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男 韩央迪 隋欣潼 彭华民
走向治理: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届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年会综述
王雅男 韩央迪 隋欣潼 彭华民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下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面临的核心议题。当前,中国政府日益倡导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加快推进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立,这股自上而下的势能要求现有的社会福利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积极的回应。为此,第八届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以“走向治理: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邀请中日韩社会福利学者、决策者及广大实务工作者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福利治理的理念、进展和发展方向,这对推动我国的社会福利治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社会福利 社会治理 理论 实践
王雅男,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15级社会工作硕士(上海 20043);韩央迪,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上海 20043);隋欣潼,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16级社会工作硕士(上海 20043);彭华民,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南京 21002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在狂飙突进的进程中带来了民众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然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并未如利益均沾理论所倡言的带来全体民众的利益共享。事实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甚至断裂已经显现。在此背景下,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切实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不同主体在改善人民福祉进程中的作用成为转型中国面临的重要命题。然而,中国社会福利研究长期以西学为中心,在回应社会福利发展的现实处境上力有不逮。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广大社会福利研究者应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与实务工作者携手并进,共同提炼和总结中国本土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智慧。如此,才能回应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走出契合现实的社会福利治理路径。
为了使我国的社会福利建设更好地适应转型期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及时总结和归纳社会福利治理的本土智慧和国际经验,推动社会治理发展的路径创新,第八届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走向治理: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于9月24~26日在中国上海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承办,以及上海浦东社会工作协会和上海复惠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协办。会议为期两天,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三十多位社会福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参与。本届社会福利国际研讨会在延续前几届主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基于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社会福利的理论和实践,希冀以此推进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新的社会治理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福利应该是国家福利,市场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总和,而任何一种单独的福利安排都会失灵,国家、市场、社会组织理应发挥各自的作用、跨界合作互构,进而提升社会福利的专业化与传递绩效。
开幕式的大会主旨演讲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岳经纶教授主持,国内外知名社会福利学者各抒己见,积极为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建言献策。首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彭华民教授提出,中国困境儿童福利政策业已形成了基于中央政府、民政部、地方政府三级或者四级的分层政策体系,暨组合式普惠型特征的困境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她从中国困境儿童所需福利服务内容和福利提供主体等多方面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李迎生教授则结合我国精准扶贫方略,从社会工作视角分析了以往行政动员式反贫困政策与实践所存在的缺陷,科学地界定了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功能定位,探讨了能够提升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整体效能的系统方案。其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顾东辉教授则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社会服务组织出发,分析了社会服务组织中出现的有违伦理的行为——出于私利注册、超跃实力抢地、违背公平投标、服务技术不专、夸大项目效果、财务运作不规,等等。对此,他从社会服务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原因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何雪松教授从社会福利脉络出发,对我国社会福利未来发展提出了超越过度治理和简约治理的“中道治理”的设想,以此平衡权利与责任、历史与现实、应然与实然、国情与国际。
日韩专家则结合各自所在的文化背景与国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社会福利学会副会长、来自同志社大学的黑木保博教授从日本少子化国情出发,梳理了日本为应对少子化问题在社会福利制度层面的努力,他从育儿成本、育儿观念、养育主体多维度深入探讨了日本现阶段少子化对策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韩国社会福利学会会长、来自釜山大学社会福利系的朴炳铉教授着重阐述了文化对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影响。他结合道格拉斯文化理论,对美国、德国、日本和瑞典等多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在分析文化多样性对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影响过程中,强调东亚各国应致力于开发以东亚文化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模式,而不是直接引入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体制。
