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军
★教育研究★
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王克军
研究以网络调查法,以257所高校的网站数据和40名不同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师的问卷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样本的课程名称、课时、实践教学、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重点偏向等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中,《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仍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课程,在其教学中存在课程名称欠规范、支撑课程开设不足、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占比偏低、教学管理及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较大、实践教学体系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旅游规划与开发;网络调查法;建议
在我国高校旅游专业的诸多课程中,《旅游规划与开发》是公认的技术含量较高[1]、综合性与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之一。故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加以关注和研究。吴艳茹提出,旅游规划课程应引入比较法、分析法、模拟汇报等教学方法[2];王娜则针对高职院校旅游规划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展开了探讨[3];郭海燕等人指出,选取典型性和代表性案例、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配合、教师要注重将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采用多种形式的内容[4]为该课程案例教学的具体措施。谢光维运用甘特图谱分析法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建立了“旅游规划”类课程体系及其相关课程体系甘特图[5]。王计平等人则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过程、加强课堂教学艺术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6]。这些研究成果皆指出《旅游规划与开发》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备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教改建议。但他们皆是基于研究者自身教学经验或所在单位课程情况作出的研究,缺乏广泛调研的实证研究。这势必影响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及其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指导意义。
《旅游规划与开发》进入我国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仅20余年。早期,该课程内容主要为旅游资源开发,随后其内容体系逐渐扩展为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理论体系互融或独立并存的实情。在其发展过程中,该课程受学者的学术观点分歧、各院校对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差异、授课教师的内容侧重倾向不同等因素影响被冠以“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原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不同名称。本文《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泛指教学内容含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体系的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专项旅游规划或旅游要素规划及开发等课程。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培养定位方面与其它类型高校差异较大,故文内“高校”不包含该类学校。逻辑上讲,课程教学应根据“专业计划-课程名称-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依次确定关系,并围绕教学目标体现出一致性原则。但据笔者2014年对我国大专院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一次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在此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为进一步探究这一现象在我国高校是否普遍存在及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研究思路及技术路径以开展研究。
图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径示意图
表1 样本基本数据结构(单位:%)
2015年9月至12月期间,笔者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网络抽样及向部分高等院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任课教师邮寄预设电子调查问卷方式实施了“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开设情况”调研。第一阶段共抽取303所院校,最终符合数据分析的为257所院校,有效率84.8%。为探究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否遵循上文“一”中的逻辑,第二阶段预设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班层次、专业名称、学生培养定位、《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教学计划与课表中的名称、学生发放教材名称、课程总课时及实践课时量、是否建有课程实验室、是否制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授课教师在授课中的内容偏向、实践场地(方式)等12个问题。第二阶段调查共发出100份电子调查表,回收53份问卷,回收率53%,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75.5%。从第一阶段的数据来看,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大专院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旅游专业主要集中于师范与综合类院校。
(一)课程名称
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课程名称既是专业教学计划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既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也限制了教材的选取、限定了教学内容板块的逻辑关系、规定了教师对授课内容的主次安排。因此,规范课程名称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在笔者通过CNKI库搜集的16篇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文章中均未关注这一问题。此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旅游高等院校的开出率高达84.8% ,但课程名称各异,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区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等共计27个不同名称(见表2;其中,“旅游景区规划”与“景区规划”为同门课程,《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旅游开发及规划”为同门课程)。按课程内容包含与被包含及对旅游规划或旅游开发的偏向度原则,研究将上述27个不同的课程名称分为表2七大类。占比前三位的为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体系类课程38.53%、旅游资源开发类课程25.29%、旅游资源规划类22.96%,其余降序排列为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开发与规划类、旅游规划与技术方法类、主题旅游规划类。
表2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名称统计表
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命名现状表明,该课程已形成以“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内容体系为主,同时以“主题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规划与技术方法、旅游开发”等多主题内容体系并存的局面。这虽体现出我国高校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建设及教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表2命名各异的课程名称中也反映出该课程仍不成熟,课程名称欠规范。其具体表现为:
(1)课程名称存在逻辑混淆
