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洪波 金梦兰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统文化因素解析
曲洪波 金梦兰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思想是其理论渊源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和睦相处”的文明观、“辩证统一”的义利观、“兼容并蓄”的平等观、“包容互惠”的交往观、“天人协调”的生态观等多方面内容,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是简单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还有建立在时代性、全球化背景下对传统文化有关思想的创新与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文化;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了这一思想,在国内外备受关注。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改革者,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平正义、共建互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一种价值哲学,也是一种外交战略。当今世界处于政治、经济格局的剧烈演变过程中,各类冲突和矛盾不断,其中各国国际战略及其背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是矛盾产生的重要根源。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持有这样的观点:“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面对世界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各类现实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有助于构建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并为应对“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权力观、人类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治理观长期认识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中,它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明中的有关共同体思想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关于“共同体”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共同体”界定为达到某种共同善的关系组合,“所有的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共同的善而建立的”。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发展,关于社会群体关系的研究成为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西方思想家霍布斯、卢梭等人都有关于“人类共同体”的论述,其中“社会契约论”是“共同体思想”中较有代表的观点。而在哲学理论上将“共同体思想”提高到新高度的是黑格尔,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共同体理解为物质交往关系的综合,并阐述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辩证关系。这一思想对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国家鉴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日益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组成经济政治共同体的重要性,这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由欧共体发展而来的欧盟成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对当今世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产生于西方文明基础之上,又超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理论。它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和动态变化的系统来把握。例如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而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2]社会共同体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是人与社会统一的产物。马克思将自由人联合体作为人类社会“真正的共同体”,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不再是作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置于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控制之下。在这一关系下,不再有尖锐的阶级对立,成员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将社会关系引入到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平等相待”“公道正义”“包容互惠”“和而不同”“崇尚自然”等观点,都构成了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思想渊源。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要用中国的语言,要借助中国的文化资源,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才能使得党中央新的战略思想得到更好的阐释,并为群众所接受。同时,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阐述,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共生,主张不同个体“和而不同”的相处方式。早在西周时期,思想家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强调不同事物之间互济调和,才能实现和睦共处、繁荣发展。同时尊重彼此的差异性,反对追求统一划齐。例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就是提倡在交往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宏观上的和谐友善关系,但在具体事务上并不追求相互苟同。古代的“和”文化除了强调“和而不同”的相处关系以外,还有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矛盾的含义。例如,《周易》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中国古代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易经》中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乾卦·彖辞》)其中强调根据自然变化,合理地处理事物之间的差距和分歧,调和冲突和矛盾,进而确保“太和”的境界,实现国泰民安。这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强调不同文明间的和睦共处。中国古代的“协和万邦”思想,使得中国古代王朝把对外关系基本定位在维护自身安全和独立,而没有产生对外扩张的思想和行为,这与近代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殖民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陈独秀所评价的中西文明在对外关系上的差异“儒者不尚力争,何况于战。老氏之教,不尚贤,使民不争,以佳兵为不祥之器。故中土自西汉以来,穷兵黩武,国之大戒……若西洋诸民族,好战健斗,根诸天性,成为风俗。自古宗教之战、政治之战、商业之战,欧罗巴之全部文明史无一字非鲜血所书”。[3]中国自秦汉以来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境内民族关系和周边国家关系的时候,有友好往来,也有过兵戎相见,但总体来说以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和和平共处为主。这种“和睦相处”的文明观,与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有关,但也与中国多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发展所形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与政策相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这一古代文明观的延续和发展。
“义利关系”讲的是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重要命题。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先义后利”的价值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为浮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重要观点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当然,儒家所言“轻利”, 并非不重视利,而是反对“见利忘义”“因利害义”“保利弃义”。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对中国人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从道德标准上提出了超乎于物质利益之上的更高要求,从价值取向上提出了利益的获取要以符合正义为前提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义当先”,体现在各国的不同利益需求和利益分歧要以遵守合理的国际准则为前提,不能离开国际准则这个“义”,这个准则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内容的国际关系准则。同时,“义”和“利”又是统一的,只有坚持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地维护不同国家的利益,形成共同利益观。进而在充分认识各国“合作共赢”局面的基础上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坚持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一个基础,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这一义利观,不是从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的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优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4]其中所说的“道义优先”,就是对中国古代义利观的优秀思想因素的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中方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互助。”[5]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国与国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的重要保障。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乏对平等的追求。例如,在著名的《礼记·礼运》篇中对天下为公的人类大同社会作了更为形象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墨家思想中平等是天道的体现,兼爱天下是无差异社会要求。“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墨子·法仪》)中国古代的这些平等思想,体现出对不同群体、不同思想的兼容并蓄。这些平等思想,在近代思想文化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为近代民主革命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提供了传统文化基因。在当代社会,它也是我国构建“平等相待”新型国际关系和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的价值基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立平等相待、休戚与共的伙伴关系。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才能为国际社会营造出一个在此基础之上的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国际社会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进而在国与国交往中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要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当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是当代国与国交往所追求的目标。中华传统文化的交往思想中,注重构建一个包容互惠的交往理念。例如,儒家的“忠恕”原则,就是要人们在交往中本着“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的原则,这是包容互惠的生动描绘。在交往中,儒家认为注重诚信是一种处事规则,讲诚信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保证。孔子提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信守诺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以“亲、诚、惠、容”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就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容互惠”交往观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如何化解现实中的矛盾,促进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间国家的现实性问题解决,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难题。