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北琳
(东华大学 党委组织部,上海 201620)
长期以来,课堂“知识德育”模式和组织“管理德育”模式一起构成高校传统德育的总体架构。“知识德育”和“管理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思想理论与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改革发展、党的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其弊端和局限性也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日益凸显,在激发学生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和全面性方面具有机理性的缺陷。
所谓“知识德育”是指用道德知识传授的方式对教育对象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其本质是把德育过程基本等同于智育过程,在方法上偏重于理论说教和概念灌输,在评价上用分数衡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德育”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和以说理灌输为主要途径的德育模式,着重强调概念、常识、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而忽视学生个体的个性、性格、人格等心理特征,以及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领悟、想象等心理过程。在实施方式上,“知识德育”通常通过灌输的方式把道德要求和价值观念传授给学生,习惯于以标榜道德的身份居高临下地进行道德宣讲、理论灌输,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难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打开学生的心扉。“知识德育”容易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人实际,成为苍白空洞、缺乏说服力的道德说教。所谓“管理德育”,是指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有关组织依靠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的学生工作队伍对学生日常品德行为实施规范管理,达到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目的的教育过程。“管理德育”同样主要依靠单向传授、被动接受、权威约束等机理试图实现教育者预设的目标,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未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自觉,不能很好地起到教育学生知行合一、自觉践行道德行为的作用。尽管“管理德育”也强调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德育中的教育引领作用,但总体形态很容易流于“日常管理”“单向传递”“权威施压”等,在客观现实和运行机制上不易做到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道德建设的“主人”,成为自我成长的“主宰者”。
随着传统德育模式弊端的显现和被认识,体验式德育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职能部门和教育者的重视,并被推崇为提升德育实效的德育新模式。目前,我国学界对体验式德育的理解大致为三个方面:一是语义学上的理解,着眼于“体验”,强调经验的获得及其作用,突出学生感受、情感等因素的教育价值;二是教育模式上的理解,突出德育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师生情感交融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对教师主导话语权的灌输式德育的革命;三是教育方法上的理解,突出德育是通过一种情境设定,“唤醒”学生既有经验,从而引发学生内心感悟和反思,进而激发道德行为自觉的教育方法,是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深刻挖掘[1]。我国高校体验式德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知行合一”育人观、中国知名教育家实践育人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实践育人理论的“整合性”建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验式德育。多年来高校体验式德育的实践探索已经证明,体验式德育是有效应对传统“知识德育”“管理德育”弊端的德育模式创新,有利于克服教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德育实施者在德育中“唱独角戏”“自拉自唱”等困境,防止德育实施者对学生道德建设的“包办”和“替代”现象,强调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德育实施和接受过程中的互动和心灵共鸣,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个体在亲历某个事件、某种现象时对价值判断的自我觉察和心理感悟。体验既具有情感特征,表现为个体因个体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内在知觉状态,也具有启发特征,表现为学生个体在体验中提高认知水平、走向行为自觉,将内心体验、思想觉悟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本文认为,高校体验式德育是指高校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条件下,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日常生活、创设情境和特定环境中产生道德情感体验,通过学生主体在活动或环境中对思想道德品性进行自觉内化、自主建构,自觉行动并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
本文对高校体验式德育的概念建构凸显了高校体验式德育的本质蕴含: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从接受过程的视角、从进行自我教育实施的视角可以称之为“主体”。[2]体验式德育必须尊重学生主体,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自我塑造潜能。从这一点,我们必须预设一个理论前提,就是学生本身既是德育接受者,也是德育实施者,在“主体我”和“宾体我”互动中实现道德教育,教师及外在教育主要是达到引领、引导和激励等目的。由此可见,体验式德育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强大自我道德塑造能力的个体,学生群体则是一个在自我道德塑造中具有强大集体效应的“德育组织”。体验式德育不仅要发挥个体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强大德育功能。二是分类实施和因材施教。体验式德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体验式德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在社会实践和文化环境创设中需要建构不同内涵和特定元素。