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颂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张謇的翻译观及实践研究
刘 颂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晚清时期,张謇实现了从传统士子到近代对外开放先驱者的转变,积极学习西方,引进人才、利用“外智”,兴实业、办教育,组织编译西方宪政史及教科书。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从翻译救国思想、翻译内容、翻译策略和译才标准等一整套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实效的观点,启发和推动了晚清宪政史和科技翻译的又一波高潮,为振兴中国近代翻译事业做出了贡献。
张謇;翻译观;宪政史
在内忧外患的晚清时期,张謇积极寻找实业、教育救国之道,顺应“西学东渐”的社会大势,主张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引进人才、利用“外智”,兴实业、办教育,组织编译外国宪政史及教科书,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翻译的观点,启发和推动了晚清宪政史和科技翻译的又一波高潮,为振兴中国近代翻译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张謇传统士子思想的转变
张謇五岁入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16岁中秀才,42岁状元及第步入仕途[1]251。他通过20多年饱尝艰辛的科举考试,深刻体察到中国传统体制的弊端,特别是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给其极大震撼和刺激,进一步促使其认识到,只有对外开放,学习西方,才能救亡图存。于是他大胆引进西方技术、机器和人才,创办大生集团,在实行西方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君主立宪和西方文明,希望采用西方政治体制去改革中国传统制度。至此,救亡图存的政治抱负、“西学东渐”社会大势及西方民主思潮对晚清士大夫的影响使张謇完成了从传统士子到近代对外开放先驱者的转变。
(二)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超越
洋务运动中,冯桂芬等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治国方略,且得到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主要人物的认同。然而,多年努力却在1884年中法战争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以中国战败宣告了“中体西用”国策的全面破产。让张謇认识到仅以西用来武装中国的设想行不通,还需拥有西方的宪政体制。1901年,张謇在《变法平议》中主张仿效日本明治制度变革[2]320。1903年,张謇东游日本,回国后在思想行动上日渐西化,在南通先后创办各种西式学校,组织编译西方宪政史,传播西方宪政知识,积极推动清政府君主立宪。武昌起义后,张謇再次追随时代潮流,公开拥护和支持民主共和,为辛亥革命终成定局立下功劳。张謇的思想已超出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融入了现代文明的精神。
(一)张謇翻译观的产生
“西学东渐”的大潮下,张謇接触到大量的译书,了解到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也意识到翻译的重要性。于是他在《变法平议》中,建议朝廷“译书分省设局”,加强对西书的翻译。1896年张謇慨然辞官回乡之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筹集资金,引进西方人才和机器,创建了大生集团。在“父教育母实业”思想的指导下,张謇利用大生集团盈利,聘请洋人教师,兴办了20多所职业学校和见习所,培养大量急需的技术人才。为了服务新式学校教科书的编译,1903年张謇成立翰墨林编译印书局,亲自组织编译了大量教科书和西方宪政史,并提出选聘翻译人才的具体标准,既要求译者熟悉所译内容的专门知识,又要译者精通中文和西文两种文字,即通学通用。至此,张謇的翻译观正式形成。
(二)张謇的翻译观解析
1.翻译西书——救亡图存的当务之急
晚清的中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张謇认为要挽救中国的命运,就须了解和学习西方的宪政体制和先进技术。当时译书是了解和学习西方的重要途径,因此张謇多次强调翻译西书的重要性。他在《变法平议》中,建议朝廷要分省设立译书局,对江南、上海、江西、湖北等十个有译书局的地方,要聘请译才,对西书要分门别类地加紧翻译。1906年,张謇创立了中国图书公司,他在对清政府商部的电文中称:“謇等合中国绅商资本,创立图书公司,纂译学堂课本教科,并仿造各种机器模型,以保国家教育权。”1918 年,他创建五座城市公园,在图书馆旁边盖楼,说“望欲甄集泰西旧新有用之书十万册,延我熟精泰西诸国文字之士数十人,尽十年二十年之岁月,择要移译,以证通我六经诸子之说,以融德艺,以大启我后进。”[3]70-74张謇将译书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有机结合起来,使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当务之急
2.宪政史译——宣传宪政的政治目的
为介绍和宣传西方宪政知识,张謇亲自组织编译了《日本议会史》和《英国国会史》两本书,并根据清末宪政运动发展的需要,向朝中大臣和地方绅士免费赠送200多本,让他们了解宪法及其益处,借此进一步扩大影响力[4]89-100。张謇积极组织编译西方宪政史,开阔了国人的宪政视野,为推行宪政营造了浓厚氛围,虽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其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说张謇领导的译宪运动,加快了清王朝灭亡的步伐。
3.科技翻译——兴实业的重要途径
艰难创业的实践和坎坷曲折的经历,使张謇认识到办实业需首先解决技术问题。因此在选择翻译内容时,他明显偏向对科技知识的翻译。张謇在《变法平议》中,大力提倡翻译西方格致工艺之书,要求分年赶译医科以及其他科学类书籍,还建议翻译各国经济学、博物学,教育、农工商业诸史等[5]61-65。同时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不能简单全盘照抄,应“取法泰西”“探其精微”, 学习和掌握其“科育之理, 教人之法”,尤其重视西方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要“借才异域”,以启发国人科学智慧。在筹办大生纱厂时,机器购自西方,技师雇自西方,管理体制甚至厂房结构也是仿效西方,以致他以后创办的学校,大部分教科书是翻译西方的,并都取得巨大成功。因此,他把翻译作为其兴实业的重要途径。
4.外聘译才——翻译的“捷径”
为满足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并能短期内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张謇提出了一条翻译西方著作的捷径,即外聘译才以达到快速了解西学的目的。1906年,张謇在《策划南洋大学致端江督函》中指出,在教科书方面,“理工农医四科则无一不须改良,无一不须输入知识。若望学生熟悉各国语言,能直接各外国教员听讲各科学,殆非十数年后不可。且所延教员,不止一国,若各科各教员教授各须通译,则译才又有缺乏之虑”。因而他建议延聘外国学者傅兰雅译农工商学,洛丙生译理化学,兰姆彭译重学;医学则请日本和德国名家来承担[6]72-76,并迅速解决了学校教科书的编译问题。
