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17-04-11 09:44:35魏建明中共内江市委党校四川内江641000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矛盾改革文化

文 魏建明(中共内江市委党校,四川内江 641000)

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文 魏建明(中共内江市委党校,四川内江 641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我国发展历程中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作出这样一个重大的判断,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诸多方面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十九大 社会主要矛盾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我国发展历程中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作出这样一个重大的判断,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诸多方面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在此,笔者拟就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点初步的探讨。

矛盾的原理以及矛盾的分析法,是工人阶级政党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和根本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矛盾也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一种客观普遍的存在。简而言之,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一种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世间的万事万物或者说就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任何事物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人类社会是由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一种集合。它的运动发展与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发展是一样的,也是由许许多多的矛盾所构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必定有一种占据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它的发展,决定着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这里,主要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和决定的作用,而其它的矛盾则处于从属的和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次要矛盾。

不可否认的是,既然社会主要矛盾与自然界的各种矛盾是一样的,那么,它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状况所决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只有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才能向精神文化、社会尊重等高层次需求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此,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发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会对我们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重要的参考。我们党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活力的重要体现。

历史的发展既有它的连续性,又有它的阶段性。要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就必须对基本国情、特别是对社会性质和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上,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也有一个曲折变化、逐渐清晰、逐渐深化的过程。第一,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土改完成前这一时期,我国成功地抵御外来侵略,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第二,从1953年土改完成后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被表述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必须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三,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报告指出,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是人民群众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认识从1962年开始就发生了变化。那个时候党内“左”的思想不断发展,“左”的思潮愈演愈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种思想后来被逐渐强化,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第四,1976年我们党粉碎“四人帮”以后到1981年6月这一时期,我们党拨乱反正,停止了长期使用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提出了要把我们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第五,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时我国的整体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这一表述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第六,1982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1983年10召开的十三大上确认了这一表述,并且把它写进党纲,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第七,这一提法在党的十三大以后的历届全国党代会一直被沿用了下来;第八,党的十九大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或者从本质上来说,它所反映的其实就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矛盾关系。我们党今天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科学准确的判定,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今天中国社会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这样一个矛盾的主体,过去所提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显而易见已经无法涵盖今天人民群众的主要诉求了。从“美好生活需要”与“物质文化需要”的对比看,美好生活需要当然的包涵了物质文化需要,但是美好生活需要又并不全只是物质文化需要,它的涵盖面要大得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物质文化需要只是美好生活需要中最为基础性、最为主体性的需要。除此之外,人民群众还有更多更高层次层次的需要。主要是:人民群众期盼享受更好的教育、有更为稳定的工作和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为优美的环境、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会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许许多多更高层次的要求之外,对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方面的要求亦会与日俱增。不可否认的是,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基本解决之后,我国发展起来以后更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我们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的问题,是我国的创新能力不够强的问题,是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与收入分配方面差距依然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的制约因素。这些客观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其次,我们来看今天的中国社会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这样一个矛盾的客体。从社会总需求来看,“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今天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一方面,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近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从社会总需求来看,以前那种文化娱乐生活贫乏的现象逐渐消失。在我国,数百多个电视频道、海量的网络信息、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基本生存需要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一般性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也已经得到了基本满足,当前正在转向为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社会供给来看,我国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到了世界的前列,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状况,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服务业已经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达到52.9%,新兴服务业的产业和效益也明显增强。而在农业的发展上,则取得了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的成果。最为重要的是,在从1978肇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今天的近40年里,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了7.2%,2010年我们GDP达到40万亿超过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估计,今年我国GDP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30%。这些发展的辉煌成就都使中国经济有效地告别了过去那样的短缺经济时代,告别了脆弱的市场供给,告别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能够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中国发展已经实现了一般意义上来说的生产富足和生活幸福,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产能过剩的问题。

再次,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第一是经济方面的不平衡,具体主要是指城乡居民的收入的不平衡和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收入的差异。一般而言,我国的广大农村的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要低,中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比东部地区的人们收入要低。在我国,农村居民和中西部的人们的收入赶不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第二是社会方面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于城乡之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诸多方面的不平衡。在教育方面,不管是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是教育质量和城乡居民的就学机会,广大的乡村都落后于城市,中西部都落后于东部;在医疗方面,不管是在卫生健康的投入,还是在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及卫生健康水平等方面,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远远还没有达到文化强国的程度。我们的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还有很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制约我国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得到完全的、根本的破除。同时,在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日益快速增长的新形势下,我们今天的文化产品不管是从数量上来衡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衡量,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第四是人与自然发展仍然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的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第五是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仍然不平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安全方面的不平衡逐渐从国土和军事安全转变为政治安全,再转变为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长期复苏乏力,使得经济安全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我们再来看发展的不充分,第一是消费不充分,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40%,仍然是世界大国中最低的国家之一,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对消费的需要。第二是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在GDP占比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率占比均不够充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第三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效益还不高,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我们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于加强;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使得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抓紧落实。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认识矛盾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带领中国人民认识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的历史。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种事务纷繁复杂,各种矛盾纵横交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这种发展变化是关乎全局的历史性的发展变化,它必然会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更多新的要求。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找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应该看到,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是它的必由之路。尽管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进入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日益突出,这说明我们的发展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需要新的思想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成果,是我们的行动指南。要契合目前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回应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它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都作了全面的部署,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向纵深发展。首先,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为关键一招。客观地说,我国的改革都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又在不停地解决问题和矛盾中逐渐深化。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没有中国的高速发展就没有今天一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切矛盾和问题,绝大部分都必须用发展的办法来处理、用改革的方式来解决。今天的中国,问题和矛盾并不比改革开放初期更少,我们必须坚持用改革的方法来突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以此来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其次,继续改革的关键在于 “深化”。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改革改革已经进行了39年了,容易的改革、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被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今天的改革,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改革的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不可能顺顺利利、轻轻松松、稳稳当当。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只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把党中央作出的改革部署一条一条地落到实处,才能突破一个又一个的“中梗阻”,才能清除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才能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将改革大业不断推向前进,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再次,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全面”。全面者,就是要求我们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总的目标,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整体目标。总目标确定下来以后,我们才能统领改革全局,才能够“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应该看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改革。今天的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同时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的改革;它不仅涉及生产力,也涉及生产关系;不仅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上层建筑。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采用零敲碎打进行局部调整的方式不行,采用碎片化修补的方式也不行,因为这个改革不是表面的改革,而是深层次的改革,是触及灵魂深处的改革,是攻坚克难的改革,必须是全面而系统的改革和改进,必须是各个领域的改革与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必须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才能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

D691 文献标志码:A

1008-6323(2017)06-0005-04

魏建明,中共内江市委党校副教授。

2017-11-26

唐若兰

猜你喜欢
矛盾改革文化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数学杂志(2022年4期)2022-09-27 02:42:4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8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童话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50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谁远谁近?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