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萍
(沈阳中心血站采血一科,辽宁 沈阳 110044)
--护理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程丽萍
(沈阳中心血站采血一科,辽宁 沈阳 11004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患者28例,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经过良好治疗以及护理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其脊髓硬膜外血肿基本消除,患者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瘫痪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96.4%。结论全面、积极、针对性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治疗疼痛、促使患者快速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椎管内出血;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椎管内出血患者为对象,分析总结该种类型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以供后来借鉴,具体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沈阳中心血站采血一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患者28例为对象,本组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2~70岁,平均(44.8±7.1)岁。本组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规定[1],且本组患者均符合溶栓条件并接受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2]。
1.2 治疗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尿激酶150 WU溶栓治疗。接受溶栓治疗10 h以后,患者出现尾骶部刺痛、双侧臀部疼痛症状,给予患者腰椎CT检查,显示其腰椎1~2椎体椎管内密度不均匀增高,疑为椎管出血症状,且患者同时伴有水平脊髓动脉畸形、水平脊髓硬膜外血肿症状,医生立即给予甘露醇脱水、甲强龙激素冲击、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营养神经以及硝酸酯类、阿托伐他汀类降脂药物等联合治疗。
1.3 护理方法 本组患者均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1.3.1 心血管事件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发2周内极易出现恶性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脏破裂、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等[3-4]。护理人员在本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24 h持续心电检测,同时给予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等常规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发现上述指标有异常改变则确定患者为老年心功能不全,针对患者异常改变指标,联合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以及护理,观察患者排尿有无异常、血氧饱和度是否恢复、呼吸频率是否恢复,判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2 感觉运动护理 椎管内出血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突发瘫痪等症状。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应该每天定时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监测患者瞳孔大小、神经反射是否正常,测定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的正常程度。每班护士在交接前均应该做好患者的动态感觉平面测定、肌力测定、排便功能测定、血肿范围测定等工作,根据患者出血以及感觉障碍平面范围情况给予患者导尿管插置及按摩护理;
1.3.3 疼痛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以及椎管内出血均属于急性疾病,患者在几小时甚至在几分钟内就会出现瘫痪症状。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该坚持观测患者疼痛状况,依据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5]评估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变化,其中0分为无疼痛、1分为轻微疼痛、2分为明显疼痛、3分为中型疼痛、4分为重度疼痛、5分为剧烈疼痛。根据患者住院时疼痛评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疼痛程度没有影响到后续治疗。
1.3.4 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入院心功能评级,结合患者椎管内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开展双下肢肌肉屈伸运动、扶坐床沿缓慢运动、下床拄拐尝试运动、下地轮椅运动以及其他相应的功能锻炼性指导,涵盖患者的手指、手部、脚趾以及足部等多个身体部位,护理人员应该把握好患者锻炼时间以及活动频率,密切关注患者锻炼过程中症状变化,若患者出现有胸闷、心肌、呼吸频率加快等不适症状时应该指导其停止锻炼、好好休息,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定时按摩,循序渐进的展开康复运动。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患者治疗环境的清洁、干燥、通风,确保房间温度适宜;
1.3.5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椎管内出血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常容易出现悲观、绝望、消解、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主动沟通,了解当前患者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为患者耐心讲解溶栓治疗方法、护理的效果、方式、内容以及预后措施,联合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争取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鼓励患者尽早开展康复锻炼,为患者提供音乐、阅读、轮椅散步等娱乐方式,放松患者心理,使患者能够逐渐摆脱消极、抑郁的状态。
本组患者经过良好治疗以及护理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其脊髓硬膜外血肿基本消除,患者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瘫痪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4%,其中非常满意21例(75.0%),满意6例(21.4%),不满意1例(3.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多以剧烈、持续的胸骨后区疼痛为主,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休克症状,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溶栓治疗是当前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发12 h内急性ST段抬高型的常用治疗方法,其能够有效治疗患者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6]。椎管内出血则是临床非常少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以病变部位下部运动、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严重者直接瘫痪。
本研究中针对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患者心血管事件护理、感觉运动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椎管内出血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还应该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全面的出院指导,叮嘱患者保持正确、健康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宣教护理,提高患者自我约束性。
综上所述,全面、积极、针对性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治疗疼痛、促使患者快速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1]陈科玉,邓少娟,陈恩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的护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2):156-157.
[2]何文姬,鲁闻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7-78.
[3]冶凤英.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并发脊髓内出血的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3):16-17.
[4]张锁龙,何博生,胡小霞.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20):133-134.
[5]沈菲.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后行药物溶栓患者的抢救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7):111-112.
[6]薛冰,韩棕师,田栋辉,等.48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抢救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6):94-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