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族“四土锅庄”美学内涵研究

2017-04-11 16:54:15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嘉绒锅庄表演者

徐 兵

★艺术研究★

嘉绒藏族“四土锅庄”美学内涵研究

徐 兵

“四土锅庄”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辖区内的卓克基、梭磨、松岗和党坝四个乡镇的锅庄的统称。“四土锅庄”是嘉绒藏族人民生活的舞蹈反映,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本文在对“四土锅庄”概述的基础上,从语言美、辅美元素、运动特征与规律等几个方面对其美学内涵进行探讨,以期对“四土锅庄”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嘉绒藏族;“四土锅庄”;美学内涵

“四土锅庄”是嘉绒藏族舞蹈的典型代表,是嘉绒藏族对生活和生产的舞蹈表达,蕴含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因此,对“四土锅庄”美学内涵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对嘉绒藏族舞蹈的美学认知,加深对嘉绒藏族舞蹈文化的了解。

一、“四土锅庄”概述

在学术界,研究者将嘉绒藏族划分为藏族的一个分支,大部分嘉绒藏族分布在大小金川流域以及大渡河沿岸。嘉绒藏区恰恰位于安多方言藏语区和康方言藏语区交界之处,大量的嘉绒藏族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早期,藏族人民常常围着家中的锅庄载歌载舞,时间长了,这种特殊的舞蹈形式便逐渐形成,被人们称之为“锅庄舞”。嘉绒藏族尤其钟爱“跳锅庄”这一舞蹈形式,也常常将其作为重要休闲娱乐方式。

“四土”是嘉绒藏族对地区的一种称呼,它包括现在马尔康辖区内的卓克基、梭磨、松岗和党坝四个乡镇。因以前这些地区分别由四个土司统治,所以现在人们一直称这个地区为“四土”,而流行于这里的锅庄,则称为“四土锅庄”。“四土”地区的藏族人民大部分使用嘉绒语,“嘉绒藏族”的称呼也由此得名。由于“四土”的藏民在地理位置以及生活习俗上与其他地区的藏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四土”的民间舞蹈也具有独特之处。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嘉绒藏族人民总是以歌声和舞蹈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不管是部落商议大事,还是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不管是庆祝丰收和胜利,还是向上天祈祷幸福,嘉绒藏民都要在家中或者在空旷的草坪上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当他们跳锅庄的时候,男子通常在前面,而女子通常在后面表演,或者由舞蹈技艺出众的长者在前面领舞。领舞的人手中常常拿着一种特殊乐器——串铃。随着领舞人的舞蹈动作,串铃也会发出不同的节奏,其他的舞蹈者随之一起跳起来。每当刚刚开始跳舞的时候,舞蹈动作通常会比较舒缓、平和,随着表演的不断进行,舞蹈动作也会逐渐变得节奏加快,当舞蹈动作达到最高潮部分,音乐节奏也会达到最快的速度,从而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气氛。[1]

二、“四土锅庄”美学内涵

(一)“四土锅庄”的语言美

1.审美性

舞蹈语言是一种由不同舞蹈动作组合在一起的特殊语言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舞蹈语言表达各种思想感情。舞蹈语言的表现动力为感情,表达工具为经过艺术加工的各种人体动作,强调通过表演者的外在动作表现内在精神世界。舞蹈语言特征鲜明,是对社会生活真实的反映。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舞蹈语言,它注重神似,强调通过外在形体展现人物灵魂,从而能够将真实的内在情感完美展现出来。关于这一点,德国现代舞蹈家玛丽·魏格曼认为:舞蹈语言是一种能够展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反映内在真实情感的语言。[2]

