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国
近日,读到这样一则教育小故事:有调查者问某校同学:“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一女生说:“最喜欢英语老师。”问其为什么,答:“其他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都是拿手指指点点,唯有英语老师叫同学回答时一律摊开手掌,做邀请姿势。”再问:“最恨哪位老师?”一男生说:“最恨数学老师。”男生旋即拿出他的数学本给大家看。数学老师批作业时给每道做错的题都划上了大大的、粗粗的、深深的红叉,深到把纸都划破了。孩子说:“数学老师划这样一个叉,该有多恨我呀。所以,我也恨他。”
学生的回答令人吃惊,老师的一个动作凝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符号;一个细节,树立了他们心中最敬爱的师者形象。摊开的手掌表达着教育的理念,书写着教育的精彩,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一、动作要体现师德素养
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个人修养与行为”内容板块中提出“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可见,举止文明礼貌既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基本体现,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学校是传播思想、涵养精神的圣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灵魂的工程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更应加强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以自身文明的语言、优雅的举止、端庄的仪表,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
二、动作要体现尊重赏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被尊重是人内在的心理需求,它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指指点点,学生从中读出的恐怕不是教师对他的尊重,相反是不屑与轻视。连外在形式上的尊重都没有得到满足时,学生内心会变得卑微,情感会变得消极,又怎能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而尊重可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互相促进的教育环境,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至4倍。对学生加以赏识,需要以尊重为前提。尊重和赏识是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有个性的、有尊严的、有情感需求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和赏识能给予孩子阳光般的关爱,培养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的潜能,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尊重和赏识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三、动作要体现殷切希望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顾明远先生有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细微不仅表现为对教学环节的处理、对学生细微反应的关注,还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之中。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给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摊开的手掌、郑重的邀请,表达着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深入思考教师提问并精彩作答的深深期待,能充分激起学生心里的涟漪、情感的波澜,促进其对课堂的良好参与和深度融合。
暗含期待效应早就为我们熟知,它对学生发展的巨大正向影响作用不言而喻。“教育的藝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四、动作要体现生本意识
教育理念指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教育行为能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摊开手掌”折射出的是将课堂还与学生,把课堂变成师生心灵对话的地方,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地驰骋与张扬,表征出课堂的开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积极的交往互动,引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小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数学作业本上大大的、粗粗的、深到把纸都划破了的红叉,宣泄了教师的不满,表达了“恨铁不成钢”焦躁,但也“收获”了学生深深的恨,还透视出教师对“教育需要等待” 的认识不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项“慢”的事业。静而思之,如果在作业批改符号的使用上多一些平稳舒缓、错因找寻、期待激励,效果是否会更好一些呢?以生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消除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的心态,让教育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静心等待花开的声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我们都在追求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加突出的专业能力、更加深邃的专业思想。然而,教育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细节决定成败。也许让学生铭记一生、被深深打动并做出改变的,正是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细微举动。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