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慧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也缺少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不相匹配。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反馈评价机制等,全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
关键词 战略管理;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2-0052-03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焦点问题之一。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战略管理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中,通过对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分析,让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诉求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服务、管理、建设等领域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但总体来看,受学龄人口持续减少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出现生源减少、经费不足等问题,生存的压力也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使毕业生适应以后企业、社会的各种需要,高职院校应把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培育放在首位,主动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本文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选取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0份,问卷有效率88.6%。对310份问卷进行分析,其中男性60名,占19.4%,女性250名,占81.6%;大一新生89人,占28.7%,大二学生150人,占48.4%,大三学生71人,占22.9%。调查发现,有14%的在校学生打算毕业后创业,在这些学生中,有26%的学生是一直以来有明确的创业打算,有68%的学生本身有创业的考虑,但不知从何下手。可见,高职院校必须尽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高职生的创业基本素养为基础,适应学生不断发展的个体需求,结合专业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有28%的学生未修读过任何创新创业课程,修过三门及以上创新创业课程的人数仅占6%。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內在愿望和想法。调查中,有60%的学生在毕业时会选择找工作,24%会选择深造,仅有14%的在校学生打算在毕业后创业,而有成熟创业想法的仅占2.6%。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投入程度较低,当前主要通过减免政策、对高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等,大学生获取创业资金的手段少。各高职院校资金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创业资源及创业实践平台[1]。调查了解到,有77.4%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从未参与过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整体上仅有6.1%的学生正在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保障力度不足
当前,各地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很多政策出发点和目的都是解决就业难题,这些政策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周密性,难以与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目标、创业效果等相应对,无法有效、真实、客观地指导学生创业。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创业中最大的障碍是自身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有32%的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无创业方向是主要障碍,其他则是对创业政策不熟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适合的社会环境及政策支持是创业的必备条件,而认为是学校或社会提供培训和服务的仅占6%。绝大部分想创业的毕业生对各地政府的创业政策处于模糊了解的状态,部分还不怎么清楚政府的鼓励支持政策。有近44%的创业学生不清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仅有4%的学生对各项政策都了解。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不合理
调查发现,认为就业指导教师能提供一部分帮助的学生占56%,认为其不能提供帮助的占22%。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任务重、起步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稀缺,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不稳定。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丰富、综合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效、现实的实践指导。目前,高职院校校内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实战经验尚浅,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过程,对企业营运不了解。在开展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时,很容易只关注理论,没有能力对创业的要点进行讲解[2]。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没有涉及更多领域,没有结合学生的特长,针对性较弱。许多创业项目只是将别人的成功项目拷贝过来,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适应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或者管理类营销类课程中添加创新创业课程,或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为业余教育活动,如课外活动、限选课、论坛、比赛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边缘化,或包含企业管理学科或经济管理学科,暂时还不能形成明确的专业定位,难以融进学科教育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单一,课程设置分散,内容缺少科学性、针对性,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很多高职院校由于不够重视和自身条件不足,难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往往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效果较差。调查发现,对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总体评价,57.4%的学生表示满意,38.1%的学生表示一般。有81.6%的人认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成功意义重大,但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创业中更多的是寻求家庭朋友(38.7%)、社会组织(21.6%)及政府(27.4%)的帮助,想通过学校获得帮助的仅占12.3%,对学生吸引力较小。
三、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系统性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使组织明确战略目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和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反馈、评估,实现控制的动态过程。通常整个的战略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部分: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控制与评价战略。将战略管理理论运用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来做出科学界定。根据上文的调研,可以将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总结为:高职院校管理者为了使学校适应市场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性分析,制定学校的战略管理目标,挑选最优战略管理方案,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评估、控制的动态过程。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结合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构建基于战略管理实践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最终使高职院校获得可持续发展优势,使学生树立起自信、乐观、积极的创新创业思想,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一)树立战略性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脱颖而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转变观念,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才有实施的可能。因此应从转变教育理念着手,从单纯的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既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还能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二)优化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要强化政府的支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增加经费投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通过依托创意产业园等平台,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要增加创业服务,对大学生的创业问题进行解答,降低其創业风险。除了政府支持,社会支持也同样重要,各类企业要加强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如提供资金支持、实践指导、合作孵化等。
(三)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
首先,从组织机构的调整开始,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成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同时建立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类知识和成功经验。其次,建设多元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应积极关注创业实践及理论基础,及时总结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不断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中。通过对专业教师的专项培训,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以及授课技巧。调查显示,学生希望学校能邀请成功创业者(42.3%)、企业管理者(25.5%)及优秀成功校友(20.6%)来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侧重在创业案例介绍(27%)、就业形势分析(27%)及创业相关政策(27%)这三大块。第三,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仅要在专业教学中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强调将实践和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多学科的系统化建构。依据市场需求改进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原来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转向讨论式、开放式的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来选择课程。最后,加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创建实践实训基地和校内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办公设备和设施、资金以及创业咨询等支持。高职院校应统筹和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和实践资源,拓宽原来的实习范围[3]。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在寒暑假及课余安排学生更多地参与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并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四)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反馈评价机制
没有最终的反馈机制就很难判断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可靠、多元的评价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评估。首先,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整体特点,建立全校性的评价机制,与外部其他同类型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其他高校的优劣之处,从而进行提升或改进。其次,建立教师队伍的评价机制。针对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努力,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在资金或是晋升方面给予教师激励,提高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最后,还要建立学生反馈机制,不仅对于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在校情况做出评价,还需要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创新创业实践情况,建立创新创业长远反馈机制。当然,所有的评价数据都应是真实可靠的,并且及时反馈,以便各方及时有效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张玉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00-102.
[2]李发林.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12):184-185,178.
[3]黄本笑,黄芮.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4(1):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