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华
摘要:当今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教育部 2012 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评价标准,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进行评估,目的在于检验其多大程度上满足课程标准中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评估;《牛津高中英语》
G633.41
在中国“英语热”的现象已经存在多年,这体现出中国人空前的开放意识以及想与世界交流的迫切心态,参与跨文化交流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文化间的理解与融合,跨文化交际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着。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 2012年新修改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培养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法和语言技能往往被人们所重视。然而,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往往不能顺利的和外国人进行交流,这样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意义。因此,跨文化知识和技巧的介绍和掌握对语言教学尤为重要。陈光磊(1992)、束定芳(1996)、胡文仲(1997,1999,2006)、高一虹(2002)、陈俊森(2006)等研究过外语教学跨文化及能力的培养;韩凤琳(2010)、刘小燕(2011)、姜楠(2012)从跨文化视角对外语教材建设进行了研究。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许多出版社重新修订了高中英语教材,目的在于更符合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其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跨文化意识成为了五大教学目标。一直以来,人们对教材中的语言知识以及教学策略有过许多的研究,然而,从跨文化意识这个层面对教材进行研究的则比较少。因此,本论文以拜拉姆建构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指导,结合 2012 年的新课标中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到模块五中的跨文化特征做出了详细的研究。旨在通过这项研究,能更好的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这系列教材,同时对教材建构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这项研究是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因此,对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的研究以及对高中英语教材的研究都极为重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研究,作者在此研究背景下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涵盖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哪些跨文化特征?教材还有哪些不足之处?(2)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多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研究以 2012 年新修订的高中英語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文本分析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到五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该教材涵盖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哪些跨文化特征。同时,为进一步考察教材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来自长沙市周南中学的 2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设计以拜拉姆(1997)所建构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指导,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四大维度: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技能以及跨文化知识。结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分别从这四个维度设计了共 40 个问题,每个维度 10 个问题。最后设置了两个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对《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意见和主观感受。
根据对新课标的研究发现,高二年级应完成《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到模块五的学习,跨文化意识应该达到七级水平。七级目标包括:(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总的来说,这些跨文化特征可以分为五大类:跨文化知识、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语用转移以及非语言交际。作者通过总结对比得出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到模块五包涵的跨文化特征以及不足之处。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1.《牛津高中英语》的跨文化特征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涵盖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跨文化特征,如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中西方生活习惯差异等。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包括大量的俗语、文学家、科学家、地理历史知识等。但是,教材包含的英语谚语和典故较少,教材中关于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介绍都不够。同时,英语国家中主要的大众传媒、宗教传统等方面的介绍几乎没有。但是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与文化相关的主题展开介绍,体现出了许多价值观念、中西方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差异。如模块一第一单元就介绍了中西方学校的差异,模块五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介绍了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和自然,模块三第二单元介绍了语言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第三单元带领学生回顾了历史。
2.《牛津高中英语》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教材在对学生跨文化态度和跨文化知识培养方面有显著作用,但是在跨文化技能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还有欠缺。例如,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学生在学习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后,仍对其中所涉及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不够了解,这说明教材中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不够详细。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对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不够系统和完善,在词汇和练习部分的材料中很少涉及到跨文化知识的内容。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教材中关于思维模式的输出不够明显,有许多的对话和阅读材料中跨文化特征不够明显,学生往往不能从这些材料中直观的获取跨文化特征的信息。另外,教材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介绍非常有限,比如肢体语言的介绍。总而言之,《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基本上涵盖了 2012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要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有助于帮助学生和老师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本系列教材,有助于探讨高中英语教材建设中如何体现跨文化特征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就高中英语教材建设中如何体现跨文化特征而言,我们认为教材可以适当的增加或减少一些跨文化知识。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作者发现许多跨文化知识都有所局限,如西方传统的节日,大众传媒,宗教传统,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的介绍相对较少。学生反映教材中的跨文化知识不够有趣,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的增加相关的跨文化内容。 就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言,许多学生反映不能够充分理解教材中所提及的中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差异等,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这些跨文化特征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表现不够突出,很难引起学生直观的感受。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应更多的考虑对这方面知识的突顯。另外,教材可以增加更多的显示跨文化特征的图片,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跨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陈俊森,樊葳葳,钟华.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 陈光磊.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20-31.
[2]高一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27-31.
[3]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中国外语,2006(6):4-8.
[6]韩凤琳.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调查分析[J].外语交流,2010(12):33-34.
[7]姜楠.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2.
[8]刘小燕. 2000-2010 年高中英语教材研究文献综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5):131-134.
[9]束定芳. 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