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初级中学(225624) 陈宏海 ●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影响分析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初级中学(225624) 陈宏海 ●
近年来,课程教育方面改革得到了深化,深挖学生学习潜力,突出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成为现代化教育重点.在初中教学课程中,数学是不可或缺的学科,同时也是初中的难点课程.本文以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当前开展“导学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促进“导学互动”教学的积极措施,可供借鉴.
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措施
“导学互动”是新课改实施下应时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方案,将学生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连接.“导学互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所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于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课前预习是“导学互动“的重点要求,课前预习对学生巩固旧知了解新知非常有利.“导学互动”着重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先进教学设备的引入等等,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1.提高数学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教学当中,数学一直是困扰多数学生的重要课题,枯燥乏味是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感觉非常压抑、紧张.“导学互动”则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将趣味教学引入到课堂当中,吸引学生的视线;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提前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对新的学习内容当中的疑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好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着重学习理解,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2.独立探究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在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的习题,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陌生的题目.所以提倡“题海战术”是非常不可取的.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思维能力,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选择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才会具有轻松应对各种习题的实力.
3.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融洽师生关系
“导学互动”彻底改变了师生之间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而是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当中,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利于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详细了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给予帮助.
1.抓住知识重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
“导学互动”的核心内容就是抓住知识重点,将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串联,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在授课前合理导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于新知的好奇心理.比如,在苏教版的初中数学”轴对称”知识内容讲解时,教师可课前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然后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被瞬时激发出来.学生通过对轴对称知识重点的掌握,进一步创建以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及等边三角形性质为中心轴线的知识系统,最终延伸至证明几何图形中.
2.综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材,提高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中,大屏幕、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的应用对于乏味无趣的数学教学来说犹如“催化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下载图形软件或者制作具有精美PPT,将教学内容以立体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非常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采用分组教学,优劣互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在数学课堂以及课下,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又提高学生快速解题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有益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教师也应加入到小组之间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谈论给予倾听,并适时进行引导,发表个人建议.
4.强化课后训练,巩固学习知识
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及时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习题,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与拔高.设置习题应遵循懂、会、熟的原则.借助练习,使学生大体掌握新课程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使教学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效率得到提升.通过学生针对知识点的反复练习,实现由“懂”到”会”的转变,最后达到对知识点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5.创建交流平台,强化探究问题的思想
知识传播的有效手段就是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创建可供师生沟通的平台.比如微信、QQ等,实现课下与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解惑答疑.教师也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私人定制式”面对面交流、辅导,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调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实现有益沟通.
实践证明,新课改背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教育切忌跟风盲从,教育者一定要针对教学环境,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素质等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真正体现“导学互动”优势,为初中数学教师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1]章林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11):63-68.
[2]刘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6(3).
[3]樊铁虎.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6(15).
G632
B
1008-0333(2017)02-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