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中学校(402660)
徐永健●
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402660)
徐永健●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学习朝基础化、多元化、生活化、创新化发展,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课程目标.将诱思探究教学法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之中,能够很好地满足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完善人格,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诱思探究教学;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所谓诱思探究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诱思探究教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但由于以往都是小范围应用,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学情不同,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方法,真正提高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用性,从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开端,是诱思探究教学的第一步.优秀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及学生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通过情境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展思考.情境建立要结合学生认知实际、结合教材、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其情境还要具有较高的开放性,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将学习、思考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由公式mg=GmM/R可知,半径越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就越大.依据公式表述,当两个物体无穷靠近时,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就无穷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并不会如此,这是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能够迅速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万有引力定律的本质及其适用性.建立问题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去发掘真理而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真理,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完成学习目标,进而更好地开展下一教学步骤.
诱,即循循善诱,通过一定方式,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以诱为教、以诱达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术或思维上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引导、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一方面,教师的指导要以启发性内容为主,通过给予学生一定思路,以旁敲侧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的指导要面向教材、面向全体学生,以教材为教学基础,在兼顾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结合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的优势,开展好教学指导.
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探究学习,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掘知识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能力价值及德育价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向心加速度》一课时,许多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总是指向与圆相切,其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用一根绳子,绑住一颗小球,放在桌面下,甩动绳子让小球做较为缓慢的匀速圆周运动,再将绳脱手,观察小球飞走的方向.小球总是朝与圆相切的方向飞走,抛开引力与桌面弹力、摩擦等非干扰的外界因素,小球只受绳的作用,而要改变运动方向就必须受力的作用,绳的作用力总是沿着绳的方向,将手捏着绳的一端近似看成圆心,这就很好地接受了“加速度指向圆心”这一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动手作、动眼看、动脑想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体验中感悟知识、获得发展.
恰当的议论与交流是进一步扩大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这种交流是多向的,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在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会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有的角度独特、有的见解深入,也有的缺乏系统思考、存在某些漏洞,通过有组织的交流,学生能够观摩到他人思维的独到性、学习方法的优越性,能够集思广益,解决某些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有利于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组织交流也是“诱思”的一部分,学生是这一过程中完完全全的主导者,通过动口议、动耳听、动脑思等多种途径,提高诱思探究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长足发展.
诱思探究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主动求知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通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本文从实际出发,从四个方面阐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该如何应用好诱思探究教学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实践过程中,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设计最为合理的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1]周芹. “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14).
[2]蔡展鹏. 高中物理诱思探究教学中的诱思点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09(13).
G632
B
1008-0333(2017)09-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