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征中学(200333)
朱 燕●
浅析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上海市长征中学(200333)
朱 燕●
高中数学教学是让学生进入思维的殿堂,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数学公式、解题方法,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对未知的探索,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常常会使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知识点,并对其进行思考,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够算是高效的课堂提问呢?为此,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进行了研究,分析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当中,教师的提问往往不够理想,经常会出现无用的提问或是让学生无法回答的提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给出以下方案进行提升.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提问,首先要符合整堂课程的教学重点,既能够在使学生回答到的基础上,又要增加问题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找到适合、准确、新颖的提问.
1.知识回顾型提问
知识回顾指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先针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回顾中找到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地方.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很多学生学习了新知识点后就会忘记原来学过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设计知识回顾型提问,关键在于让学生从“回顾”中找到承上启下的关键.
例如在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知识回顾型问题作为导入新课程的基础.(1)同学们,在学习之前,请你们回忆一下椭圆有哪些性质呢?(2)那么我们在研究椭圆性质的时候是采用哪些方法呢?(3)你们都能够很好地回答出研究方法,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双曲线的性质呢?
设计这样的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让学生回顾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在学生完成记忆之后,通过第三个问题来导入新课程,学生也会发现双曲线的研究方法与椭圆的研究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习起来的难度也能够减轻许多.
2.新知启发型问题
在学习新课程时,教师要根据这堂课程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掌握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师要在设计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从教师提出的问题当中进行自主思考,可以独立的解决教师布置的难题.
例如在教学《双曲线的概念》时,这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双曲线是如何运动的,所以在学生明白基础的含义之后,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深化理解.首先,利用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功能在多媒体中画出双曲线,并找到动点F.(1)如果动点F的轨迹是双曲线,那么点F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2)如果将“小于”改为“大于”或“等于”,动点F需要怎样的变化呢?(3)如果将绝对值去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如果使常数为0,其他条件都不发生变化,那么动点F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5)将括号中的小于|F1F2|的绝对值去掉,点F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教师通过这样五个问题的设计,即利用了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功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在一个个问题中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到双曲线的概念,提升整堂课的学习效率.
3.典例分析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例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经典题型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将难题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中解决整个的题型.教师还可以根据困难复杂的题型设计一系列的关卡,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掌握了课程的重难点后,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解答这样一类经典的题型时:当房屋发生爆炸时,小A与小B都听到了爆炸的声音,但小A听到的声音比小B听到的时间晚两秒,那么这个房屋爆炸点在怎样的曲线上?学生再看到这样的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将难题进行分解,来帮助学生思考.(1)为什么小A听到的时间比小B晚?(2)那如果我们假设爆炸的地点为x,声音传播的速度为v,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3)这个方程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这三个问题中,就可以发现列出的方程是一个双曲线方程上,教师再分析,假如我们知道了小A与小B的距离,是不是可以写出关于P的轨迹方程.将难题一步步分解成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也是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配备的技能,在教师的引导分解下,学生会认为难题也不是难以攻破,在自己遇到难题时,也能够跟教师一样,把问题分解,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4.课堂小结问题
课堂小结问题至关重要,这是整堂课程的点睛之笔,教师可以根据这堂课程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些让学生课后思考的问题,即是课堂的延伸,也让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你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学会了怎样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在回忆中提升,在总结中升华.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自己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都作为一门艺术,不再敷衍的对待课堂中的提问,要通过有效地提问让学生快速的了解到课堂重难点,并对所学内容主动进行思考,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王娜.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6):224-224.
[2]熊军燕,黄纪宏.关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8):129-129.
[3]景香.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J].教育界,2016(4):26-26.
G632
B
1008-0333(2017)12-00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