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2017-04-10 09:05梁国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审美观艺术修养

摘 要: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欣赏,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美术欣赏 艺术修养 审美观 素质教育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以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育全过程中。而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艺术作品时,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怎么样去把握好每节美术欣赏课呢?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美术欣赏实质上是一种对象化的审美活动,美术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获得审美的快感和精神愉悦。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常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感觉到……”和“我体验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顺利地参与讨论并养成自觉验证判断,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提高美术欣赏的效果。因为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二、方式灵活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分成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欣赏+评述在中间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它是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的一次综合,同时也为后面的综合+探索奠定基础。如何做好欣赏+评述,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吸引过来,这样才能感受作品的魅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美术欣赏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1.“课前积累”作铺垫

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这“课前积累”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预习,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课前做比较充分的准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去发掘欣赏内容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积累。这里包括知识、资料和问题三方面的积累。让学生做到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也会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

2.“课堂发挥”是关键

所谓“课堂发挥”即围绕书本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式、辩论式、问答式、讲述式、抢答式等与学生为主体的横向交流。因为有了充足的“课前准备”,“课堂发挥”就有望成为“有米之炊”。再以上述欣赏课为例,教师在多媒体展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几分钟;再分小组讨论,综合本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然后推荐一位学生有重点进行介绍。同学们显得情绪高涨,充满自信,侃侃而谈,大概是“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缘故吧。其次,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辩论,相互问答、各抒己见。教师则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学生介绍的内容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要总结,首先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进行释疑;其次对学习内容做一个简要而全面的归纳,使学生的认识更为条理。

3.“课后延伸”成双赢

所谓“课后延伸”是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进一步去共同探索、学习的过程。通过“课后延伸”活动的开展,就教师而言,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就可以有备而来,并做到及时沟通,从而缩短师生距离。就学生而言,可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现代化信息渠道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课后延伸”是一项双赢的活动。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课前积累”不但把握了书本有关知识,介绍时加上自己的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再加上课外书籍与网上的相关知识的补充,有效地拓展了课本知识,使它更形象生动,记忆深刻。“课堂发挥” 和“课后延伸”则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如口语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二)情景创设,从中领悟作品内涵、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在美术欣赏课中我有机地把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将能图音并茂,声色俱全地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在上欣赏课时,要善于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来参与教学。如在欣赏傅抱石、关山月的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初中美术17册),以民族名曲(古筝)为背景音乐,并同时播放《沁园春·雪》这首词,再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江山如此多娇》是傅抱石、关山月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此图取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毛泽东主席亲自在画上题字,而且是唯一的一幅,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在对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等,可以借助《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为背景音乐,渲染作品的意境,引发一种思古的心境。

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使每位学生充分感受到山水画的魅力,也使学生感受到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这样,学生兴趣立即就被调动起来投入到对作品的赏析中去。

美术欣赏是文化素养所必须的,对学生兴趣培养,是各门学科都应做到的,对于美术欣赏教学很重要,也很必要。因此,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乐趣,最终达到欣赏艺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初中美术《第13册至第18册》[M].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

作者简介:梁国强(1981.03-),男,汉族,广东云浮云安人,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中学 教师,中学美术一级教师(中一),研究方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审美观艺术修养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谈谈鼓师
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从对立到联合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词心语之二 提艺术修养 塑音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