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宇
摘要:中间层的进步不仅可以为优等生带来危机,促进优等生努力发展;同时也可以为落后生做好表率,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关注“中间层”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本文以初中化学课堂为例,具体分析了合作教学法在激发中间层参与课堂当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合作教学;中间层;初中化学
G633.8
一、教师忽略“中间层”同学的原因分析
笔者经常从教师口中提到班级当中的“优秀生”和喜欢捣蛋的学生,但是很少有教師谈论班上的“中间层”学生。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每届学生中经常记住的都是以上两个阶层学生,中间层学生经常容易被教师忽视。
“中间层”是班级当中一个庞大的集体,无论是班级成绩的高,还是班级活动的开展,“中间层”的力量都不可被忽视,为什么教师容易忽略如此庞大的群体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中间层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课下活动都比不上优等生活跃、优秀,同时也不会像落后生那样经常犯错,因此教师经常忽略他们的存在;第二优等生对于班级来说贡献较大,对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通常比较重视这部分群体。差等生成绩的提高,同样也关系到班级的进步,更关系到班级上课秩序的稳定,因此很多教师十分重视差等生的转换工作。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中间层”在班级中的地位容易被忽视,也很少有教师会去关注这部分群体。
二、合作学习法在激活“中间层”活跃中的应用
(一)教师善于发现“中间层”的闪光点
自信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心中充满自信,才有学习的动力,才有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能性。因此在合作学习当中,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良好的合作氛围,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让班级当中的后进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与重视,逐步走出自卑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化学课堂当中,教师经常告诉他们“我能行”“我能够回答出问题”,并且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为他们合作中努力的状态鼓励表扬。
(二)建立小组带有“偏向性”,为中间层送温暖
1.同质小组的构建
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是对学生科学分组,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促进,使合作学习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小组的分配应当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但是结合实践经验来看,采用以上的分组方式,在每个小组当中往往会有个别拔尖出色的同学,这就导致讨论的活动经常是个别同学参加,能力较弱的同学全程保持沉默,甚至出现了走神的情况。尤其是在开展组内比赛活动的时候,优等生出色的表现往往会打击许多能力较弱的学生信心,使他们是去了化学学习的动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构建同质小组,按照学生化学成绩分配小组名单,这样处于“中间层”的同学会因为周边同学水平大致相同,而放松了心中的压力,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中间层”学生的潜能;有的时候分组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来区分,让志同道合的学生共同讨论。以上几种分组方式,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化学难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明确岗位成员职责
实践当中,如果不给组内成员分配明确的责任,将会导致很多优等生包办了所有的小组讨论活动,“中间层”的力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产生了厌烦心理,在日后的小组合作中也就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为每个成员都分配明确的职责,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可以分配不同的角色。在化学实验课程中,可以分配材料准备人员、实验操作人员、实验记录人员;在任务讨论的时候,可以分配主持讨论人员、意见记录人员、最终汇报人员等。一段时间后让学生交换角色,轮岗合作,让每个同学都体验整个合作的流程。
(三)巧设问题难度,让沉默层勇于发言
在设置问题环节中,如果问题设置的难度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相符,则会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或者经常答错问题导致化学学习的信心下降。如果问题设置的较为简单,则无法对优等生起到拔高的作用。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根据每组学生的层次不同,分层次地设置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思考答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推动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
比如在学习“原电池”课题的时候,教师希望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同学们了解原电池工作的原理,以及原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小组学生化学知识储备的不同,可以将问题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对基础层次的同学,希望他们通过阅读教材当中的内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途径;(2)对于中间层的同学:如果在实验当中用注入橙子、番茄等酸性水果,取代稀硫酸的功能,此时电流计中的指针是否会出现变化;(3)对于优等生层次:除了我们课堂中提高的原理以及应用途径,你还能想出原电池在哪些场合可以得到运用?每个层次学生思考的问题难易度都不同,这也为更多的中间层学生创造了思考的空间,以及表现的机会。
(四)合作实验法,让学生培养自信
传统的书本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开展自主性学习。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融入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来激发中间层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学习“火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原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实验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为小组成员明确职责,根据能力评估让不同的学生分别负责材料整理、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记录,让每个中间层的学生都明确在小组合作中的职责;其次在开展实验当中,教师应当耐心地指导,发现实验存在问题的环节要及时纠正。在每个小组当中都应当配备几个优等生,来带动实验的进程。通过合作实验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明白“火燃烧的条件”,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获得了自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间层”是班级中较为庞大的群体,激发“中间沉默层”的活力也并非是件难事。只要教师耐心的引导,以及适当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中间层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自身发展的危机感,从而积极投入到课堂当中。
参考文献:
[1]孙欣.浅析初中化学课堂分组合作教学[J].家教世界,2013,20:113.
[2]嵇学飞.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效性初探[J].化学教学,2013(01).
[3]张志武.浅谈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与合作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