“如何分配受经济与政治限制的福利资源,以最有效地增进福祉和满足人类需要”(A lcock,2003),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在中国,社会福利是一个狭义概念,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大福利”观。随着经济腾飞、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及公民意识提升,中国民众对“社会福利”的理解、看法和体验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显然,狭义福利观已无法充分表达人们对社会福利的期待和追求,需要借鉴和参考国际上先进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文化,才能更好地开拓自身的社会福利视野。有鉴于此,参会学者们以一种更加全球化的视角对社会福利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不断探究,以期在对我国本土智慧的归纳和国外有效经验的整理过程中,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找到方向。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刘军强教授通过对Z市2012年至2013年发生的225起医闹案例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政府压倒性的维稳措施和医院私下调解是当前中国解决医闹纠纷的主要途径。医患信任的崩溃不仅是中国医疗保健系统的功能障碍,也反映出人们对现阶段法律制度和政府措施的一种不信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杨锃副教授结合日本精神卫生公共性建设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社区精神康复中的替代服务研究,并对替代服务在中国本土社区精神康复中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能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李雪老师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市2000年至2014年社会福利投入的规模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全球化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开支均有着一致的、显著的负影响。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的张新华则从其在民政局的基层经验出发,认为地方经济与社会福利事业是耦合发展的,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及竞争力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成正比。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王川兰副教授则聚焦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议题,在完善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该区域核心圈16市基本公共服务2002~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趋于平稳提升,其中部分指标的差异程度有较为显著缩小,总体呈现更为均等化的发展趋势。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庞文副教授提到,社会权利对于社会保障和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学者们应在与国际前沿对接的基础上注重社会权利的本土化阐释,通过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权利及其社会治理价值的认识。
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不能离开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往西方福利国家体制,普遍缺乏来自东方的声音和经验。同处儒家文化传统下的中日韩地区,其福利体制与传递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共通性。与西方福利模式相比,东亚的福利模式有着自身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东亚地区的福利模式是单一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会因自身历史传统、国家政治结构等多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参会的各国代表纷纷从各自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或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讨论。
首尔大学社会福利系李奉柱教授从专门性、责任性、联系性视角对韩国社会社会福利供给体系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均衡社区福利供给和需求、改善财政支援方式、组合碎片化的服务资金等方面的建议。韩国中央大学社会福利系金教诚教授以在改革福利制度过程中形成的利害关系冲突,即阶层、性别、年龄等集团为中心,分析不同福利制度所产生的NOOMP①NOOMP:NotOutOfMy Pocket,即虽然赞成扩大福利,但不愿意缴纳社会保福利费或税的NOOMP现象。现象的规模及其要因,探讨福利制度内在的不平等结构与NOOMP现象之间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院长毕天云教授从中华民族传统福利理想入手,阐述了“五福”理想民生为本性、目标完美性、地位差序性、思维辩证性的四个特征,强调了其在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福利实践中的重要社会功能。日本广岛国际大学医疗福利系包敏副教授通过梳理日本护理保险的实施现状及问题,指出国内在制定长期照顾计划时,需从长计议,宜粗不宜细,注意兼顾地区间的经济水平及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张凯瑞副教授在国内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发现中国当前实施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塑造农民工生命历程的重要因素和机制,并且制度本身的非预期效果加剧了社会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南通大学管理学院臧其胜老师基于对中国社会福利调查老年人口组数据的分析,认为福利责任边界的界定应考虑文化倾向的转变,尊重老人社会权利上的诉求,消除身份差异,推进适度普惠性福利制度突破“馈赠”走向“权利”。南开大学政府学院万国威副教授根据中国本土特征,建议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社会政策的发展脉络来反思既有社会政策的固有逻辑。同济大学的黄叶青老师在政府信任对迁移群体社保参与的实证研究中认为,提高政府公平感、改善迁移者的就业质量、增加迁移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将会有效地促进其社会保险的参与水平。
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要依托社会工作的制度设计和专业方法,来舒解随之而来的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本世纪初以来尤其自2006年中共中央“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提出以后,我国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机构得以成立和发展,大量的专业人士源源不断的投身于社会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日益紧密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中的特殊地位,使社会福利学者开始思考:在这个进程中,社会工作能做什么?社会工作机构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使社会工作的“社会性追求”和“正义性指向”有效嵌入到中国既有福利制度之中?如何稳步走向服务型治理?这些问题纷纷在会议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回应与讨论。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高和荣教授通过比较中西方社区的差异以及社会工作组织参与社区行政事务的优势,阐述了社会工作组织参与社区行政事务的可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系张宇莲副教授和其博士生赵林佳就失独父母群体进行了实证研究的分析,认为未来失独家庭服务可基于应对理论提供支持和参与相结合的干预服务。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卫小将副教授认为,中国女性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可在原有妇联组织工作和邻里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专业社会工作,倡导一种行政性、志愿性和专业性交融发展的路径,形成国家、社会和民众共同在场的多元服务格局。上海市浦东社会工作协会中级社工师胡如意老师以乐耆社会工作服务参与上海市“老伙伴”计划为例,介绍了社会工作介入非正式照护、尤其是以邻里互助为依托的家庭照护的成效与局限,并提出了搭建本土化长期照护体系的设想。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韩央迪副教授以沪深两地禁毒领域的社会工作机构为例,剖析了社会工作机构的NGO化对机构专业化的双向影响,并指出该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不同组织模式下社会工作机构被动嵌入或主动嵌入后权力制衡的结果。
