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康熙
摘 要 家长们对于家长会的“成见”由来已久。家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家长会?家长会怎么开才能真正起到“家校配合”的效果?“匯报”或“要求”式的家长会是以培养学习的“助教”为目标的,应该坚决摒弃。家长会应该是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家长培训”会,能让广大家长同学校一起,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共同努力。
关键词 家长会 助教 家长培训会
开家长会的前几天,老师们是最忙的,当然最忙的是班主任:忙着准备汇报材料,准备与家长们沟通和交流的内容,忙着布置教室等等。家长们也是要忙的,他们要安排好手头上的事,挤出时间来参加这一两个小时的会议。
作为老师来说,家长会开过了,也就意味着一项任务结束了,可能不太会注意家长们的反应。家长们的反应当然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反应也不可能反馈到老师那里,可能只有参加过会议的家长心里最清楚。
老师们为了开好家长会的确是费尽了心思,那么,什么样的家长会才是家长们所需要的?家长会怎样开才有效?家长会难道仅仅承担一个“汇报”、让家长们“知晓”或安排任务的功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要弄清楚家长们最需要什么。当前,随着“家委会”、家校联系本、班级联系群、微信群等家校联系方式的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汇报”的必要性大大削弱。家长们最渴望知道的是孩子问题背后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什么。家长会的主要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清楚,应该是“为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教育无论是出于功利性目的还是出于孩子发展的长远目标,都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大多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家长,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家长们是最关注孩子的教育的,然而,面对孩子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信息化时代让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看世界,然而正是如潮水般的信息的裹胁,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复杂,让家长们难以应对;孩子的许多问题根源于家庭,而绝大多数的家长却浑然不知或不愿意承认,有的即使是知道,可又不明白该从哪里做起……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问题,然后才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如此说来,家长会可不可以承担起一点“家长培训”的责任,让我们的家长在教育思想上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让他们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有一点点改进呢?对此,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这是很有意义的。
前段时间,班里召开家长会,我尝试着作了一些改革:简要汇报班级与学生情况后,针对五年级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教育,从良好的习惯开始”的讲座,讲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讲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向家长们讲解了一些家庭教育以及家校配合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家长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听惯了“汇报式”发言的家长们听得非常认真,而且出现了令人感动的情景:平时的家长会,能做笔记的家长是难得一见的,玩手机甚至打接电话的都大有人在。但在这次的家长会上,一部分家长开始做笔记了,那些没有准备的家长也在孩子的书桌里翻找纸笔。几张简单的PPT,被家长们视为重要资料摄入手机中。
会后,几位家长通过微信或短信表达了他们的参会感受:“第一次开这样的家长培训会,我们太需要了!”“一次家长会让我发现了家庭教育的问题,给我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听了老师的讲座,才知道自己的问题有多大。要是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能够明白这些就好了。真希望这样的家长会能多开几次。”……
家长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要着力的;教育所需要的,更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当然,把家长会开成“家长培训会”,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师,不仅仅要研究教学,还要深入地研究教育;不仅仅要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而努力,还要为转变家长、为家校更有效的配合而努力。
当然,以“家长培训”为目的的家长会形式也是可以多样的:可以开成报告式的,将家庭教育理论和具体的教育案例、教育方法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作介绍,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也可以开成问答或讨论的形式,事先通知家长准备好要咨询的问题或教育中的困惑并在会前提交给老师,然后选择共性的问题从教育理论的高度予以解答,也可以展开讨论(这类形式的会议分类分批开效果会好一些);也可以是案例分析式的,列举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从理论的高度分析成败的原因……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孩子终身幸福打基础的教育,要始终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那么,“家长培训”式的家长会绝不是培养学科学习的“助教”,它应该坚决摒弃单纯地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的价值导向,为培养“懂教育”“会教育”的家长服务,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真正有效的结合服务。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