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教学论》中“教师素养之美”

2017-04-12 00:14祝文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5期

摘要:在“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革新背景下,教师素养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话题。本文试图从教师素养的视角对《大教学论》进行解读,从而总结出教师应该具备三大素养,即教师理念素养、教师知识素养、教师道德素养,以期对我国教师的素养培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大教学论;教师理念素养;教师知识素养;教师道德素养

G633.3

《大教学论》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书中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各种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对当今的教学活动而言仍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伙伴”,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引领者”,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教师具备怎样的素养直接引导着自身职业品行的走向,更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改革的成功。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这一职业,他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也清晰地反映在《大教学论》中。

一、教师理念素养

理念素养是教师应具备的基础性素养,是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前提,《大教学论》告诉我们,好理念带领好教师,好教师教出好学生,好学生创造好未来。

(一)教师要坚持“人需要受教育”的基础理念。

夸美纽斯指出,“很明显,人是自然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万物的知识的”,“学问、德行与虔敬的种子自然地存在于我们身上”,“人心的能量是无限的”。他将人的心理比作一颗种子或者一粒谷米,认为植物或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我们只需揭露暗藏其中的东西即可。他还引证了亚里士多德的白板说,把人心比作一张白板,“板上什么都没有写,但什么都可以写上”。这些观点和例证都表明,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夸美纽斯要求教师要正视这一点,坚信人具有受教育的基础。夸美纽斯又论述道,“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人都是有天赋的,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他坚信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能够发展人的天赋,锻炼人的心性,塑造人的才能。因此,他要求教师应该坚信教育的力量,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使命。

(二)教师要持有正确的儿童观。

夸美纽斯指出,没有教不好的儿童。他用镜子和板子来比喻任何人都是可以受教的,他认为“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虽然人的智性各不相同,但是人可以被雕琢好。他还通过狼孩变得文明的例子说明人的可教化性。此外,他认为迟钝的人通过教育可以变得聪明,聪明的人通过教育可以认清世间的好坏事物,摆脱不良诱惑。也就是说,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该善于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被教导好的可能性。

(三)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时代理念。

夸美纽斯的人生历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一种执着不悔的精神,更要有一种爱满天下的情怀。他学成回国后终身从事教育,尽管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潜心钻研学问,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整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其中蕴含的正是这种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育人理念成就了一位卓越学者、铸造了一部伟大作品。

二、教师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体现,教师应将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使他们从灵活的教學原则和教学方法中获益。

(一)教师要正确运用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提出了很多教学方法,如,艺术教学法、语文教学法等。它们涉及各个层面,表明了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技巧。针对这一点,夸美纽斯特别指出教学要采用简明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不再困惑哪种方法才适合自己,从而减少对学科知识的排斥。此外,夸美纽斯论述了道德教育的五大方法:实行、榜样、择友、规则、尽早正面教育。他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认为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以上方法,将之正确地运用到儿童身上,以规范儿童的行为。

(二)教师要掌握六大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了六大教学原则:一是适应自然原则,他讲到:“教学的恰切秩序应该从自然去借来,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按照自然的发展秩序、人的自然本性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二是直观性原则,他要求教师要运用实物、工具进行直观性教学,如实验模拟,情景体验等;三是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他主张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激发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温和的方法对待学生,以培养他们的自觉、积极意识;四是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他指出,“一切先学的功课都应该成为一切后学功课的基础,这种基础是绝对必需彻底地打定的”。他提倡先学习简单的知识,打好基础后再逐层增加知识内容;五是巩固性原则,他要求教师要通过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使学生能够吸收、巩固“心智的粮食”;六是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他严肃地说道:“凡是超过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他还指出,“同一个方法是不能够同样地施用于一切人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任务的安排必须要与学生的承受能力相协调。

(三)教师要学习广博全面的知识。

虽然夸美纽斯没有明确要求教师要进行全面学习,但他借用前人的观点指出:“凡是热忱求学的人就会是具有学问的人。”他一生勤奋好学、求知若渴,研究过托玛斯·莫尔、弗朗西斯·培根、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经过大量的学习和钻研,当时的夸美纽斯走在了时代最前沿,是一位知识丰富、思想新颖的教育学家。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应以知识武装头脑,使自己成为满腹学识的人。

三、教师道德素养

教师道德素养即师德素养,教师是否具有师德?或教师具有怎样的师德?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也影响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树立优秀的榜样形象。他主张“父母、保姆、导师和同学的整饬生活的榜样必须不断放到儿童的眼前”,并将儿童比喻为猿猴,认为儿童的天性就是去模仿周围的一切,因此儿童会受到榜样的熏陶。同时他认为儿童容易受到不良社交的感染,“不德的谈话”和“无益的书籍”都是对儿童心灵的毒害,因此他强调应该选择具有优异德行的教师作为儿童的导师。

夸美纽斯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更将《大教学论》中谈及的“教师素养之美”传播到了世界各国,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对学生的热爱将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杨汉麟.外国教育名家思想[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祝文芳(1992-),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