比如,现代职业人的培养必须构建一整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环境,强化“教育人”和“发展人”的有机结合,凸显教育的体验性、开放性、互动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所以针对毕业生开展的体验式德育更加强调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精神、职业礼仪、职业交往伦理及职业创造能力等,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转为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并嵌入到体验式德育实施行动方案中。体验式德育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幼儿体验式德育、少年儿童体验式德育、青年体验式德育等;根据学校类别不同可以分为中小学体验式德育、中高职体验式德育、普通高校体验式德育等;根据途径和方法分类可以划分为课程体验式德育、社团体验式德育、网络空间体验式德育、文化艺术生活类体验式德育、社会实践体验式德育、心理情景类体验式德育、职业实训体验式德育、重要节日庆典及仪式类体验式德育、家庭与社会生活类体验式德育等。三是创设体验平台和体验环境。体验式德育需要有效载体和文化空间来实现,各载体可以嵌入不同的道德元素和道德要求。如果没有体验载体和平台,体验式德育就无法实施,成为“空中楼阁”。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体验式德育的载体和平台主要有:在课程教学中创设体验式情景,实施体验式教学;在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中实现道德体验,促发道德建设的内在潜能;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发挥师德率先垂范的功能,使得师德犹如一个“辐射场”,让学生在体验、效仿中达到自我道德教育的效果;在文化氛围和日常生活中添加道德元素和道德符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体验式德育效果;在现实空间创设体验情境的同时,主动占领网络空间,在虚拟网络和新媒体空间(如微信、微博等)创设体验式德育平台,通过模拟道德生活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体验式德育的载体和平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建构。四是学生主体的道德体验和内化过程。无论是课程平台,还是社会实践、企业实际岗位、文化环境等载体,要取得德育成效,必须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内生动力,激发道德内化的主观能动性和思想自觉。这就需要在体验式德育实施过程中加强外在动员、思想宣传、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由此可见,体验式德育并非完全自发、任其自然发展的过程,而是一种自觉的组织行为,需要深入研究和顶层设计。
高校体验式德育的基本概念和本质蕴含,彰显了高校体验式德育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以人为本和人性化。体验式德育强调学生自主和主体性,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和道德建设的“主人”,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愫和人性化关怀。二是强化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体验式德育往往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开展,比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企业实训、多岗位轮训、文化艺术生活、志愿者活动、网络道德作品设计大赛、道德主题微电影创作等,实现体验式德育的育人效果。三是普遍参与和全面覆盖。体验式德育以“师生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为理念,既因材施教、分类实施,又强调全面覆盖和全员参与,确保人人受益、力争个个成才。四是开放性与系统性。体验式德育突破传统德育相对封闭的弊端,强化交往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拓展,鼓励学生到企业、社区、社会和各类“舞台”进行亲身体验,到各种环境中感悟人生、锤炼意志、调整心态。
高校体验式德育最根本的目标是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确高校体验式德育实践的基本原则是建构高校体验式德育实践路径的前提。
高校体验式德育的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体验式德育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成才为根本目的,从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规律出发,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科学的原则。教育是科学,体验式德育本身也是一门科学,要尊重科学规律,切忌盲目行动,研究体验式德育特别是高校体验式德育的本质和规律,提升体验式德育的科学水平。三是全面的原则。这里的全面,是指全员育人、学生全覆盖、全程实施行动、全方位实施途径、多元实施阵地。除此之外,还要实现体验式德育系统化、“一体化”推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全面参与的“一体化”实践机制,确保体验式德育进课堂、进网络、进宿舍、进企业、进社会、进头脑。四是开放的原则。体验式德育不能封闭式开展,必须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打造开放的体验式德育实践平台。开放的原则强调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学生和社会互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多元生动的实践阵地和交往空间中加强道德建构、实现道德成长。五是实践的原则。体验式德育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和践行。脱离实践,体验式德育就完全失去意义。要从实践目标任务、实践指导思想、实践指导队伍、实践阵地建设、实践方法设计、实践效果评估、实践模式优化、实践组织保证等内容加强体验式德育实践体系建设。
根据问题的剖析,应该有的放矢,从以下方面选择与定位高校体验式德育的实践路径: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加强对体验式德育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体验式德育的组织领导、思想动员和氛围营造,从中长期规划的视角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强体验式德育制度和机制建设,制定学校关于加强体验式德育的意见、总体实施方案、工作责任制、分类实施办法、考核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文件,通过制度确保体验式德育长效开展。要善于将已有的做法、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提炼、上升为制度成果,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巩固和扩大体验式德育成效。要积极探索体验式德育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建设,在设计体验式德育评价体系时,注重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和发展性的评价,克服唯分数论和“一言堂”等不科学的做法,做到民主评议、分类评价、科学评估、有效反馈、及时整改、不断提升。
