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芳
学校应该充分重视语文学困生这一庞大的群体。一方面,教师应与语文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切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習惯,要注重渗透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施教。
一、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实际的初中语文阅读情况总让很多语文教师疑惑:学生从一接触语文这门学科开始,就一篇篇一本本地学习各种类型的优美文章,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却不见提高,他们似乎对语文阅读永远是望而生畏,不知所措。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时间和成果并不能达到合理的预期。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阅读教学观念落后
表现在初中语文教师的讲解分析还停留在字词、注释、课文分层、中心思想、文章特色、课后练习和单元测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到心灵共鸣的乐趣,自然对阅读始终提不起兴趣。
2、阅读教学侧重应试技巧
现在的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识记能力的训练,包括生字词,重点诗句、优美段落和文学常识,忽略或很少涉及情感价值观等的训练,也缺少想象和联想的训练,主要是题海战术。学生一看到文字表述题,可能连文章都没认真读懂,何谈自主思考。学生缺乏阅读的习惯,阅读量极其有限。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手机、电脑、电视等的过度关注挤占了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
二、阅读学困生的转变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们应该把它真正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具体的文章抽象地教,抽象的文章具体地教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点概括是五大考点之一。所谓概括,即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到综合,就是站在更高层次上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就是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语言运用过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文体特点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说明文首先要找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等等。要想概括不同文章的要点,就得对症下药,找准每种文体的主要特征。我将各种文体的表达形式归纳如下,以便学生能像数学公式那样牢记于心:说明文:“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其特点有……,说明了……的道理”。议论文:“本文的观点是……,主要从……(角度或方面)来论证此观点”。童话、寓言:“本文写了……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关注文章的标题
我在阅读教学中反复强调,阅读首先看标题。因为一篇文章的题目如同它的眼睛,会给读者最深刻最凝练的信息。有的是文章的线索,如《羚羊木雕》;有的直接写出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斜塔上的实验》;有的点明地点,其实也是告诉我们所写的主要事件,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我们应该关注这些重要信息,以便帮助我们更好地来概括大意和中心。另外,有的题目还能为我们分段提供很好的信息,如《社戏》就可以根据题目分为看戏前,看戏中和看戏后来概括;再如《最后一课》同样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去思考概括。有的标题是问句,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只要我们回答对了这个问题,文章的主旨就水落石出了。
(3)关注文章的重要语句
有的文章全篇都是围绕着一句话来写的,即文章的文眼。例如《蓝蓝的威尼斯》告诉我们,水城威尼斯的特点就是“蓝蓝的”,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个特点来写的。只要抓住了这一点,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文言文也不例外,如《与朱元思书》里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是在围绕这句话来描写的。还有的文章,中间的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帮助我们概括全文的大意。
(4)关注文章的关键词
我这里所有的关键词主要是指“这”“那”等代词和关联词,如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尤其是表转折的“但是”“却”等等。代词一般指代的是前面所提到的内容;转折关系连词一般强调的是后面的内容。这些关键词都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概括文章中心主旨。另外,还有一类关键词,比如“正好相反的是”,这一类短语也是从反面论证了我们想要证明的观点。我们同样不能忽视。
2、深文浅教,深入浅出,浅文深教,由浅入深
初中阅读教学要注意深文浅教。深文浅教有如下要求:前提是备课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深入才能浅出。备课时要根据各年级教学特点,把阅读教学的目标细化具体化,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其次是教学要浅出,即通俗易懂,设置问题要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提高。长文短教,紧拉慢唱,短文迁移,拓展视野。
现行教材每本书的第五单元都是一篇长文,收录了鲁迅的部分小说。这些文章涉及的文学常识非常丰富,如果面面俱到所有内容都讲授,势必如蜻蜓点水般效果欠佳。学生往往是读到后面忘了前面,耗时耗力没有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这类长文时采用“长文短教”,即将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处理为选点式的阅读教学。比如《社戏》,就是一篇字数较多的长课文,可从标题入手按照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看戏前、看戏时和看戏后三个部分,把它教“短”。
相反,对于一些值得深挖的篇幅短小的课文,不妨采用“短文细教”的方法。比如《陋室铭》可运用联想、补白等方法,紧紧抓住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读文本。如:在陋室四周,让学生选一种花来种植,要求能符合作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并陈述选择此花的原因,这样的训练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不可能一底而就,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提高概括能力,我认为关键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的能力训练贯彻落实到每一节课上,例如可以经常性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复述故事情节等),扩写和所写句子的能力,还可以在拓展环节中安排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启发,这些看似简单的训练坚持做下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的概括能力乃至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