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军 朱良钰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甘肃兰州730070)
儒家人伦思想对当代道德重建的意义
刘银军 朱良钰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甘肃兰州730070)
儒家人伦是人类血缘中特有的一种自然等级。当下对于人伦的创新要注重人伦的秩序性,而淡化人伦的等级性。从等级性来讲,人的生命体具有独立性,任何人不能占有和控制他人的生命,作为独立意识存在的生命体,在存在的意义上来说,都是平等的,包括父母无权占有和控制子女的生命体。从秩序性来讲,人伦的价值依据来自于仁爱,一种自然而然的天性之爱。只有建立在天然之爱基础之上的秩序才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人伦是一个家庭有序的基石,也是社会能得以稳定的根本所在,能够在社会层面上维系一个民族的道德体系和价值判断,形成这个民族的道德自觉,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人伦和谐道德自觉重建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成熟的源头,而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儒家的人伦思想是维系整个人伦体系的道德基础,形成了一个以道德为旨归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人伦是人类对自己存在方式反思而充分意识到人之为人的原因,它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人伦。在此,我们关注古代的中国儒家对圣贤们是怎样来思考、规定人伦的,换言之,其特质何在?造成这种特质的原因何在?传统人伦的界定,是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定义本身的意义并不是我们考量的重点,而重点应是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和价值在古代人这里是怎么去思考的,形成这种人伦自觉的根据是什么,传统人伦定义本身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辈序,二是辈序所形成的等级。任何一种关系从现实的角度讲都有自然等级,而这种自然等级在特定的社会表现出它特定的社会属性。对于自然等级,《周易》里讲:“天地生万物,万物生男女”,天地、祖先、父母、长子、次子等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然等级,这种自然等级是宇宙秩序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然规律,而这种自然等级之间的关系必须有一套原则得以维持,才能得以让这种伦理秩序和谐。先秦时期,孔孟等儒家先哲已提出人伦学说,孟子以“君臣、夫妇,父子、长幼、朋友”这五种关系为五伦,认为这是人生所要面对的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五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是在人伦关系中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基本准则。抛弃了这些准则,人不成其为人,即所谓“无父无君,入于禽兽”,这正是孟子人禽之辨的要义。从伦理层面讲,这种道德伦理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血缘关系,在巩固中华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最有价值者,当首推家族观,它使任何人不能忘却本人祖系之所属,这种由血缘形成的观念深根蒂固。家在中国人心中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钱穆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庭观念筑起”。[1]血缘结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自然的结合方式,而在中国古代,国是放大的家的形式,家国同构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因此说,在古代,人伦的基础和起点是以血缘结成的家或家族,而儒家的亲亲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也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形成的。依据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国文化从古至今是一种关系本位的文化,由此决定了人伦关系建设是社会秩序建设乃至中国文化复兴的基础[3]。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与外界的关系中,主要有三种关系方式,一是血缘关系,二是地缘关系,三是职缘关系。而人伦主要是指由血缘关系形成的熟人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有着远近不同的血缘群己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由这种血缘关系链接出的群己关系,道德人伦关系通过表现出来,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形式逐渐过渡为地缘关系和职缘关系,血缘关系逐渐被边缘化,人伦也被淡化,这一道德基石的淡化,成为当今道德失落的焦虑。我们从费老的话语里不难看出,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伦自觉是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建立起来的,所谓的道德自觉实际上只是对熟人而言。我们对陌生人天然的具有排斥的心理,在一个陌生的社会里,人会对陌生人有多少道德自觉,也就是说,道德的滑坡与熟人社会关系遭到解构有很大的关联。
就其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从那时起的几十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马克思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传统社会中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社会分工不发达,因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依附主要表现为熟人之间的依附。近代以来,理性的启蒙和科技的进步,人对物的依附取代了对人的依附,人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成为物的奴役对象,科技成为特殊的工具使人的本性屈服于它所创造的物质形式之下。正如马尔库塞批评的那样,人在物质增长中丧失了自我,虽然说科学技术的非理性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同时难以舍弃物质富裕所带来的无限欲望,在物质与道德的权衡上,追求物质满足所带来的价值观念进一步覆着人们传统的主体价值观。马克思说,“只有消除拜物教的客观物质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价值信念。”这种强大的拜物观强烈地冲击着当下人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自觉的形成更是难上加难。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受到严峻挑战,面对这样一种格局和社会风气,人伦重建还可能吗?怎样才能在当下形成人伦自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为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当前的社会问题中,普遍反映出道德的下滑和人伦的淡化,这就需要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重新建立道德基石,由于时代不可逆性,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的传统时代,恪守传统时代道德准则和道德标准。但面对社会问题,与传统时代具有的相似性,可以对人伦中的传统美德进行相应的创新和转化。因此说,对人伦的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国度,人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公意,因而人类的道德文明、价值文明呈现出一定的历史性,民族性。人伦在当下以失去家族宗法与等级这样一个平台,取而代之的是“民主与公平”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人无贵贱之分,更无等级之别,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依靠理性而达成自觉,实然与应然之间的悖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永远是理性难以解决的,儒家人伦是人类血缘中特有的一种自然等级。