从舞蹈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传统语言内涵的延伸,属于肢体语言。锅庄舞蕴含着生命的原始状态,而锅庄舞的直接目的就是将这种原始状态表现出来。嘉绒藏族是一个崇尚舞蹈和音乐的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嘉绒藏族人民通过跳锅庄,通过手脚的配合展现出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锅庄舞的舞姿豪放,要求手脚配合协调,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展现了古老而深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生命活力的体现。锅庄通过外在的舞蹈动作展现生活的真谛和内在的情感,表演者用肢体向观众营造一种独特意境,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将思与情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锅庄舞中一些特殊的动作也能够表达一种无法用传统语言描绘的情感,如甩袖、甩头、抖肩等动作都可以作为情感表达的介质。表演者以艺术化的动作展现生活中真实的场景,他们将内在的心境情感全部幻化为实实在在的人体动作。

锅庄常常出现在节日庆典活动、祭祀活动中。如流行于马尔康的锅庄《德让斯嘎尔玛让波》,表演者围在一起,舞蹈动作的同时发出整齐的喊声,展现出藏族人民强大的力量,能够将观者立刻带到热闹的氛围之中。吆喝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能够营造气氛,也可以释放情感、宣泄情绪。表演者在宣泄情感过程中也赋予了舞蹈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并随着舞蹈高潮的到来,一并展现在观者面前。观众会沉浸在表演者韵律十足的步法中,并从中感受到美好,而表演则通过这种约束性较小的舞蹈形式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

锅庄的美显然不仅于此,它没有伴奏音乐,舞蹈过程完全凭借表演者的喊声和演唱来代替伴奏音乐。锅庄的歌词多为排比句或比喻句,而且唱词的规律性很强,如他们歌唱天的时候必然会涉及月、日、星;歌唱人的时候一定会涉及皇帝、佛以及智慧的人;歌唱地点的时候,一定会包含家乡等歌词。[3]如锅庄《斯宁干秦朗》,歌词中反复唱到家乡。旧锅庄歌词中这种现象最明显,新锅庄歌词中也有体现,人们在表演时可以采用这一固定格式,但是内容可以灵活,可以自编自创,即兴演唱。

锅庄是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是人体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结合,它充分体现了藏民族的精神美。表演者通过舞蹈动作与人物的结合,在节奏感十足,且和谐、自然的旋律中将情与舞完美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了丰富的生命情感,而锅庄舞蹈也因此散发无穷的魅力。如流行于卓克基的锅庄《热尔斯登玛》,舞蹈风格豪迈,锅庄伴奏曲调舒缓、沉稳,拖腔较长。表演者表演时弓腰搭肩,脚做出跺踏的动作,同时舞动长袖,展现了藏族人民豪放、自由的精神气质,为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美感。这种舞蹈步法灵活,富于变化。嘉绒藏族潇洒豪放、敏捷柔和、热情似火的精神特征全部蕴含其中,使人不自觉产生美的感受。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锅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舞蹈,而是将感情与气韵融入其中的舞蹈。它用人体动作、唱词以及独具特色的吆喝声表达情感、传递人的内心感受,为舞蹈加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增强了这种舞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以舞蹈表达感情,以舞蹈抒发情怀,以舞蹈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以舞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没有了锅庄舞,以上一切都不可能实现,人们的生活可能会变得索然无味,对于未来,也会失去追求的勇气。

2.表意性

形体美,韵律美是锅庄舞蹈的基本要求,肢体动作的协调不仅表达了需要传达的情感内涵,而且体现出了美感。肢体语言是舞蹈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比如女性“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景看好像没有臀部,从前看好像无腹肚”,这种表意性的美感有效的传达了“四土锅庄”蕴含的内容。

