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2017-04-10 04:55董家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是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从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挖掘思政课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渠道、优化教师资源等方面着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思政课教学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构建民办高校“5432”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研究(16B630005)。

G641

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功能

1.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重理论、重说教,脱离现实世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教学实效性不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在内容上融入学生当下关注的创新创业问题,增加了思政课教学的载体,拓宽了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2.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部分民办高校因受师资等条件的制约,仅面向少数创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辐射度和学生受益面较窄。民办高校思政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必修课的思政课教学,能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人数,对培养全体学生基本的创新创业素质方面,能够发挥其他课程发挥不了的作用。

3.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创新创业型人才既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等。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个体意识强,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但他们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较强,对良莠不齐的外来信息缺乏科学的分辨能力,抗受挫力较弱,协作意识和能力不高,容易出现德能冲突。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引领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人格,激发创新意识,提供创新创业动力,并能用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驾驭和监控创新创业能力,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独特的功能。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1.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

当今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当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达成共识,少数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教学也都处于不自觉和零散的状态。当前,思政课教师应克服创新创业教育“与己无关”的观念,根据社会发展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需要,及时增加富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创业内容,把思政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推动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

2.优化教学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广泛,内在地包含有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可尽量地挖掘思政课理论教学中的创新创业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之中。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将创新创业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唤醒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创新创业理想、信念和积极的创业心态、顽强的创业意志,为以后的创新创业提供内驱动力;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之中,引导学生诚实守信、依法创业,保障以后的创业活动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唯物辩证法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融入认识与实践专题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中,将创新创业融入对世情、国情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是时代的主题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责任意识。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帮助大学生分析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现状,宣传和解读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

思政课五门课程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要改变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的教学格局,要站在各门课程之上,高屋建瓴,整体规划,突出各门课程的优势、特点和避免内容重叠,提高教学实效性。

3.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认识、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要转变“以师为本”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如采用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和体验。另外,思政课教学也可以与其他课程协同合作,同构共建,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最大化。

4.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密切接触和了解社会,能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体现科学精神,获得内在思想方面的直接体验,实现对理论的认知、认同和最终内化为行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社会实践,可采用多种实践方法,如组织学生访谈企业家、创业者,感悟创新创业精神;调研企业,了解企业运行的规律;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科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的差距,并思考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差距的方法。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思索和自我教育,提高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5.加强平台建设,拓宽创新创业教育渠道

民办高校应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一是搭建校内的教育教学平台,如充分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阵地,大力宣扬和倡导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仅要把红色基地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也要将创业园、高新技术企业等作为思政课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对接,充分发挥企业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要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作用和朋辈相携的育人机制,运用微信、微博、校园网等平台宣传创新创业,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创新创业人格。同时,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6.加强师资建设,拓展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承载者。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创业知识。打造民办高校具备创新创业知识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和校际间的交流,提高思政课教师创新创业素质。二是要“拆除学科之间的墙”,吸纳创新创业教育突出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聘请校外具备较高理论素养的企业家、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进一步充实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金爱国.专业创业教育创新育人新模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杨蕊.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2(9)

[3]程贵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J].经济研究导刊.2014(26)

作者简介:

董家强(1969— ),男,河南羅山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