从表2可测算出以《旅游规划与开发》为主题词的课程名称占47.08%、以《旅游开发与规划》为主题词的课程名称占52.92%。事实上,“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两个短语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与内容上的包含关系。在我国行业实践中,虽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行为先于旅游规划行为,但他们最终受到了市场的“惩罚”及学界的批判。杨振之在其2003年出版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指出“本书的结构没有按旅游开发的逻辑顺序将旅游规划放在前面”。这表明,在逻辑顺序上应是先有规划再有开发。在两者的内容包含性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开发包括规划,开发本身也是规划。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存在明显差异。《朗文当代英文大辞典》对规划(plan)的解释为:制定或实施计划的过程,尤其是为一个社会或经济单元(企业、社区等)确立目标、政策与程序的过程。《高级汉语词典》中对开发的解释为: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并对新资源、新领域加以利用的行为。即规划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更注重规划对象涉及行业、部门、要素的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而开发则侧重于对资源的利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的“旅游”并非旅游活动与旅游业而是美国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甘恩(Gun,1988)提出的旅游系统,它包括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个板块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目的地吸引力等子系统。按规划与开发的逻辑关系来看,旅游产品、市场、目的地开发属于旅游规划的下级行为。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的逻辑来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命名均应体现出规划包含开发的逻辑。
(2)课程名称存在伪科学性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旅游资源规划”为主题词的Ⅶ类(表2)课程名称。2002年李瑞等人出版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一书并提出旅游资源规划概念: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和具体实施[7]:104。此后,旅游资源规划一词便出现在国内论文、著作及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之中。但在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中,难以找到“Tourism resources planning”一词,更多的是“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即旅游资源发展(多被国内学者译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规划”一说忽略了以下几个问题:规划对规划对象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旅游资源具有特殊性;当代旅游规划已脱离了传统旅游资源的限制。尤为重要的是第一个问题使“旅游资源规划”课程难以自圆其说,如怎样通过规划手段对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加以控制?再如,李瑞等人在上书中提出旅游资源容量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7:191]。那么海市蜃楼类旅游资源如何规划?它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其容量怎么计算? 再者,旅游规划存在对应的专业、行业及行业指导标准,而旅游资源规划在此方面则难以举证。因此,以“旅游资源规划”为主题词的旅游规划课程存在命名方面的伪科学性。
(3)课程名称存在范围的极端性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旅游规划学”和“旅游景点规划与开发”两类课程中。虽开课单位“旅游规划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就是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但该课程名称给人以旅游学分支学科之疑。在吴必虎的旅游学科树中,旅游规划与设计学科门类下又分为发展战略与旅游规划论、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社区战略与旅游规划设计三个分支[8]:12-13。显然,“旅游规划学”就是旅游规划与设计学科门类,其不能对应具体的一门课程。从“旅游景点规划与开发”课程名称确定的教学内容来看,作为高校课程其教学内容略显较窄。值得注意的是,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并没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体系类课程。虽区域旅游规划与景区旅游规划、景点规划在内容体系、基础知识、规划依据[9]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和交叉但又存在概念、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方面的差异,且景点规划须以旅游规划理论知识为基础。教学中,教师如何传授两套理论的差异及适用性,学生如何获取旅游规划知识、树立旅游规划中的系统性意识、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便成了较大的挑战。
(二)支撑课程开设情况
在调查样本中,开设有《旅游规划与开发》支撑课程的院校仅占20.62%。其中,理论课程占83%,主要为《旅游地理学》《旅游景观学》《旅游资源评价》等偏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类课程;实践课程占3.8%,主要为《旅游规划制图》《旅游图件设计与制作》《旅游景区设计》等规划技术类课程;理论与实践型课程占13.2%,主要为《旅游景观审美与设计》《城市休闲空间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主题或专项规划类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具有应用性、综合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并举、经验与创新相容特征[10]。它需要除专业理论体系外的辅助理论、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作为支撑,以实现课程既定目标。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支撑课程开设严重不足:80.38%的院校没有开设相应支撑课程;开设有支撑课程的院校却主要集中于地理学和旅游资源开发类理论课程而对旅游规划业务所需的色彩、设计、地图学、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有所缺失,最终导致该教学出现“学规划却看不懂规划”、“懂规划却不会规划”、“会文字规划编写但不会绘制规划图件、制作规划沙盘”等现象。
(三)课时设置
各院校在《旅游规划与开发》总课时设置中差异极大。极小值为30课时极大值为72课时,分别为研究生层次和本科生层次;将总课时设置为48和54课时的院校较多,前者占19%、后者占16.7%;专科主要集中在48~54课时段、本科则主要集中于32~64课时之间、研究生则主要在36课时左右。该课程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占比情况为,0%占26.8%、1~10%占2.4%、10.01~20%占22%、20.01%~40占39%、50%及以上占9.8%。这两组数据反映出,各院校在该课程教学中虽设有实践教学课时但其占比偏低。该组数据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各层次教学班中的课时设置较分散,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占比普遍偏低。这主要是各院校教学单位在课程内容体系侧重、学生培养层次及目标差异所致。
(四)教学
教学计划中课程名称的确定、教材的选订、学生课表的排制等工作既是课程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教学单位教学工作严肃性的基本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教学计划、学生发放教材、课表中的名称是否一致方面, 56.8%的院校一致、43.2%的院校不一致。其中教学计划与教材、课表名称不一致的占21.42%,教学计划与教材名称不一致的占78.58%。上述三者名称非一致分布情况为:综合、工科、财经院校均占21.05%;旅游管理专业占68.42%,酒店管理专业占20%;教学层次方面,本科占73.68%、专科占21.05%、研究生占5.27%。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其在教学活动中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的、学生层次等因素实施或及时修正课程计划及内容体系,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效果。但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侧重与任课教师授课侧重一致性方面,仅65.86%的趋于一致。非一致情况主要为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策划、旅游景区规划和管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偏向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其占比分别为42.86%、7.14%、50%。这难免有任课教师对课程的内容理论体系认知不清、主次不分、理论混淆之嫌。同时也印证了王剑指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师资力量弱[11]的现实问题。上述两组数据反映出我国高校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管理与教学活动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五)实践教学体系
统计结果显示,仅68.2%的院校制定了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36.4%的院校建有“旅游规划”课程实验室(含在建);以景区短期见习代替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院校占比为46.3%,能进入旅游规划所或其它规划单位接触或参与旅游规划业务的教学单位仅占22.6%,其它皆以“校内实验室或模拟任务方式+景区短期见习”方式实现实践教学。该组数据表明《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薄弱。这主要是受传统教学观影响而重理论轻实践、受课程所在院校主管领导观念及财政限制不愿加强课程实验投入、受课程教师及教学单位在旅游规划实践能力限制而不能为学生提供行业实践机会等因素所致。因此,临时性、低成本、走马观花式的景区短期见习也就成了诸多旅游院校代替《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乃至其它课程及专业实践的万能方式。原本为理论丰富、实践性及实用性极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课程名称失范、教学内容混淆不清、实践机会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势必导致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热情不高[9]、学生学习后普遍感觉收获较小[12]、课程缺乏实用性等厌课说辞。