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享誉世界的辉煌文明。这里是充满多样性的区域,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演进,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础”。[6]“海纳百川”一词,最早出自于《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近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联自勉。“海纳百川”恰恰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在不同文化交往中秉持包容精神,进而实现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领域的不断互惠合作。中国主张与周边国家实现包容互惠、共同繁荣发展,其核心理念恰恰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容乃大”的交往观,这个交往观对于构建“东盟共同体”“东亚共同体”等地区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共同体的发展和拓展,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和典范。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不同,在科技水平上也存在差距,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政策和做法存在着分歧。要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离不开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有关“天人协调”的生态观是创新性思维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7]这其中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对于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性思维,体现出应对全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要有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合作共赢、互商互惠的共同体意识。而要处理好全球气候问题,人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精神,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永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观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荀子·天论》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名言,强调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对此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协调”,如《中庸》中所提出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面所提出的“参天地、赞化育”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天地同为万物之本,与天地合为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的思想之重要体现。传统文化中还有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天人协调的具体观点。如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里的观点,不仅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正确认识,还提出了在生活生产活动中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采用正确生产方式的具体做法。这一观点还指出了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古代理想的政治状态——“王道”政治。这是最早的把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及国家治理协调考虑的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简单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还有建立在时代性、全球化背景下对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创新与超越。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其“文明观”“义利观”“平等观”“交往观”等均带有自然经济背景下的传统特点。例如“文明观”不可避免的带有中华文明中心论的特点,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衰落的明清时期,以“天朝上国”老大自居的观念,恰恰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思想因素。“义利观”带有明显“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色彩,表现在与周边国家往来时重视“宣扬国威”而轻视经济往来和经济利益。“平等观”方面,虽然有包容多种文明的和谐理念,但中国传统社会本身的等级社会,讲求“亲亲尊尊”,其“平等”观念与近代“平等”观念有着本质区别,进而使得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成为显著特征,“平等理念”只在人们追求理想社会的幻想之中,就犹如历次农民起义所追求的“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等,而在现实中缺乏实施的客观环境。政治和文化上体现为专制主义盛行并长期存在,民主意识缺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世界处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环境下的新时期提出,是一种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重要战略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例如,“义利观”要求以合作共赢为原则基础,而非大国对小国、富国对弱国的单方面施舍;“平等观”以建立国际民主的政治新秩序为基础,而不是停留在对“平等”的空想追求中。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所不具备的。
其次,传统文化总体来说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当中产生的,其核心是儒家思想。在汉唐盛世之时,儒学还能够积极吸纳诸子百家和佛教、道教的思想,不断融会贯通,使得中华文化上呈开放的态势。然而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导致了文化上的衰落,使得中华文化和思想界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文明的可能,作为主体思想的儒学也失去了自身的调适能力,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吸收了传统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更多的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和理论精华,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发展与变化中的世界。同时,在形成过程中又吸收了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有益成分。这就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兼顾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获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这一理念寻求各国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不断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思想和心灵沟通,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认知认同。因此,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外来文化吸纳的差别,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对传统文化有关思想的超越。
再次,“今之天下”与“古之天下”已经有了本质性的不同。要用更现代、更宽广、更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古代文明所依托的价值理念在今天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必须进行现代化的转化,才能够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例如,在看待世界的问题上,中国古代由于长期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相对高度发达状态,形成了一种优势心态背景下的“夷夏观”,即“中国文化中心论”,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两代,更是形成了所谓“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这种心态与明清以来到近代中国的整体落后、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时候,采取的是所谓“羁縻”政策,“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这种政策的产生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也具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与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行为有着本质区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在当代国际关系准则之上,提倡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平等相待,是对传统文化有关交往思想的历史性超越。时代在不断前进,思想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8]国际社会要摒弃过时的战略思维,就需要不断开拓视野,用新思想、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这也给我们通过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国家交往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动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9]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引起了广泛共鸣。不忘历史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善于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挖掘和创造性转化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当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开辟未来、善于创新”的生动体现。作为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它是中国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蓝图设计,也是中国开展和平自主外交,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
[1]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全文)[EB/OL].(2015-09-2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03645.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3]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青年杂志.1915(01).
[4]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EB/OL].(2013-10-03).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03/c_117591652.htm.
[5]习近平会见一些太平洋岛国领导人[EB/OL].(2014-11-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22/c1024-26074040.html.
[6]习近平: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体现亲、诚、惠、容理念[EB/OL].(2015-09-29).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8/10/c_1116200194.htm.
[7]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5-12-01).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2/01/c_1117309642.htm.
[8]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全文)[EB/OL].(2013-03-2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324/c1024-20892661.html.
[9]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讲话[EB/OL].(2014-09-2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324/c1024-20892661.html.
曲洪波,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金梦兰,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本文为 2016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因素解析”(L16WTB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