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务素养养成教育”课程“教学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2017-04-13 08:16朱丽萍高慧萍陈珏方亿群
职教通讯 2017年6期
关键词:商务礼仪商务礼仪

朱丽萍,高慧萍,陈珏,方亿群

关于“商务素养养成教育”课程“教学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朱丽萍,高慧萍,陈珏,方亿群

根据现阶段“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情况,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特点,提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行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理念。以“商务素养养成教育”课程为例,研究了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通过重构教学体系、调整授课方法、加强课内外结合、加强校内外结合等途径,并评估了其实践情况,为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高职;“商务素养养成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行一体化

商务素养是在商务活动中通行的、带有商务特点的职业素质。商务类人才作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领域的主要人才,涉及到生产、营销、管理、流通和服务等各大领域。各领域商务人才所需的专业技能不尽相同,但均需具有较好的礼仪和沟通素质。[1]

为了提高商务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类专业自2010年起,开设了“商务素养养成教育”课程。该课程作为商学院的一门特色课程,着眼于提高商业人才在典型商务活动中需掌握的通用职业交往技能,偏重于礼仪和沟通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通过教学实践,对商务类学生的礼仪和沟通素质养成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学生商务素养现状

(一)企业普遍反映商务类学生的沟通能力偏弱

办学16年来,通过对商务类企业的调查走访以及分析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情况发现,企业对员工(我们的学生)的沟通素质提高需求较为迫切,尤其是那些要求可信度高的工作和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尽管开设了沟通类的课程,但沟通能力不足在很多情况下仍被列为毕业生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2]

(二)毕业生需求强烈

通过对商务类毕业生毕业综合实习情况调查、座谈及后续追踪调查发现,企业对学生做人做事能力的关注程度极高。毕业生在对母校课程建设的反馈建议中,也集中提到了“学习礼仪知识”“重视商务沟通能力培养”等内容。

(三)校内行为表现不符合教学预期

学校开设的“商务素养养成教育”课程,旨在对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进行养成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练习与考核时可以完成指令,学生在课堂外的行为举止并不符合商务人员的习惯养成。比如在职业体态的学习中,对于基础的站、坐、行、蹲、手势礼,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得体地完成,但是,在课堂外的其他场合,能够真正落实到行为习惯中的很少;再如会面礼节,课堂上对于称呼礼、问候礼的学习,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将之抛诸脑后。

(四)对学生职业发展的终身贡献能力偏弱

在实习与就业过程中,有的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请教面试的技巧,和上级、同事沟通的方式,而这些在课堂上都进行过学习,考核效果还不错。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就相关问题与教师再保持密切的沟通,但经后期的调查与反馈,又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于职场中此项沟通能力存在一定的缺失和遗憾。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对高职学生的礼仪与沟通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中开设的近似课程为“商务礼仪”,很多高职院校把通识礼仪课程等同于商务礼仪课程,没有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或课时过少,甚至属于选修课。[3]

(二)在教学教法研究上还不能有效达到内化素质的效果

众所周知,“教学做一体化”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4]

目前,关于高职商务礼仪类教学教法研究的论文方向通常为“教学做一体化”“参与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但常规教学方法的时间截点主要出现在课堂上,它的效果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有不少学生无法将核心知识内化成个人职业素质,学过就忘,在实际工作中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未能真正实现职业技能的培养效果。

(三)现有教材不能有效实现学生商务礼仪素质的培养

目前,高职商务礼仪类教材通常注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对商务礼仪的常规教学知识进行了介绍,但较少关注到学生商务礼仪行为的真正形成和考查。

三、解决方案

(一)重构教学体系

以商务礼仪和沟通为教学重点的商务课程,作为商务领域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实现职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我们从企业需求和毕业生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商务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技能点列出,调整拟定了三个模块,包含35个技能点,并将学生实训贯穿始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重构后的教学体系

(二)调整课堂授课方法

1.注重课堂主体的转换。课堂主体需要从教师转到学生,这是通行的课堂组织方式,但是,实际的效果不一定真正达到。要真正将课堂主体转换为学生,必须实现翻转课堂。可运用微课教学技术,通过预习、视频拍摄进行展示和交流,再进行课堂观摩、分析和纠错,最后,以视频作业的方式进行提升和分享。最好的课堂,是忘记教师存在的课堂,是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课堂。

2.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重复应用。在学习模块中,注重前期知识在后续学习中的不断强化积累。如在职业形象模块的训练结束后,将职业体态、职业仪表在商务礼仪环节中不断重复应用。每次上课前10分钟,要求学生保持规范站姿与微笑进行旧课复习和新课导入,每次课有20分钟让学生需保持规范坐姿进行学习。对于职业形象、会面礼仪、拜访与接待、会议与讲话、电话沟通、职场交谈等知识,在教学设计中都应注意连贯性、重复性的综合应用。