随着政府管理日益科学化和社会化,社会领域范围在迅速扩张,各种资源不断向社会领域转移,这些都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社会组织逐渐成为社会福利多元化提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社会福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与会学者从社会政策和福利治理两大视角出发,探讨了社会组织在社会福利当中的发展与创新。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时立荣教授指出,社会企业的出现,创新了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资源组合运作模式,其与众不同的核心造血功能,克服了营利企业不关注社会问题和非营利机构效率低下的两大痼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潘屹研究员以上海、杭州、北京三地的社会企业为例,认为需要从明确社会企业,把社会目标、市场运营管理、科技创新和专业服务相结合,解决资金和专业人员短缺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服务的创新。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方巍教授以杭州市自闭症康复机构为例,指出现有的康复机构在人员的学历、职称、待遇及其稳定性上与机构的专业化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具有明显的志愿属性。有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呈现出8小时之内的非营利性和8小时之外的营利性相结合的特点。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赵德余教授以社会组织发展扶持政策为例,对政策网络分析的多重面孔进行了描述。上海浦东新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杨旭在社区工作实务案例的基础上以“参与—生产”维度对上海现有的社区模式进行分类,并对传统行政主导型社区的转变路径提出建议,认为促进多元参与和鼓励共同生产都是值得探索的路径,切忌“大跃进”式发展。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陈岩燕老师结合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选取上海市4家助残就业的社会企业为个案,分析了社会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基本原则及多样化路径,为政府支持社会力量促进残疾人就业、开发新型就业岗位、扶持残疾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依据。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刘江对Z市动迁安置社区综合调查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针对内部没有充分发育的新建社区,应该根据社区特征采用“自上而下”的建设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构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解决社区居民问题的同时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实现新建社区的重塑和培育。
毋庸置疑,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老年人的福利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面对老年福利需求与福利供给之间的矛盾,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福利改革的关键内容。如何更好的整合社会福利资源,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无疑是各参会代表共同讨论的重要议题。
各位专家学者主要围绕长期照顾、社区养老、失智老年人救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教授以上海市失能失智老人照顾者为例,总结和分析了长期家庭照顾者的压力现状、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梳理我国长期家庭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政策现状,解析当前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室副主任房莉杰副研究员认为,我国的长期照护筹资正在从以“能力建设”为目的的供方补贴,过渡到以需方筹资为主。长期照护筹资的创新实践建立在原有的民政系统的老年福利和医保部门的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因此未来我国最适合建立“混合型长期照护筹资模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熊贵彬副教授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救助站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呈现了全国走失老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救助现状,并在对一些典型地区解决老人走失问题的经验和成效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同时,提出了完善失智老年人服务监护和救助政策的相应建议。吉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金佳律教授通过考察作为未来赡养老人一代的中国大学生对老人的态度和赡养意识,发现中国政府倡导的以家庭为中心的老年服务政策与当代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一致。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戚晓明副教授通过对南京市玄武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现有的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机构在供给过程中存在着经费和场地不足、生存堪忧、人才引进困难、服务内容不全面、相关政策缺乏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肖夏璐分析、讨论了社区为老服务中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的角色区分,以及“三社联动”模式的功能、冲突和未来发展趋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佳安老师通过对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调查最新的公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参与有生产力的积极活动对失能人士的健康自我观感具有正向作用,并提出了对社会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以家庭为导向的积极老龄活动方面的建议。
过去40年,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单位制福利受到冲击,人口流动性增强,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都在不断弱化家庭功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儿童福利在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参会学者纷纷结合国内不同儿童群体的现状和儿童群体多元化的福利需求,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针对儿童福利的议题,学者们从不同福利供给主体和不同儿童群体,包括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角度发表了彼此的看法和观点。