人何以为人,是人从动物兽性中走出,具有了人性,人伦是人性最基础的表达。人性是一个民族道德体系的根本,只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才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人伦是一个家庭有序的基石,也是社会能得以稳定的根本所在,能够在社会层面上维系一个民族的道德体系和价值判断,形成这个民族的道德自觉,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首先,当下对于人伦的创新要注重人伦的秩序性,而淡化人伦等级性。从等级性来讲,人的生命体具有独立性,任何人不能占有和控制他人的生命,作为独立意识存在的生命体,在存在的意义上来说,都是平等的,包括父母无权占有和控制子女的生命体。从秩序性来讲,人伦的价值依据来自于仁爱,一种自然而然的天性之爱。孔子说“亲亲,仁也。”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首先是从血缘关系开始的。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的仁爱思想里有一种差序格局,仁者爱人,首先是从自己的亲人开始,孔子认为,亲亲是人之所以为人,推己及人的逻辑起点,也是建立大爱的起点,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人伦的核心价值观念,一般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首先是亲人关系,也首先是爱自已的父母,这种血缘之爱是普世的,这种爱是创造秩序和维持秩序的基础。
孟子在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的基础上,再次将仁爱的逻辑起点扩展为普便化的恻隐之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情心,他主张性善论,其根据在于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四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是道德的内在根据。在这里,孟子超越了血缘亲情来论证道德自觉的根基和动力。孟子对爱的推广,使孔子的仁爱落实到血缘之外,使人们在地缘关系和职缘关系上学会了爱人,和自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爱在爱己和爱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是指建立在爱有差等基础上的,爱以亲情之爱为起点,进一步上升到对他人,对万物和整个世界的爱,也体现了中国人是从亲情出发开始学会理解人并担负起做人的责任,仁这种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爱的另一重要特点在于,它建立在对他人真实,深切的情感的基础上,因而也应当是自然的爱,通过它同样让一个人的人格获得尊严,灵魂获得升华,生命获得价值,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也引导了人的意义世界,使人与社会之间达成了一种和谐状态。
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来讲,何以要传承。一方面,因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现代价值意识并不是很快就能建构起来的,这并不是因为其建构确立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文化过程,而且因为传统文化模式仍然还起作用,它不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其文化长期积累及功能过程形成的,它不仅有历史个性也有价值定向和模式化倾向。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它就对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有很强的规定性,即使现代人也往往难以完全摆脱传统文化模式的影响[4]。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既要淘汰一些与现时代不适应的旧文化旧特质,也要吸收、融合、整合一些能与现代化适应的新文化、新特质。这二者不是简单的杂烩拼凑,而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结构在新的文化积累中实现突变和飞跃。这种突变和飞跃离不开原有民族文化积累,离不开这种积累所形成的遗传趋势,必然在整个遗传突变中保持着原来的某些个性,保持着它的自我选择、自我组织的能力。如果要完全打破它的价值体系,就会使之失去自我组织能力,使国家民族的文化遭到巨大的破坏,而其现代化的价值建构也将必然失败[5]。
人伦代表着几千年以来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唯系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根脉。从个人层面讲,仁义礼智信和忠孝,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基础,中国之所以称为礼义之邦,就是因为中华道德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主要的内容,而人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外在规范和内在修养的必由之路。孟子说,“仁之安宅,义之路也”这句话是说要成为一个仁者,首先要走在正义的道路上,走在正义的路上才能回到仁爱之所,孟子表达了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成己之要,外王是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正义角度讲,罗尔斯的公平的正义只是一种理想,是有其成立的前提与条件的,而现实中公平的正义是相对的,总有部分人必须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帮助,中华民族的和谐思想正好补充和升华了罗尔斯公平的正义思想。从实践层面讲,仁爱与忠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价值观,讲仁爱就不会有小月月事件,讲“忠”就不会有贪污腐败。宋明理学家常常说“尽己之谓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忠”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给自己一个交待,也就是他用自己的人格向另一个人,乃至向国家甚至天下人作出了一项神圣的承诺,即自己将尽最大努力来完成它,这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正是在这种“忠”的精神中才能树立一个人的人格尊严,中华民族过去几千年历经无数艰辛一路走来,它的每一步前进,它的每一项成就,它所熬过的每一道难关,都有这种“忠”的精神在其中[5]。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无数中华儿女凭着对自已民族的忠诚,抛头卢,洒热血,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社会主义。同时,之所以说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因为这些价值都是以人际关系为导向,主要功能在于维护一种合情合理的人与人关系,因而它们不像自由主义价值那样以个体的需要为导向,五常和忠孝鲜明地体现了关系本位的中国文化自我整合即尽伦的需要,也体现了中国人从亲情出发,从齐家做起理顺一切人际关系,特别是社会关系的文化逻辑。
其实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不是人们不清楚、不明白,是我们自己被各种思想的误区所误导,才对这些价值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也正是这个原因。[5]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被扭曲了,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重建人伦,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里有人伦,只不过是被乱象所遮蔽,拨开迷雾,反朴归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九州出版社,2011.
[2]陈晓龙.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4]方朝晖.人伦重建是中国文化复兴必由之路[J].文史哲期,2013(3).
B82-092
A
1007-9106(2017)10-0065-04
*本文为甘肃省社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中国传统亲子伦理及现代转换”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YB167)。
刘银军(1977—),男,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朱良钰(1975—),男,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