(二)“四土锅庄”辅美元素

1.音乐的要素

锅庄音乐大致分为慢板音乐和快板音乐两种,民间普遍认为慢板音乐的锅庄叫大锅庄,快板音乐的锅庄叫小锅庄。前者平缓、深沉,而后者则轻快、活泼。[4]慢板包括三个乐句,第三句基本是对第二乐句的重复,但是终止音略有不同,不同乐句的长短不等,但都在六小节至八小节之间;快板部分也是由三个长短不一的乐句构成的,但节奏变化比较大,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重复,终止音不包括在内。不同地区的锅庄舞表演形式存在很大差别,音乐特征也各不相同。大锅庄一般在祭祀活动或宗教活动中表演。它的旋律沉稳、舒缓,展现出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庄严肃穆的场景,体现了藏族人民对这类活动是一种尊崇、敬仰的态度。如流行于马尔康的锅庄《阿勒丛本达尔基》,先跳两遍慢板,再由领舞者示意逐步加快速度,最后再反复。总之,大锅庄的音乐风格是沉稳、舒缓的,表达凝重、肃穆的情绪。小锅庄的音乐风格与大锅庄差别很大,它轻快、活泼,能够表达轻松、自由的情感,因此青年人比较青睐于小锅庄,如《斯宁干秦朗》。

2.服饰的形态

女表演者头上搭一条绣有嘉绒独特图案的花帕,耳朵上佩戴镶有珊瑚珠的金耳环或银耳环,脖颈的项链一般以珊瑚珠、玛瑙珠、九眼珠串联而成。女表演者上身着藏式领褂,绸缎布料,且镶有花边;内衣为藏式衬衫,白色绸缎镶边,扣子一般为银制或铜制。外衣为长衫,一般为青色或黑色,袖口和领口分别镶有花边,颜色与长衫不同;下身着百褶裙,颜色相间,搭配协调;腰间的腰带由各色彩线精心织成,上面嵌有银制图案或松耳珠、珊瑚珠,腰带下方还拴有花围腰勺或三角腰帕,一般由彩缎做成;脚下蹬一双长筒藏靴,腰帮为红色,膝部用彩线编织的花带做装饰;手臂各佩戴一个银圈或象牙圈,上面刻有龙凤图案,左手无名指上佩戴镶有钻石或玛瑙的金银戒指。

男表演者头戴呢制帽子,上身内衣为白布衬衫或粉布衬衫,外面套黑布长衣,领口、袖口为水獭皮制作;腰间同样配有一条腰带,颜色一般为大红色;下身穿杂色布裤、脚下也是藏式靴子,腰帮为红色。男表演者通常将裤脚扎入靴口,这样显得精神气儿十足。

(三)“四土锅庄”运动特征与规律

锅庄舞的舞蹈造型大多为动态造型,即用丰富的艺术化舞蹈动作取代语言文字,表达内心情感,塑造艺术形象,所以人的肢体动作是锅庄舞情感表达的载体。表演者通过舞蹈动作,乃至某一个身体部位的夸张动作来展现现实生活,抒发内心情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尽管不同种类的锅庄舞各自有自己的独特特征,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它们具有颤、开、顺、左、绕五种形体特征,这五种特征也被称之为锅庄舞的动作元素,这是与其他舞蹈相区别的本质所在。“四土锅庄”下身动作比较多,尤其以膝部颤动居多。颤,指的是膝关节做出上下颤动的动作,它包括很多种,如大颤、小颤,如硬颤、柔颤等。开指的是舞蹈中的基本脚形,如落脚动作和出腿动作。顺,是指舞蹈中的表演者的手部动作和脚部动作应该方向一致,这是藏族舞蹈中特有的动作,体现了表演者的协调性,如顺摆、顺甩、顺绕等,这一舞蹈元素来源于“起脚抬手、踏脚甩手”的动作方式。“左”是指表演者一般以顺时针方向绕圈表演,不仅手臂挥动要从左向开始,旋转时也要从左边开始,运动轨迹类似于宗教中的“转经”。“绕”是指舞蹈中表演者的舞袖动作,一般以手为中心,带动手臂做出绕圈的动作,具体来讲,舞袖动作包括甩、撩、摆等多种形式,具体可分为内绕外绕、单手绕双手绕、大绕小绕等。牧区锅庄舞的特征之一便是绕袖花,男表演者通常脱掉上身的外衣,双手做出拉袖子的动作,一边跳一边绕袖花,让人眼花缭乱。[5]

