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恒
(江苏省苏州彩香实验中学校 215004)
从书本中挖掘复习灵感
张 恒
(江苏省苏州彩香实验中学校 215004)
中考命题热点都体现了重素质、重能力、重理论联系实际.教科书上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稍加安排就会变成很好的综合复习材料.
教材;挖掘;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第二阶段的复习一般是常规复习,采用的复习方法基本是整理内容和做一定量的练习.第三阶段的复习则是最重要的点拨和总结.总复习进行到第三阶段后,很多学生会觉得化学科的内容很多很杂,一时处于混乱的状况.结果,越是紧张,复习效果越差.为了解决第三阶段的复习先总结一下中考命题对学生的要求.
中考命题热点都体现了重素质教育,重能力培养,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命题指导思想新颖、灵活,不但增加了开放性而且融入了探究性,实现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选择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探索价值的化学问题,对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方案进行处理,用跨学科综合知识,将当前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作出推断和迁移 “高起点,低落点”,以及能源危机,环境问题等.
在给学生复习的准备中,为了能够符合以上的要求,几年的教学中虽然得到了一些成功教学经验,但是也走不出为中考解题而做题的怪圈,感到学生的状态势如强弩之末,即使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做的也很格式化,更缺乏想象力和发散性.
在一次偶尔的思考中,把沪教版的教科书翻了一遍,但是细细翻看教科书发现,在教科书上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稍加安排就会变成很好的综合复习材料.而且这些内容只有到最后的复习为学生所用才更有意义.最后挑选了几处内容和学生分享,确实给了学生很多思考方式上的帮助,同时也给了自己很多教学的启示.
下面就列举在教学实践中印象深刻的两个事例.
在沪教版化学上册书上第10页,右下角,是一幅“怎样才能使被污染的海面重新变得干净”的图.学生看到时,很自然联想到了此时正好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笔者本意是请学生随意聊聊,如果你是事故处理方,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清除海面油污,用的是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原理是什么具体怎么做?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学生踊跃发言,思维活跃.有的说,用乳化剂清除浮油;有的说,用燃烧方法;有的说,用亲油材料吸收;有的说,用油水分层萃取的方法;有的说,用微生物分解;有的说,用类似鱼鳃过滤空气一样回收水中的油…有些方法虽然学生一时用语言说不清楚,但是能理解这些新奇的想法.
半节课完全淹没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学生从化学原理,讨论到了具体方法,从可行性,讨论到了操作性,从环境保护,讨论到了经济效益.从学生发散的思维可以看到,其实学生其实并不是在死读书,而且非常符合现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于是打破了既定的教学计划,当天布置的回家作业是,让学生把自己想法用简单的文字,把原理,方法,操作性,可行性,对环境影响写成一篇小论文,并在下一节课经行交流.第二天,在交流中学生同样激情迸发,笔者也作了一定准备,尽量把学生的思维能逐步引到复习上,把在学生小论文中出现的化学词汇一一书写在黑板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乳化剂”,“溶解”,“溶解性”,“燃烧”……一下写了十多个.经过大家讨论,肯定了一些学生想法中符合实际的方面,同时也指出学生想法中的不足,并讲出道理,两个半节课才把这个由图引出的问题解决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受益很多,首先内容的覆盖面很大,涉及知识点很多,如果必要还可以通过这个具体事例进一步强调这些知识点,概念的内涵.其次,学生在考虑用不同方法的同时,不光拘泥于化学学科的理论,更加把实践加入了进去,把体验加入了进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有“最环保的”,“最便捷的”,“最省钱的”,“最符合实际的”.笔者觉得这就符合了化学新课程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有道理,有思想的答案.最后,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兴趣发生了改变,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热情.而这一切都是一幅经常被“遗忘”的图引出的.
另一个教学中的例子:
在沪教版化学下册,第166页,标题是“物质的溶解性”,其标题的背景图,是结晶实验的过程.
笔者把整个实验配合着板书示意图简单的介绍了一遍:以氯化钠为例,在常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放入过量的氯化钠固体,然后在细线上挂一个晶种,静置并观察,晶种会慢慢变大.
经过解释之后学生能大致理解整个过程,然后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晶体怎么会长大的?有了上次的“教训”笔者不再请学生在课上讨论了,而是直接请学生回家写一篇有关这幅图的小论文,要求能用合理的知识解释“晶体为什么会长大”.
收到学生的小论文以后,进行了整理分类.43个学生中有41个学生提到了“溶解”“结晶”“饱和溶液”等词汇,而且在叙述的时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其中有18个的学生写到:“使晶种长大的氯化钠来自饱和溶液”;有11个学生提到了:“使晶种长大的氯化钠来自烧杯底部没有溶解的氯化钠”;有9个学生写到了“烧杯底部没有溶解的氯化钠溶解,同时有氯化钠在晶种上结晶”;有3个学生写到了“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和结晶同时进行,而且是溶解的速度等于结晶的速度.”
课上,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认同了“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和结晶同时进行,而且是溶解的速度等于结晶的速度”这种看法.在启发下,引出了“动态平衡”的概念,为了考查学生对新获得概念的接受能力,进行了一下假设“在未溶解的氯化钠中,给某个钠离子进行标记,一段时间以后,这个被标记的钠离子可能会在哪里出现?”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半数以上的学生能给出“饱和溶液,未溶解晶体和结晶体中都有可能出现”的结论.
反思本教学过程,学生能从书上直观的图示想象到整个连续发展的实验过程是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学生能用已学的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学生通过对新概念的理解,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就更加符合中考命题对“推断和迁移 ‘高起点,低落点’”的要求了.
两个教学实例,让笔者在上课时就感觉到了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本来看似已经烂熟于心的书本,原来还有这么多没有注意到的内容.学生“兴趣”的来源最终还是来自于对书本的挖掘,有了“兴趣”才会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有效率.
从“最普通”的教科书中寻找“不普通”对复习时的教学有极大的帮助.程度不好的学生需要的就是对知识点反复的强调反复的解释,想这样由图展开的内容包含的知识点相当丰富,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掌握不好的知识点,结合直观的事例进行展开.对于掌握程度好的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广阔的思维拓展的空间和适当的挑战,书上的图例虽然是经常见到的,但也是往往会被忽略的,从此中寻找到的切入点确实对这些学生是一种“挑战”.不光如此,所有的学生都能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实例中,学习和训练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最重要的.
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从书本中挖掘复习灵感,就像帮助学生寻到了一把开启“箱子”的钥匙,学生会感到很兴奋和惊异,同样,笔者也觉得自己像是找到了一把开启“新的教学之门”的钥匙,体会到了教学的成功和快乐.
[1]义务教育教科书(沪教版)编写组.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6).
[2]义务教育教科书(沪教版)编写组.化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6).
2017-07-01
张恒(1980.10- )男,江苏苏州人,本科,中学一级,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
G632
A
1008-0333(2017)32-0078-02
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