二是积极开展体验式德育教学,实现从“知识德育”到道德自觉的“体验式”转换。体验式德育不是完全摒弃课堂德育教育,而是通过在教学中嵌入或创设德育情境,对“知识德育”进行“体验式”转换,达到德育知识传授和道德内化建构的双重功能。
三是加强体验式德育队伍建设,确保体验式德育全员参与、人人受益。德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对思想的撞击,人格对人格的感染,强调以德育德。体验式德育实施效果如何,关键还需要建设好引导队伍和骨干力量。高校要加强校内体验式德育教师队伍、校外体验式德育导师团、学生自我管理骨干等三支队伍,为体验式德育有序高效实施提供队伍保证。要激发学生骨干队伍的体验式德育潜能,精心组建由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通过不断调整完善队伍结构、加大分层分类培训、优化选拔评价机制、评选学生自我管理标兵、加强教师带教管理等途径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骨干队伍建设。高校要善于通过抓好学生骨干、欠积极学生这个“两头”,促进表现中等的学生这个“中间”等有效途径确保学生全面受益,实现体验式德育在学生中的均衡实施,提升学生的总体德育水平。
四是进一步拓展体验空间,将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有机融合。学生社团是学校体验式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学生自我成长、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才的重要舞台,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及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以“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推进社团建设规范化、多样化、育人化、品牌化。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显现,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纳入德育范畴,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全程关爱,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普查特别是抓好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备案及跟踪工作,确保学生在“心理成长”中实现“道德成长”,实现心理、道德、专业等“三位一体”的发展。
高校要加强社会志愿服务基地、素质拓展体验基地、职业精神体验基地、党性锻炼体验基地等体验式德育阵地建设,通过体验空间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成长、体验管理、体验集体、体验纪律、体验文化、体验成功、体验创新、体验生活、体验挫折、体验幸福和体验履职等,构筑全方位体验格局。
高校要以校企文化对接为抓手,构建校企“一体化”体验式德育机制,在校企文化对接工程建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嵌入到各种文化载体中,让学生身心浸润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要主动占领和把控网络阵地,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德育体验环境。
五是建构体验式德育方法体系,提高体验式德育科学化实施水平。体验式德育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目标导向法、问题化解法、专家指导法、带教引导法、典型示范法、学生互助法、跟踪评估法等。目标导向法,就是用体验式德育的育人目标来引导广大师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进行分类引导。目标犹如灯塔,为体验式德育提示前行的方向和奋斗的坐标。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成才教育,切实防止学生理想丧失和目标模糊等现象,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激发学生成才动力。问题化解法,就是要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品德中的问题,通过体验式德育的实施解决这些问题。要善于通过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体验式德育工作方法的运用,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走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中的问题特别是思想品德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研究、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不留后患,防患于未然。体验式德育要未雨绸缪,抓好前瞻研究和研判,让教育先行一步、让工作领先一步。专家指导法,就是要发扬德育导师团和校内外专家在体验式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专家集体指导、个别辅导、评价督导等方式,提高体验式德育专业水平和育人实效。带教引导法,就是通过教师引导、企业实训导师引导、杰出校友引导、优秀学长引导等方式,实施体验式德育,通过思想和行为引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典型示范法,就是通过发现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鲜活案例、“现身说法”等作为榜样和示范,为学生思想品德塑造提供标杆,让学生见贤思齐、不断进步。学生互助法,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激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要鼓励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通过建立学生结对、以老带新等机制强化学生互助。跟踪评估法,就是要对学生群体和个体进行全程教育和跟踪评估,确保学生接受不间断的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首先是一项树立道德信念的特殊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本身的内在精神力量以及他为实现种种道德原则而进行的积极奋斗”[3]。同时,高校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时需要担负起价值引导的职责,体验式德育也是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怀, 是对学习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执著追寻, 这种关切与追寻对于德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