“四土锅庄”中每一个舞步、每一个动作都包含这五种元素,如前踏步、转体顺摆步、后垫步等等。也正是以上五种舞蹈动作元素构成了“四土锅庄”的动作特征和规律,它所蕴含的动作特征深深体现出锅庄舞蹈形体艺术之美,它反映了藏区人民相对稳定的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独特的美学特征。

(四)“四土锅庄”风格美的类型

1.含蓄高雅

“四土锅庄”以其独特的服饰、舞蹈、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节奏沉稳,庄重大方,含蓄高雅。不少舞蹈场面宏大,气势壮阔,唱词优美,形象的比喻里蕴含了深沉的哲理,曲调婉转优美,舞步缓慢,舞姿端庄稳健,情绪含蓄虔诚,具有浓郁的藏族礼仪舞蹈风格。《德让斯嘎尔玛让波》是大锅庄的一曲,歌唱欢乐的日子,曲调优美;舞步由慢及快,铿锵有力,整曲节奏沉稳,极富仪式感,给人含蓄高雅之美。

2.豪放刚健

“四土锅庄”男性动作刚健有力、粗犷豪放,极富冲击力,在高亢激昂、奔放流畅的音乐中,应节奏而舞。舞者腰间系有短裙状的用羊毛或牛毛编织的染有一色或五色的辫条,随着各种强劲有力的高难度动作,裙条飘起,刚中见柔,潇洒自如。其动作节奏激烈紧张,表情丰富,情绪奔放,粗犷豪放,尤其具有较高的技艺和趣味性。流行于马尔康的《龚扎达尔尼査措》是属于大锅庄和小锅庄之间的过渡性舞段,舞步富有趣味性,显粗犷豪迈,深受青年人的喜爱。

结 语

“四土锅庄”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它伴随着“嘉绒地区”藏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特定的美学内涵,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于美的认识和追求。对其美学内涵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藏族舞蹈和文化的理解。

[1]马成富.风韵独特的嘉绒锅庄音乐[J].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第3期

[2]尕藏吉.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J].西藏研究,2011年第2期

[3]何洋托美次仁.嘉绒藏族锅庄“博巴森根”肢体语汇的叙事之美[J].艺术教育,2015年第11期

[4]赵明、汪代明.宏大叙事与身体表达:嘉绒锅庄“博巴森根”艺术内涵阐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5]王康华、仁增旺姆、任力志.理县嘉绒藏族民歌的旋律分析及其美学诠释[J].音乐创作,2015年第5期

[责任编辑:林俊华]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Jiarong Tibetan "Four Soil Guozhuang"

XU Bing

"Four Soil Guozhuang" is referred to a collective name of the Guozhuang in Zhuokeji Township, Suomo Township, Songgang Township and Dangba Township in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Four soil Guozhuang" reflecting Jiarong Tibetans' life has profound aesthetic connotations. The paper, on a basis of brief introduction to "Four Soil Guozhuang ", explores its aesthetic connotations in terms of its language beauty, beauty of auxiliary elements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 pattern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ur Soil Guozhuang ".

Jiarong Tibetan; "Four Soil Guozhuang"; aesthetic connotations

徐 兵,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藏羌舞蹈艺术研究所副教授。(四川汶川,邮编:623002)

J722

A

1674-8824(2017)02-0064-04

阿坝州2016年度社会科学事业专项项目——“嘉绒藏族‘四土锅庄’美学内涵研究”,项目编号:ABK006。)

猜你喜欢
嘉绒锅庄表演者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文化产业(2023年8期)2023-03-23 10:38:26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嘉绒藏戏传承发展刍议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西藏研究(2017年1期)2017-06-05 09:26:11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妙猜两数
杂技与魔术(2017年2期)2017-02-14 20:17:00
毗卢遮那大师流放嘉绒之原因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1期)2016-06-22 11:09:2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锅庄舞的活态传承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the Rgyalrong Tibetan Community
民族学刊(2015年2期)2015-04-29 14:17:46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小品文选刊(2012年6期)2012-05-08 04: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