3.注重“行”的评估和考核。在课堂内,除在后期项目考核中体现前期知识的考核外,在学生课堂的日常行为表现中均进行评估和考核。如对于迟到、早退、电话接听、发言习惯、手势、目光表情和听课习惯等,随时进行监督、提醒与考核,力争在集中学习的课堂阶段保证“行”的评估和考核。

(三)加强课内外结合

1.与其他课程结合进行“行”的训练。在平行班的对比研究中,将商务素养的“教学行”一体化目标纳入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5]在大一开设,作为先导课程,其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的素质目标中再次体现。如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课程中,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谈判与推销技巧外,还要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充分地利用礼仪和沟通的知识,并将之纳入考核指标。在对比研究的其他专业中,将该课程开设在学生实习离校之前,并注重对面试和就业过程中的训练。通过对校内外的评估和调研,对比研究的结果是:越早开设的专业,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越紧密的专业,其毕业生的商务礼仪和沟通素养明显更好。

2.与学生活动结合完成考核。教学中提倡,无论是学生干部还是参与学生活动的同学,在各项学生活动中都要体现出应有的礼貌、礼节和形象,要能够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工作上的问题。[6]比如对于纪检部的考勤工作,如何和管理学生工作的教师、科任教师、各班纪检委员良好沟通,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些在学生干部培训和考核的过程中,都会加以引导和监督。

3.与学生校园生活结合。如在宿舍文化建设考核中,对于有客人来访时是否能运用知识进行接待加以考核。再如班主任到宿舍探访学生时,对于学生是否能够礼貌接待,可以请班主任进行观察和记录。另外,还可以考察在校园中,学生见到尊者是否能主动问候,见到不熟识的同学能否主动、善意地打招呼,是否有介绍自己和他人的习惯。此外,在电话、QQ、微信等实时通讯过程中,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通话的规范做法。

(四)加强校内外结合

1.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跟踪指导与反馈信息搜集。与校外实习的学生保持通讯畅通,在面试求职、新员工上岗、客户拜访、社交技巧等方面提供形象管理、沟通技巧方面的实时指导。在检查毕业生实习的过程中,将“商务素养”的体现和落实情况作为实习检查工作的一部分。

2.加强企业走访,多种形式搜集企业反馈意见。在三年来的校企合作洽谈会及专业学术指导委员会上,就学生的礼仪与沟通能力与企业做专项交流;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注意收集企业对礼仪规范和沟通技巧的需求差异;在每年的海南省大学生求职招聘会上,对企业的需求做专项调查。通过以上三种方式,适时地提炼出商务类学生通用的授课内容,同时,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及考核,以期与企业、社会零距离接轨,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四、效果评价及反思

三年来,通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商务素养养成教育”课程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产生了积极的培养效果。

(一)学生课堂参与度持续提高

通过与校园学习和生活紧密关联的关注和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率、课前预习效果、作品原创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并且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对课程的参与度持续提高。

(二)课堂教学效果增强

实行“教学行”一体化模式之前,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易忘易错。教学模式改革后,知识不断得到重复与加强,反馈到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加强。以往是学习完某一模块的知识后就“暂存”,到期末时再一次性地“提交”,学生往往照虎画猫、敷衍了事,或者是认真地“演”。现在,“时时是课堂、处处有考核”,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三)毕业生满意度提高

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在校内所学习的礼仪和沟通知识普遍认可,认为在其求职、入职以及职场交往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企业满意度提高

“教学行”一体化模式的实践,通过教师到企业调研、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审订这种“零距离”的对接,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实际。而其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使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已得到足够训练,从而使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在教学改革中如果能争取到下述条件,课程教学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1)多方联动更大程度提高培养效果。礼仪和沟通的素质作为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需要多方联动,包括学生管理、学生活动、专业课教学,甚至行政、后勤、校园文化等,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培养氛围和条件,是对学生礼仪和沟通素质培养最有营养的“土壤”。(2)开发能体现“教学行”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教材。只有开发一本能真正体现“教学行”一体化理念的教材,才能在授课、训练和考核中,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礼仪和沟通素质,真正得到培养和锻炼。

[1]史锋,张徽.商贸类学生商务礼仪素养教育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1(2):142-145.

[2]朱高峰.素质教育与沟通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

[3]许敏林.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5.

[4]侯怀银,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3(8):16-23.

[5]朱颖.高职商务礼仪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7):145-146.

[6]周娇青,陈鹏,黄杨程,等.浅析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商务礼仪素养的对策和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5(14):261.

[责任编辑盛艳]

朱丽萍,女,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本文其他作者单位均为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G712

A

1674-7747(2017)06-0042-03

猜你喜欢
商务礼仪商务礼仪
思政教学融入《商务礼仪》课程的实践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从日本文化角度分析日本商务礼仪
中专学校开展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校商务礼仪课堂教学的提升策略研究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