5.通学通文——培养译才的标准
张謇非常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1894年周家禄、刘一山等人合办白华中西书塾,改革旧学制,“肆习西文以储译才、使才”,以培养翻译人员和使馆工作人员为主要目标,教习英语、俄语等外语和算数等西式课程[7]22-27。张謇与周家禄交厚,对周家禄办学给予大力支持。以致他在《变法平议》中,提出要设立外交学校, 翻译和学习各国外交史, 培养一批专门的外交官员。此外,在教科书翻译时,张謇提出要“遴选本国文笔优长而能通科学、外国语者,分门随同笔译”。 “通学通文”即是张謇提出的译才标准。
(三)张謇的翻译实践
1.成立翰墨林编译印书局编译西书
为适应新式学校对教科书的需要,1903年张謇成立了翰墨林编译印书局,组织编译中外各种教科书。自1905 年至1926 年,据不完全统计,诗文类有43种,史传地理类13 种,教育类25 种,共占到翰墨林编译印书局40多年印书的70%以上。为配合清末君主立宪运动,介绍和宣传西方宪政知识,张謇指令书局编译出版西方和日本议会的代表译著,如《日本宪法义解》等。1905年日俄战争后,张謇还上书袁世凯主张立宪:“不变政体,枝枝节节之补救无益也。……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令全球完全专制之国谁乎?一专制当众立宪尚可辛乎?”正是在张謇立宪呼声与出版实践的带动下,一批又一批有关宪政与宪政史的译著相继问世,掀起又一波宪政翻译的高潮。
2.设立职业学校及见习所培养人才
为了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服务大生集团,1912年张謇创办了最早的纺织专门学校,并在大生纱厂附设纺织染传习所,共培养800多学生,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全国主要纱厂,并成为技术骨干。根据需要,张謇还陆续创建女子蚕桑讲习所、女红传习所、交通警察养成所等20 个左右不同专业的职业学校。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科学技术,张謇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大量聘请外国教师。张謇非常重视通过外聘教师培养本国专业技术人才,他认为:“如是则四五年后, 有养成之学生, 又有实地练习之工程, 十年以后, 或有可用之才, 不必借资于异域矣。” 二是给外聘人员配助手。大生集团所招聘的西方技术人才, 张謇都要给其配中方助手, 边干边学,从中学到技术。三是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经考证,从1904年起,经张謇直接选派出国留学的,就有曹文麟、赵邦荣、李元蘅、尤金缄、于忱等十多人[8]37-40。
振兴了中国近代的翻译事业。在兴实业、办教育的艰辛创业过程中,张謇认识到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性。只有翻译西书,向西方学习,才能使中国摆脱危机,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因此,张謇积极组织编译西书,介绍和宣传西方科学技术和宪政知识,开启民智,推动了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潮,加速了中国近代翻译事业复苏的步伐, 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张謇的翻译观,产生于清末民初这一特定历史大背景下,此时中国国势衰微、时局动荡,张謇强烈的救国使命感,其翻译实践总是围绕救国这一时代特征展开,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宣传宪政知识,推进清政府君主立宪改革,张謇先后组织翻译与宪法有关著作;为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人才,建立大生集团;为使学生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他组织人员翻译出版大量西方教科书。正因如此, 张謇的翻译观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具有明显的社会实效。张謇非常注重翻译的社会实效。一方面,张謇提出外聘译才的主张,具有明显的社会实效性。当时的中国,需学习的西方知识量大而时间紧迫,专业翻译人才又少,如全部用本土培养的翻译人员,速度慢,难以满足现实的迫切需要。直接聘用西方翻译人员,就能满足快速了解西学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 张謇主张以科技翻译为主,具有很强的社会实效性。当时中国民族手工业与西方发达的机器工业相比,不仅效率低下,产品还缺乏竞争力。大量西方工业品涌入国门,对民族手工业造成巨大冲击。这一情形使张謇意识到,发展实业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才能国富民强,抵抗外国入侵。因此张謇组织翻译了大量西方教科书,为中国近代培养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謇虽然不是翻译家,但是他积极主张翻译西书,介绍和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宪政知识,开民智,兴实业、办教育,实现其救亡图存的理想,为后人树立榜样。张謇的翻译观虽然也存着历史局限性和片面性,但他对翻译的重视程度,对翻译人才通学通用的要求和对翻译内容的实效性选择,对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 章开沅.张謇传[M].北京: 中华全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 张 謇.张謇全集:第1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3] 羽离子.张謇取用西方文明之“公器”的思想和实践[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
[4] 邹振环.张謇与清末宪政史知识的译介与传播[J].史林,2012(3).
[5] 黄鹤群.张謇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思想和实践[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
[6] 黄鹤群,孙伟晋.近代对外开放的先驱者:张謇引进人才、利用“外智”的思想与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17(3).
[7] 张丽丽.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张謇[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4(4).
[8] 庄安正.论张謇的外聘人才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责任编辑 袁培尧]
2016-11-25
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张骞的翻译观及实践研究”(2016CNT023);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14)
刘 颂(1985- ),女,湖南浏阳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经贸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H055;K252
A
1671-8127(2017)01-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