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好好�オ�
经典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名著可以丰富人的内涵,获得人性的滋养。对于中学生来说,名著阅读可以为写作奠定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名著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互动性联系。
一、阅读与写作互动性现状
1. 阅读范围明显不够
当前的高中教育虽然有减轻学生负担等口号,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都针对考试布置了相应的巩固性学习措施。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外也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作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缺少稳定的阅读时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扩散的速度日趋加快,学生随身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可以随时浏览信息和各种书籍,也挤占了为数不多的业余时间,导致课外阅读名存实亡,尤其是古典名著的阅读范围和阅读累积量明显不够。
2.缺少阅读技巧和深度
在以往的名著阅读中,教师大多要求学生遵循“泛读—精度—细读”的名著阅读规律进行学习和记忆。但是根据笔者自身的学习经验和与学生交流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基本没有学生能坚持以“三段式”的阅读方式去阅读古典名著,总结和记录读书笔记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大多是浮光掠影式的泛读,一晃而过,对名著中蕴含的写作技巧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缺少阅读深度的名著阅读方式不仅不能够为作文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文学素养累积,更是难以与当前的语文学习形成互动性联系。
3.缺少互动性桥梁
在高中语文学习和高考的压力下,学生的阅读时间已经不能与小学和初中相比。阅读的目的不仅是扩展眼界和积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名著来提高语文学习的实际成绩。但是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和课下阅读都缺少阅读与写作的互动性桥梁,两者之间甚少有联系。学生对写作的素材累积大多来源于教师布置的名句背诵任务,而不是业余时间阅读的典故和名句,因此难以对名著中的经典语段信手拈来。
二、名著阅读与写作互动策略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学习中,写作和阅读的重要性不容赘述,考试中所占分值的比例也不用多说。提高名著阅读与写作的互动性联系成为在有限的名著阅读中实现阅读目的的重要方法,笔者对此提出了几点浅见,略陈如下。
1.重视名著阅读与写作互动性的联系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写作在本质上是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悬疑设置和释放过程,是对当下自我状态的阅读理解。因此,高中语文的写作其实是对名著阅读的一种回放。阅读的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到写作的过程中来。可见名著阅读是写作的学习过程,写作则是名著阅读的成果展示。须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阅读与写作之间暗含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写作与阅读的时空联系被人为地割裂,也就是说,学生将名著阅读当作学习任务去完成,缺少了閱读中的自我主动性,将阅读与写作当作是两个空间的事物,立体感和层次感不断上升,两者之间的互动性联系越来越少,这就使得名著阅读难以发挥其文学素养累积的推动作用,使得名著的阅读和学习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语文学习本末倒置,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基础与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累积。
法国作家、思想家罗兰·巴特曾经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互动性关系进行过深刻的总结与分析。他谈到,阅读和写作在相互激活的运动中,或许是全体创造力,甚至全体生殖力。我在被养育的幼年,为我所爱者做了什么呢?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相当于婚姻式的关系——创造和生殖的结合,虽然已做过无数次,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赋予它人类学意义。生育和创作,严格说来不是对死亡的胜利,而是一种辩证关系:个性和种属的辩证关系。即我写作,我 “结束”(作品),以及我死时,由于由此作为,某种东西在延续着。人类文学因此而存活,压在文学上的灭亡和消失的威胁,相当于对人类的一种湮灭,一种精神的种族的湮灭。重视名著阅读与写作,代表着对古典文明的尊重,同样也有助于对自我认知的升华。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崇尚“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曾热衷于赞誉某些人“文如其人”,这都是我们提高对名著阅读与写作联系的重视程度的内在动力。
2.完善名著阅读中的累积要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他的本意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提升对诗词赏析的格调和层次。站在生命之上来完成对文学的赏析。也许我们在名著阅读中还不曾有此功力,也许我们在写作与创作中还不能完美地融合,但是这并不妨碍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提高对名著中良好素材的吸引和学习,增加对阅读中要点的累积。
说到当前的语文写作,高中阶段的初级层次是完成每次考试中的作文任务。因此需要我们平时不断积累作文考试所考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在名著阅读中注意对阅读内容的筛选和收集。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是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以及诗词作品。虽然做不到通篇背诵、过目不忘,但是完成对其中部分名句的背诵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山。语文名著阅读的至高层次是创作。在当前的高中语文学习环境中,能做到汲取古典名著精华,养蕴自我文化修养的学生少之又少。我国古典名著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学辞藻和历史典故,都是提升自我文学素养,提升写作能力的养料。因此,根植于我国古典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不断学习和吸收有益的文学知识,就能够找到写作创作的灵感,做到文思泉涌。
3.合理使用教学资源,传承传统阅读精髓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私塾式教学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启蒙和基础教育功能。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填鸭语文教学方法有着难以谈尽的令人病垢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私塾教育方式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打牢人的文学基础,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些震古烁今的文学巨匠。所以,在今天的名著阅读学习中,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进行适当的借鉴。
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是名著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原则。对于文字敏感性较强、文学转化能力较快的学生而言,通过借鉴古代私塾式学习方式,不仅可以短时间内累积大量的文学典籍,还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深厚的文字功底,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当前高中学校大多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图书馆、档案室等。这些资源一直难以被充分利用起来,这是当前名著阅读学习的一条“捷径”,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高的知识价值。
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的聚集地,写作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传播方式。因此,在高中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认知上,我们需要摆脱社会无意识带来的藩篱和限制,让文学的真正内涵浮现在阅读与写作的水面上,最终提高自我认知,带动学习成绩的不断进步,实现个人气质的升华。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