满足现有高端需求为依托的供给会出现同时并存的景象,换句话说,新的动力尚未占据主导地位,而旧的动力依旧在发挥作用的当下,出现教育界的“发展双轨”是意料之中的:(1)办学权限的变革“严格-放权”。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逐步解决好政府“管办评”一锅烩的问题;在高校自身的运行机制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协调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平衡;(2)科研评价的变革“资历-产出”。逐步改变过去对教师科研工作的粗放性评价,不再以论文的刊物级别和数量论英雄;并建立和完善大学科研的“社会评价”及“专业评价”制度;(3)办学门槛的变革“禁止—欢迎”。不仅需盘活国内高校的存量,更要设法逐步增加优质的增量;将来更多地允许善意的社会资本进入高校,甚至可以局部引进外资进行合资办学;并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与引进国外优质师资乃至国外高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步进行。
总之,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教育改革行程中出现的“双轨”问题,是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人们既不悲观丧气,也不慷慨激昂,并坚信在科学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下,最终我们会迎来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有序、充满生机的高校生态圈。
在分析“我国经济谜题”“我国教育谜题”的基础上,发现了它们的“同源”“同症”“同方”“同创”性,进而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动机”与“供给侧结构改革机制”两大实用对策,这就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高校教育转型的对接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高校教育转型的对接的总体框架
(一)问题
“我国经济谜题”与“我国教育谜题”其实是20世纪末以来摆在人们面前的并行的两大难以逾越的大山,然而,我们应当看到,相比教育谜题而言,人们往往会将更多的关注投向经济谜题,而本文正是利用这种差异来达到“借力”的目的,诚如朱永新(2016)所述,“用传统模式去研究思考教育改革,它永远是供给不足的”,而本文所采用的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正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本意使然。
(二)分析
侧面一:我国经济谜题与教育谜题的产生具有同源性吗?
1.新常态的不期而至和随之而来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全球化红利”的逐渐消退在告诫我们:建立在“主体性”而非“主体间性”思维上的“人—自然”、“人—人”关系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2.“投资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成功过渡其实不单发生在经济领域,同样也发生在教育领域。
侧面二:我国经济谜题与教育谜题的表现具有同症性吗?
1.注意到当前我国很多政策和产业结构,仍然停留在投资型社会的阶段。
2.由此生发出来的经济生态,乃至教育生态,必然使得曾发生在经济领域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也在教育领域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上重新演绎一遍。
侧面三:我国经济谜题与教育谜题的药引具有同方性吗?
1.改变当前的经济生态以及教育生态是破解我国经济与教育谜题的关键。
2.将过去抛弃掉的市场的本能找回来,让瘫痪掉的市场重新释放活力。
3.不是一刀切,而是做好加减乘除,实现“市场”的理性出清。
侧面四:我国经济谜题与教育谜题的预防具有同创性吗?
1.既然要改革,“双轨式”发展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2.无论是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我国教育的脱茧化蝶,根据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其“双轨式”发展是必须经历的一个全新阶段。
3.发现双轨制阶段,承认双轨制阶段,创造双轨制阶段,不是消极抱怨,而是积极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命题。
4.双轨制阶段是新旧动力此消彼长,充满荆棘而又被创新和美好前景所包围着的一个崭新阶段。
(3)对策
侧面一:供给侧结构改革动机
1.发生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其真实动机是要“摒弃过去的低端重复建设”,放到教育改革中,我们则读出更鲜活的蕴意,那就是要“积极探索区位优势”。
2.将有限的资源、领导的决策与当地的区域特点放到人们的实际需求的平台上去判断和选择。
3.基于人们实际需求的平台,不是去凑合他们的低端需求,而是去提炼、满足甚至于引导他们的高端需求。
4.打造出有鲜明地域特色,且有高端服务效能的“教育产业群”。
侧面二:供给侧结构改革机制
1.转型的主体在学校,需要依靠学校内生动力和活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新模式,不仅高校要改变独坐象牙塔、关门办学的理念,而且也应做到将产业和教育真正融合,主动将“应用技术”融合在教学的每个过程中。
2.转型的动力在社会,只有发挥不同地区在空间上的独特区位优势,从产业、成本以及辐射综合考虑的层面打造优质教育产业集群,才能获得社会、产业、企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可持续的有效需求。
3.转型的关键在政府,转型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改革,显然需要一个优质,且有强大助推力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平台来实现支撑,自然,制定分类管理的治理体系,以进行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分类评估是该平台的应有之义。
总之,如何从现实需求中抽象出人们对教育的高端需求,并依托学校、社会和政府多方力量从供给侧这一端入手来满足之,是必然而且应然的选择。
古语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
(一)跳出“高校教育转型”的圈子来反观“高校教育转型”
打破“闭关自守”的封闭思想的藩篱,以更宏博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来审视教育改革问题。这是由我们要达到的未来“迷失教育下的导向化”“偏颇教育下的项目化”以及“割裂教育下的生态化”的积极目标使然。要让教育获得真正的发展,过往的“主体性”的思维就应该抛弃,而“主体间性”的思维就应该要得到弘扬,并且这和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二)发现两大教育谜题间的“同源”“同症”“同方”以及“同创”性的四性共存
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了“我国经济谜题”和“我国教育谜题”中有非常强的关联性。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问题的背景和问题的表象上,甚至在问题的原因乃至破解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我们都发现了两者不可割裂的联系。
(三)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动机”与“供给侧结构改革机制”两大对策
在反复运用比较研究、调查分析以及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本文郑重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动机模型,认为其真实动机是“摒弃低端重复建设,积极探索区位优势以及打造教育的产业群”,并指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层机制,其内涵可概括为“转型的主体在学校,转型的动力在社会,转型的关键在政府”。让人们认识到教育转型的本质,找到将来努力的方向,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黄志钢,刘霞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5,(9):51-62.
[2]周小亮.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理论回溯与框架设计[J].学术月刊,2015,47(9):15-26.
[3]陈安杰.主体性教育范式的转变及其话语逻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77-580.
[4]牛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坚决打好五大歼灭战——2016年经济形势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16,(2):16-21.
[5]钟秉林.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提高教育质量[J].教育研究,2016,(2):30-36.
[6]闫志利,邵会婷.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弱化趋势的市场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9):5-10.
[7]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7-41.
Connectionof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andUniversityEducationalTransformation——ReflectionsupontheSolutiontothe“Middle-incomeTrap”EconomicPuzzle
LIU Hongtao
(Shaoyang University, Hunan Private Economy Research Base, Shaoyang 422000, China)
How to realize accelerated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applied technique-oriented talent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proposition in current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adheres to the concept that “harmony generatesand sameness stops”, and adopt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supply-side structure reform”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jumping out of and reflecting o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circle. The study not only sorts out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namely same origin, same symptom, same treatment and same creation, but also proposes two major practical strategie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motivation” 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mechanism”.
“middle income trap”;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G649.21
A
1672—1012(2017)05—0035—06
2017-09-20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研究成果(XJK015CXL001)
刘洪涛(1976—),男,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湖南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民营经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