家庭无疑是儿童福利供给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韩克庆教授和其博士生刘宝臣发现,在藏族文化中,家庭社会资本状况同样会对家庭获取福利资源的能力和行为产生影响,并且社会资本占有量不同的家庭会使用不同的策略来获取自身的福利资源。安徽工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袁同成教授和张洪根教授对国外受艾影响儿童福利供给的内容、机制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我国现有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我们既应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建立综合性的受艾影响儿童福利供给体系,同时也应加强不同福利主体和福利项目间的整合力度。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娄世桥副教授在探讨福利状况、社会需要和实践类型的基础上,基于SWOT分析,阐述和拓展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治理的政策路径。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高丽茹老师以民间非政府组织M为中心,探讨其如何与政府、官方性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福利提供主体进行互动,共同为困境儿童提供福利。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王梦怡认为,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体现了儿童公民权在我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儿童公民权的真正实现需要调动国家、市场、家庭和社会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完善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刘玲对美国困境儿童“基于社区的家庭支持”福利服务供给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基于该模式,从社区文化、服务模式评估、多元力量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随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黄君则结合困境儿童服务提供现状,通过行动研究阐述了项目制保护和嵌入式保护的经验与不足。项目制模式有助于以特定项目为杠杆,整合儿童保护相关部门的资源,但会受到项目制服务的成效风险以及项目周期性的影响;嵌入式则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行政服务组织体系提供服务,但又会受到行政性体制缺点的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
促进社会福利体制改革,构建社会福利治理的新格局,既是中国社会转型对社会福利的新要求,也是推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在治理视野下,对社会福利的考察,不仅能更系统地审视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而且能调动各个福利主体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以家庭为本的抗风险能力。
会议闭幕式大会发言由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时立荣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岳经纶教授指出,社会照顾作为异于社会保险的社会政策研究新范式,拓展了公民身份与公民社会权利的概念,它的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性增大、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更为凸显。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钱宁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我们应全面理解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含义,超越传统普惠型福利制度“重视保护和照顾,轻视人的发展”的局限,防止普惠福利掉入“福利陷阱”,建构积极福利社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卡教授把全球发展的议题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实践相关联,揭示了这些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发展任务。并通过回顾全球发展目标的演化进程,探讨了全球发展目标对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实践所具有的含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树强教授提到,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角色与社会救助政策的目标密切相关。一方面,社会救助政策的目标会随着政府的意图而改变,或为社会工作扮演角色提供空间,或抑制着社会工作在其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角色,也会受到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救助政策目标的认同或异议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赵一红教授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福利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依据社会福利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深入研究社会福利现代化的内在机制与运行条件,从而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角下体现出中国社会福利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任远教授提出,我们需要通过福利制度改革来破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壁垒,增强移民福利和促进移民市民化。但是,在强调“政府有为”的同时,也要强调“社会有为”,通过强化社会机制来发挥社会的力量,才能构建有序运行和有效运行的社会生活,增强对流动人口的赋权、社会融合,推动福利治理体系的完善。
本届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与会者的发言与热烈讨论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首先,本论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社会福利相关领域优秀的学者和专家的参与,不仅延续了原有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多元化学科视角的传统优势,还有很多来自一线的、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体制内的工作者前来分享自己的本土实践智慧,这些都让社会福利资深学者和新生力量在对社会福利理论和实务的不断探索中得到了成长。其次,本次论坛文章质量高,不仅有建立在微观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还有基于社会福利制度与政策的比较分析,发言主题从理论到实务、从东方到西方、从现代到传统、从儿童到老年,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观点鲜明突出,为参会学者搭建了一个优秀的交流平台。最后,本专委会自第二届年会开始,持续邀请日韩社会福利协会会长等专家参会,进一步夯实了东亚社会福利的学术交流网络基础,对邻国间的学术对话和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C916
A
1672-4828(2017)03-0101-07
10.3969/j.issn.1672-4828.2017.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