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民 刘瑶瑶
摘要: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及多年参农村工作,就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如何破解产业扶贫发展难题的思考,如何找准产业,如何争取社会各界资金、项目、技术支持等问题,深入3个乡(镇)、14个村(组)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对实施的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情况了解。针对贫困地区,提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或农户+合作社等方式进行产业培育、发展和壮大,实现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关键词:扶贫;产业;对策措施
普洱市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市10个县(区)有8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全市贫困人口36.2万人,贫困人口将近占到全省的8%左右,是云南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1.致贫原因分析
普洱市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资金紧缺,各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2)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3)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4)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根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5)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2.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2.1贫困程度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
2.1.1地域之间不平衡。全市各县《区)、乡(镇)、村(组)之间贫困程度各有所差异,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较好地区,贫困程度要低一些,农户对发展产业积极陛较高。对于深山、边境一线、自然条件差的地区,贫困程度较为严重,而且这些地区农户思想意识、受教育水平低,发展产业难度大,积极性不高。
2.1.2农户之间贫困程度不平衡。同样是贫困户,交通便利,受教育水平较好地区要比高寒山区贫困程度要低,且贫困资源利用也有所区别。
2.1.3产业之间不平衡。村与村之间产业发展差别较大,交通较好,立地条件较好,人也更为勤劳的地区,能够发展自己的产业,有自己主导产业的村贫困程度要低。反之,户与户之间也存在不平衡,没有主导产业的村贫富差距大,不能形一村一品,同时,产业发展的规模也是小而散。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着质量不高、项目分散,多是粗放经营,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2.1.4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多数贫困村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如西盟县新厂镇各村、宁洱县黎明乡各村等边远地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2.1.5力量不平衡问题。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总体隋况较好,但也有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和个别人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和工作力度不大,总认为扶贫是国家的事,对扶贫政策把握不准,存在喊口号、走过场,实际行动不落实。
2.2对贫困原因的认识与分析有待提高
2.2.1数据不够精确。全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数据仍不尽完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数据共享机制,一些基础性的数据存在出入。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仍存在着不扎实、不细致,对致贫原因认识不足,分析不透,脱贫计划、帮扶措施不具体的情况。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缺乏动态管理,对扶贫对象的个人信息记录不全,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情况,不能公开查询,给扶贫立项、督查核实带来一定的困难。
2.2.2贫困原因日益多样化。从全市来看,因病因残、技能低、教育水平低、基础设施差、缺资金、缺少有效产业支撑等致贫比较普遍,且贫困原因也向着多样化、复杂化迈进,不少贫困户是病残交织、劳力缺乏、能力不足,基本难以脱贫。
2.2.3内生动力不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对国家扶贫政策不了解,发展动力不足,有的只愿意在经营主体中打工,甚至有的坐等国家救助,“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部分存有“越贫越光荣、越贫越要救济”的懒汉思想。不主动发展产业,对国家的项目不认真去实施。
2.3产业扶贫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2.3.1产业带动能力弱。不少贫困村“一村一品”没有完全形成,小而散,品牌散而乱,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明显,优质品种比例较小,缺少能够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还未能体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仍是处在劳务用工增加收入,带动能力不强,技术指导不够,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
2.3.2社会参与度不高。部分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兴趣不浓。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户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就业,不谋求发展,产业项目推进落实困难。
2.3.3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制约。基层农技人员少,专职开展普及农业技术上不到位,尤其是发展的核桃、澳洲坚果、当归及豪猪养殖等新兴产业技术人才缺乏,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不力,菜單式的技术服务更是难以落实。
2.4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
2.4.1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边境一线,交通、水利等支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
2.4.2金融资金发挥效益程度不强。金融资金额度较低,对经营主体扩大规模作用不大,对没有基础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作用小。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集约发展时缺资金少技术,而不少贫困户享有小额扶贫贷款却无技术、无产业,虽有不少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开始联合,但紧密度不高、不系统、不成形、没规模。
