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
本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感恩教育内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为高中中历史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感恩教育;历史教学;渗透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国的感恩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美德,也有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良训。综观历史的长河,感恩思想贯穿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始终。
感恩教育也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仍处于社会转型期,感恩情感的欠缺已成为学生的共性问题,也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实现新课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1 在历史课堂教学要渗透哪些感恩教育呢?
1.1 感恩祖国
感恩祖国是爱国主义教育一项永恒的教育主题。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祖国的命运、未来和个人的命运、未来密切相关,这是中华几千年历史昭示的一个深刻道理,尤其是中国近代史更是我国屈辱的百年史,涌现出爱国、感恩祖国的榜样数不胜数。通过这段史实的学习要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中国人民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的斗争,才能洗刷了近代以来国家和民族的耻辱,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才能有个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机会。通过众多的历史事实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感谢中国共产党的热情、激发学生感恩祖国、报效祖国之心。
1.2 感恩社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社会传统的国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仁爱”思想。“仁”者,爱人也;孟子更深刻地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代中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涵义。中学生只有学会感恩社会,才会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才会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
1.3 感恩父母
早在3000多年前先人们就留下这样动人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中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懂得如何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有责任心的人。
1.4 感恩师长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学生的成长,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感恩师长,理所当然。《吕氏春秋.劝学》有云:“事师之犹事父也”。 《荀子》 写道“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1937年,毛泽东特意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写贺信祝寿,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他还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
2 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2.1 利用网络资源为感恩教育创造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将互联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历史学习中,让网络成为学生历史学习、教师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例如,笔者曾经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罗到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奖牌榜和曾经参加过三届奥运会、最后终于夺得金牌的运动员熊倪感人事迹等资料,通过介绍使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体育健儿们为感恩祖国而拼搏奋斗的精神。笔者还利用网络搜集到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侯德榜等科学家感恩祖国、报效国家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受到深刻的感恩教育,课堂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2.2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在历史学习中潜移默化接受感恩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感恩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故事感恩专题演讲比赛,把班级分组,学生分工协作,搜集并精选出不同时期感染力强的感恩故事,让各组参加演讲比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搜集和甄别资料的能力,又使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演讲比赛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又如,在活动与探究课中,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编排演出,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宽容,感谢他人的劳动与付出。再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人物名言记诵比赛,记诵历史人物感恩祖国的名言,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的好方法。
2.3 布置历史感恩教育作业 把感恩教育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假期是学生离开学校与家长相处时间较长的一段时期,也是感恩教育、回报家长的最好时机。作为历史教师,在寒暑假前可布置一道作业:与父母交流,了解自己的成长史或家长的创业史,回校后做家史汇报。当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讲到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为给自己治病而抱着自己奔走各家医院之间时;当学生讲到父母亲为改善家里状况做生意一次次遭受挫折、不辞劳苦、不懈努力的时候,台上的同学已经哽咽,而台下的同学们也已泪眼盈盈了。这是感恩的眼泪,这是知恩图报的眼泪。笔者及时地加以引导:“对父母我们要心存感恩,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报答自己的父母呢?”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好好学习,让父母放心!”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与长期忙碌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沟通,又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了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让学生心中时常装有家长的爱、父母的情。知道感恩,他们学习的动力会更足!
心理学家认为: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改变态度,态度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历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是学生,让正在成长的学生学习历史上的道德模范和各类感恩典型,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就完全可以使学生改变人生态度、改变行为习惯。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知恩、报恩,增强感恩意识,长做感恩之事,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世,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4).
[2]戴智明,戴利民.关于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3][美]A·马洛斯(徐金声译).让我们恢复感激意识[J].北京成人教育,1999(01).
作者单位
合肥商贸科技学校 安徽省庐江县 2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