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友
提 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流向,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特别是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本文主要针对诗歌的语言特点,讲述诗歌教学的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 诗歌 课堂教学 咀嚼 语言美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锤炼的个性化的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教学上除了重视诗歌语言通常意义上所言的新鲜、活泼、生动的特点以外,还应充分重视诗歌语言自身独有的几个特点。
一、把握“文必推敲”的高度凝练
诗歌语言极富有表现力,这也正是我国古典诗歌最可宝贵的特色。所谓“一字千金”“一语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吟安一个字,拈断数颈须”等等,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像人所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如此。正因为诗歌语言具有凝练性,有较强的表现力,所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就要十分重视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语言逐字、逐句仔细咀嚼,通过咀嚼,嚼出诗味,嚼出诗意,通过品味这语言的丰厚意蕴,进而达到对诗歌的深刻把握。
如:在教学《沁园春 长沙》时,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性,就可通过朗读——品读——诵读来体会。“遍、尽、透、争、击、翔”,“恰、正、方、指点、激扬、粪土”等词语更是我们品读的关键。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历来写秋,都充满萧杀之气,“悲哉,秋之为气也”就是如此。但作者写秋景却选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江水、争流的百舸、搏击长空的雄鹰、浅底自在的游鱼,描写其蓬勃的生机,“万类霜天竞自由”。此情此景怎不唤起作者主宰大地的豪情。作者追忆“同学少年”的情景,着重写了“书生”的豪情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更将诗人一腔凌云心事泄露出来。“独立寒秋”,诗人心情凝重,面对生机勃勃的万类,诱发出大地沉浮的关心,而对意气风发的“同学少年”的追忆,又表达出改造旧中国的革命壮志。真可谓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气势恢宏的佳作。而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中。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无疑有助于对诗歌意蕴的深刻把握。
二、体验“文以载情”的抒情美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文心雕龙 情采》篇明确指出:“昔诗人什篇,为情造文。”这是诗歌的根本特点。诗歌的其他特点如想象、凝练、音乐等,都是由此派生的。我国古代讲“诗言志”,“言志”其实就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意思。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也强调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体现。可见,在诗歌中,抒情理所当然应成为最根本的特点之一。由于诗歌具有抒情性,因而要求鉴赏者在诗歌鉴赏活动中,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即要进行“再创造”。“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在诗歌鉴赏活动中,鉴赏者只有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想象,对诗歌作品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将自己的思想融进作品所蕴含的作者情思中,进而获得对诗歌意蕴的深刻理解和審美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进入意境,并沉浸其中,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一致,从而引发“共鸣”,实现对诗歌意蕴的准确把握。如:从《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一个“直”、一个“圆”,写出的景色是何等的壮观,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对这雄浑壮丽的边塞风光的赞美之情。《春望》中,我们更是可透过诗歌的语言,看到一个触景伤怀,忧国思亲的诗人形象。
三、品味“若隐若现”的含蓄美
诗歌语言的表达往往是非直指式的,其语义通常通过语符,以诸如象征、比喻、双关、通感、隐语、反语、用典等迂回委婉的方式表现,由此产生了诗歌语言的含蓄、丰富、朦胧、多义等特性。
象征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一诗,采用了整体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当这只大船凯旋时,船长却牺牲了。诗人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而《致橡树》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可见,象征手法运用得恰当,可以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得以形象生动的表达。
而用典得体,可以使诗中具体的形象负载丰富凝重的文化内涵,使表达更加深刻鲜明。《诗经·唐风》《古诗十九首》《木兰诗》等以及姜夔的词,等等,每一个典故就是一个结,结结相扣,形成一条永久的情感索链。
比喻也是使诗歌语言含蓄、丰富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使诗歌更富有文学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一诗就用了许多贴切恰当的比喻,如:“就是青春的欢乐,也已经像梦、像朝霞一样地消亡”“自由之火”“幸福的生辰”等。正是这些形象的比喻,整首诗才显得如此隽永而耐人寻味。
四、享受“诗画一统”的绘画美
我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绘画美的传统。北宋晁补之在《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诗中说:“画写物外形,要形物不改。诗传画外意,贵在画中态。”前人说杜甫“使笔如画”,我们也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说诗人语言的绘画美,使形象达到如画一般鲜明生动的美学境界。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描写的就是一幅丽而不艳、疏而不空的写意山水画:青山倒影模糊可见,片片花瓣随风飘落水中,鱼儿在嬉戏;天下着毛毛细雨,白鹭在飞翔;湖中小船上,一个头戴竹笠,身穿蓑衣的老渔翁在悠然垂钓。画中情景相生,十分耐人寻味,令人陶醉。又如马志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仅仅六个名词就构成了一幅意境深邃的画面,不知引起过多少游子的共鸣。
当然,诗歌语言的特点还有许多,诸如简洁、用韵等,但我想: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上的几点,也就算抓住了“纲”了吧。
参考文献:
[1] 汉糖 、于明 . 胡适 、王国维等解读宋词[M] . 沈阳 :辽海出版社 ,2002年6月.
[2] 吴晟 . 中国意象诗探索[M] .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3] 李家秀. 唐宋诗鉴赏辞典[M] .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4] 杨海明 . 唐宋词舆人生[M] .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5月.
[5] 龙协涛 . 文学阅读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