研究以257所高校的网站数据和40名不同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师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样本课程的名称、课时、实践教学、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重点偏向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开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课程名称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内容范围覆盖性失范;
(2)支撑课程开设不足,近八成院校无相应支撑课程;
(3)教学管理及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较大,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表与发放教材名称的非一致性和教授教学内容侧重与教学计划的侧重非一致性;
(4)实践课时占比偏低,实践教学体系薄弱、形式单一。
我国高校旅游专业中,《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不仅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门课程,更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塑造及提升的一门重要课程。基于本次的调研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规范课程名称。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名称方面,鉴于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的包含于被包含关系,建议以“旅游规划与开发”主题词命名《旅游规划与开发》类课程更符合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性;从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及实践可行性来看,应取缔“旅游资源规划”类“问题课程名称”或将其改为《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名称覆盖内容范围方面,各院校应根据学生层次、专业发展方向及培养目标定位恰当命名,以提高该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效果。②针对性设置《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支撑课程。各院校应根据自身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本着“专科生能看懂规划”、“本科生能参与性完成简单的项目规划”、“研究生能承担区域规划全程业务”的原则,据旅游规划业务及用人单位所需实事求是地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支撑课程,以提高学生该课程的专业能力与素养。③提高《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计划与活动的严肃性。各《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主管单位应科学制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活动的严肃性、加强对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从而确保课程教学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④合理设置《旅游规划与开发》课时,因地制宜地建设该课程实践体系。很多学者一味强调实践教学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重要性,这未免有失偏颇。客观地讲,理论与实践都重要!懂实践但无扎实理论基础者难以做出合格的规划,懂理论但不会实践技术者却做不了规划。因此,在设置该课程的总课时量与实践课时占比时,应充分考虑该课程的特性、授课内容体系、支撑课程开设及授课对象等因素,既确保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和消化又满足其对实践需求的必要课时量。为此,建议各院校教学单位在设置《旅游规划与开发》或其二级课程的总课时时以40课时为临界点,本着“多理论体系交叉和无支撑课程偏高,反之偏低”的思路设置课时量。在实践课时占比方面以25%为临界点,本着“有独立实践课程、支撑课程关联实践项目和理论研究型培养定位偏低,反之偏高”的思路设置其在总课时中的占比高低。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应考虑授课对象层次、师资力量、教学经费等差异,采取:有旅游规划业务实力的院校以“实验室+规划实务”模式,通过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学计划、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确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等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一般院校则以“实验室+系统模拟实践模块+专题考查(调研)”模式,通过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设计并编排系统的实践模块、制定课程专题考查(调研)计划、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确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等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1]郑文俊.“旅游规划”本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p193
[2]吴艳茹.《旅游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5期,p106-107
[3]王娜.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规划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期,p73-76
[4]郭海燕、田振江、冯晓华.案例教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第2期,p201-202[5]谢维光.旅游规划课程体系优化设计[J].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p69-72
[6]王计平、方田红.《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年第18期,p96-98
[7]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p104-191
[8]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p12-408
[9]唐继刚.《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应处理好五个关系[N].中国旅游版,2008-12-17(008)
[10]陈炜、唐晓云.基于认知结构理论的大学课程教学分析——以《旅游规划》课程为例[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p131
[11]王剑.《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9期,p48
[12]唐建兵.《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以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p85
[责任编辑:王鹤艳]
Curriculum Problems ofTourismPlanningandDevelopmentin Chinese Colleges
WANG Kejun
Based on the website data from 257 Chinese colleges and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40 college teachers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course name, class hour, practice teaching, teachers' focus on the course content, the paper finds that in Chinese colleges,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s still a young curriculum, and there exist such problems as the nonstandard of curriculum name, the lack of supporting curriculum, the low of practice class, the capriciousness of teaching activity, the weakness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etc.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web survey; suggestion
王克军,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四川广元,邮编:628017)
G642.1
A
1674-8824(2017)02-0088-06
四川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四川民族学院旅游管理”,项目编号:1209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