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先上后学”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的前部分让学生“上课”、教师“听课”,而在课堂的中后部分由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是让学生充分地自我组织、自主学习、自我练习,学生能做的就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做,把学生从“包办”的学习练习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和“主角”。同时也使老师从“繁重”的讲解操纵中超脱出来,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从而实现课改理念转化为了实际的体育教学行为。
关键词:学生先上后学;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探索
G633.96
一、前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教师是启发者、帮助者、组织者的角色,怎样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体育教学行为呢?我们尝试了“学生先上后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教学重点:
三、理论依据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学生先上后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的前部分让学生“上课”、教师“听课”,而在课堂的中后部分由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结构。这一教学模式遵循了体育教学的“运动的生理活动的变化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学练的认知规律,指明了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课改方向,契合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和自主性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思、练、评的能力,体现了课改强调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经济、高效的价值理念。
这一模式较不仅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而且是以“主动教育”追求高效课堂,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发展,创造思维,立體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自我组织、自主学习、自我练习,只要学生能做的就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做,让学生从“包办”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和“主角”。同时也使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超脱出来,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启发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课堂上教师走下“讲台”,把表演舞台让给学生!这样做学生思维的火花才可能被点燃,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充分地展示,这种展示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或做动作,而是让学生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现学生的思维,参加展示的同学越多越好,展示的问题越多越好,大家知道,人们的最高追求就是价值的追求,展示的过程就是实现价值的过程,哪个教师这样做,哪个教师的行为就符合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哪个教师让学生展示的好,哪个教师的课堂效益就高,哪个教师不让学生展示,哪个教师就是在压制学生,甚至是摧残学生。
创设的“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三评(自评、互评、师评)”,这里的“自评”就是学生本人感受和体会的叙述以及对动作的展示,“互评”是同学之间的不同理解和看法的评说,“师评”则是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的评析和指导。这种“三评”体现了生生、师生的对话机制,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积极学习状态之中。
四、“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前段:“学生先上”即学生“上课”、教师“听课”。从前由教师或体育委员组织开课的队列训练、做操、跑步、做已会的游戏和复习内容都让目前轮流的学生值日生去组织“上课”,而教师此时则当听众,看学生“上课”,当然教师也可适当进行点拨。
教学过程的中段:教师组织“三评”(自评、互评、师评)。首先让当事的值日生当着同学们的面谈自己组织“上课”的体会,然后由同学们对这位值日生的组织表现进行评说,最后老师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综述,指出其优缺点,并现场打分记录,对表现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对还没有达到满意的值日生可以让体育委员在后期再安排一次组织“上课”锻炼的机会。这样的处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的后段:“教师上课”。
(1)介绍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2)教师补充专项准备活动,弥补值日生带操之“不足”。
(3)检查上次课布置的课外体育作业。
(4)组织新授课的教学,采取演绎或归纳的方法。
演绎就是让学生学习现成结论的方法,即接受式学习。其流程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比纠错→优化练习→巩固提高练习→检测(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程度)。
归纳则是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学、思、练、析”等内化和集体讨论后归纳出结论的方法,即发现式的学习,这也是问题式的教学。其流程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后有必要对这一结论进行演绎程序的教学,直到对学生所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检测为止。归纳与演绎可以互换教学,针对不同情况可灵活运用,即归纳?演绎。
(5)组织学生“体能课课练”,或组织学生“分组自主练习”。
(6)组织学生放松练习。
(7)组织学生进行“三评”小结,让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体会、认识、见解等,这一过程也是师生对本节课的一个共同的梳理过程,让学生温故知新。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谈论的话题都在本节课涉足的运动参与、知识技能、体能和心理与社会适应学习领域。
(8)布置课外体育作业,让课内所学知识与技能延伸到课外,再使课外完成的作业带到下次课时进行检查,这种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就使小小的体育课形成了一种大课程的体育。
(9)最后组织学生收还器材,下课。
这一模式力求两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懒散被动束缚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创造性的主动“上课”;二是解放教师繁重低效重复的“体力劳动”,让老师有充分的精力组织调控课堂,轻松地“上课”。
五、“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区有131所中小学,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追求主动体育教学中下功夫,就开课这一段就要求每所中小学在开课时让体育值日生每期轮流组织整队,让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都有尝试成功的体验。以往开课时的集合整队几乎都由体育委员一个人担当,其他同学都无望,当几年体育委员就喊了几年的口令,体育委员成了口令员。我们认为体育委员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不仅仅是一个口令员,体育委员说今天这节课由谁来组织队伍,下次课又由谁来作准备,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这就是主动体育的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教学,我区已有很多学校实现了这种转变,这是主动体育教学实践的第一步。第二步逐渐发展成体育值日生不仅是简单整队,而且由体育值日生组织整队、行进间队列训练、带操、带慢跑步或组织已会的游戏或复习教材,组织这些内容学生有无穷的创造力,对这些内容的组织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能力或胆略,这样学生值日生就成了“上课”的小老师,而教师则成了“听众”,这种师生角色换位,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价值欲望的渴求”,也为教师观察学生提供了平台。我区宁波小学有位向华老师通过三年的這种实践教学,从小学三年级探索到现在的五年级,他所教的班生生都会这样“上课”,并且有一半的同学能运用自如地进行熟练操作,还能随时判断评说课上同学们的行为表现。目前我区中小学这种“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探索正成燎原之势,象我区电报路小学、农村太安初中、九年一贯制溪口学校、万州一中等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呈现不同风格的“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形式。电报路小学是以小组为单位由组内体育值日生组织“上课”;太安初中他们的学生“上课”不是一个体育值日生“上课”而是由两个同学同时组织“上课”,一个主教、一个助教;溪口学校是当堂课由几个值日生上不同内容的“上课”;万州一中高中的体育值日生在选项组里上的是“专项准备活动”和复习内容。这些形式多样的“上课”,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创新性。这些类似的教学已在我区倡导了多年,已经取得了颇多的收获,特别是学生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能说会动”,会讲话,会表达,会做动作(因为我们的运动教学有时运用的是肢体语言),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协调配合能力、主动的运动能力等都得到了空前普遍的大幅提升。这种教学不仅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老师也有极大的成就感。
要建立“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常规。
首先是体育委员的组织常规,让体育委员发挥体育委员应有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轮流值日就是最重要的组织常规之一。
其次是体育小组长的组织常规,让组长组织本小组开展有效地学习练习游戏等活动。
第三是学生本人自主学习、练习、思考、评判和合作学习、练习、对话、评析的常规,让学生养成学习、练习、游戏等群体合作交流的能力,行成学生人人敢于展示自我,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竞争意识。
对于课中中段和后段我们把“三评”教学作为主要的“对话”机制,不仅师生关系融洽,而且互动生成,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如我区很多老师的课在这方面就处理的很好,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对问题的解决都始终处在激情的追寻之中。
六、结束语
实践证实运用这种“学生先上后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好、效率高、效益显著,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这种“多快好省”的教学也正是我们构建这种模式所追求的目的所在。
作者简介:刘平平(1966.01-),男,湖北省荆州人,现任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