2.4.3部门资金整合难,产业发展合力不够。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各自为阵,撒胡椒面,统筹协调能力弱,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2.4.4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外出人口较多,土地抛荒严重,贫困户老弱病残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弱,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3.发展对策及措施
3.1要打牢工作基础,提升产业扶贫的精准度
3.1.1认识精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视,树立“扶持产业就是致富农民、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是第三方扶贫核查的重要内容,增强发展产业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真正让产业成为贫困群众的致富之源,看得到、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3.1.2政策精准。要弄清群众需要什么,找准政策、项目和资金与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对接点,不搞一刀切,做到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做大做优产业,解决帮扶措施以点概面、千篇一律、一概而论的问题。从基础做起,让扶贫政策从一个口子出入,做到政策公开透明,建立大小适宜的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激励政策,提高精准滴灌的准确度。
3.1.3精准帮扶。要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运作激励机制,提高扶持标准,集中力量优先扶持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立足本户优势资源,发展见效快,能持续增收的好项目、好产业。
3.1.4技术精准。以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为需求,与厂企联合、与科研院所、与大中院校合作,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解决培训大呼隆、学习大众化的问题。采取购买技术服务、远程教学、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注重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力量,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3.1.5精准资源。充分用好大数据平台,建立部门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准确、真实可信,探索建立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优惠制度,引导帮扶资源准确投向,促进社会资源精准化配置。
3.1.6宣传精准。以身边人的成功事例教育和引导苦熬的贫困户,调动他们的发展生产动力,实现增收致富。改变舆论导向,重视宣传先进帮扶、勤劳致富的典型事迹,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事业,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致力于产业发展增收致富。
3.2细化产业规划,立足优势确立工作思路
3.2.1立足优势产业建基地。对有核桃、澳洲坚果、茶叶、当归、香蒜、黄牛等有发展潜力的村组,采取优惠举措,推动龙头企业或产业协会做大做强,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管理程度,整合产业项目和品牌,打造特色市场交易地,改变小农经营模式,带动和增加贫困对象收入。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到适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有发展前景的地区,实行连片集中帮扶和集中投入,有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产业利益链接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优势产业项目,促进产业到户做大做强,实现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
3.2.2注重长短结合抓规划。坚持以短养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长抓茶叶、核桃、澳洲坚果、当归等,短抓米荞、香蒜、蔬菜、畜禽养殖等短平快产业,积极推进抱团产业、抱团经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
3.2.3细抓短平快项目促落地。要就10大举措中涉及产业发展方面进行再细化、再完善,落实到“农业+、林业+、旅游+、电商+”等具体项目当中,快速推进畜禽、米荞、香蒜等见效快、持续增收的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规模发展,延长产业链,强化其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让“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低效林改造”、“农村能源建设”、“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试点”等项目落地生根,切实解决项目、产业、资金、市场分散和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打一、效益不高的问题。
3.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促进产业发展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统筹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电力质量不高、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交通运输、信息不灵瓶颈。将美丽乡村、易地扶贫搬迁、民房改造、安居工程建設、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分步实施,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加强市场和企业龙头的培育,特别是对有规模有产业基础的地方,科学合理地构建农产品初级销售市场,并加强管理,解决群众卖茶难、卖米荞难、卖药难等系列问题。探索采取菜单式农业保险方式,帮助农民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3.4完善扶贫机制,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投入
进一步履行领导职责,合理划分各部门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改变“碎片化”、各吹各打的现象,落实专项资金的倍增机制,整合资金使用,形成合力,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明确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建立科学的扶贫考核激励措施,制定更具操作力、具体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增加扶贫、减贫考核权重,切实提高扶贫队伍和技术人员待遇,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履责激励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扶贫资金的主体作用,积极用好各类扶贫资金贴息贷款政策,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扶贫的风险分担机制、补偿机制和奖励考核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贫困村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在符合条件前提下,加大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向贫困地区安排,给予贫困地区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
(责任编辑 舒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