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爱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7-04-07 07:22戴培新
数码设计 2017年10期

戴培新 车 蕾



如何关爱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戴培新 车 蕾

(吉林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从学校到工作理论体系的基础环节,职业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残疾学生在接受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思想品德、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等来提高自身素质,陶冶情操,为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和激烈的职场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社会、家庭、残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和辅导、心理健康。

在残疾人职业学校教育中,由于残疾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涉及的时间、范围、跨度都较大,学生所接触过的教师又较多,也就难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和体系。但总的来说,家庭、社会、学校对残疾人的关怀大多是有欠缺的。主要是忽视了对其健康心理的诱导,致使许多人走上社会后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多少有些失落感,或自暴自弃,甚至走上极端。从残疾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上发现,残疾学生的个性表现与家庭、学校的教育方法、效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按其情况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施教得当型。这类残疾学生,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主动与学校联系,从而进一步得到老师的重视。同学又因受老师的影响,而对这类残疾学生产生好感和同情心。使其心理上感到没有被歧视,从而树立信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之到了社会上后仍有一个良好的表现。

二是施教模糊型。有关这类残疾学生,家庭对他们往往只是认为温饱给予解决就是关心,而对其心理发展状况漠不关心。对学生的优点没能予以肯定和积极引导;对所存在的缺点又没有及时给予帮助纠正。到了学校,一些教师对这类残疾人时好时坏的表现往往采用见优点表扬,见缺点批评。特别对其心理状况,没有多加留意,探个究竟。当这类残疾学生走上社会后,其个性表现往往具有较大的摇摆性。

三是排外溺爱型。有的家庭认为自己的孩子有缺陷,会被人讥笑,在同龄人中矮一截。于是就将孩子与外界隔绝开来,对孩子采取封闭性管教,致使孩子性格孤僻,严重不合群。由于心理障碍严重,到了学校后教师如不能运用心理学原理给予矫正,那么长大后很难适应社会的环境。

四是受歧视型。有的学生因残疾,一出生就受家庭歧视,认为给家里丢人现眼,因而这类残疾学生的遭遇是最不幸的。由于在家遭白眼,有时还成了家庭成员的“出气筒”,在外边就更容易遭同龄孩子的欺侮。久而久之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严重扭曲。或没有自尊心,或报复心理重。到了学校,教师也最感头痛。由于表现不好,教师往往在同学面前过多地指责。无意中也使同学认为这是个该指责的人。于是该残疾生的逆反心理就更严重了,也最容易成为流生。到了社会上,目前又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因此流落街头成为社会累赘的可能性也就加剧了。

针对残疾学生目前所处的外围环境及个性表现,学校作为系统施教的场所,如忽视对他们的个性培养,不能满足他们的个性需要和学习需求,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就难易形成。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症下药,采取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实施教育。

1 充分发挥班集体影响力功能

有些残疾学生因生理缺陷,由于从小得不到温暖,因而自我保护意识特强,对外界的侵扰会产生报复心理。有时父母也会默认或支持其行为,对这类人的教育,应让其置身于学风良好的班级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与温暖。例如某些野外活动,由于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师要安排一些工作负责的同学,协助残疾同学不掉队。使其明白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必须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逐渐熏陶,激活他们乐于参与班集体,共享集体荣誉的良好心理和愿望,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有悖于集体行为时就会产生内疚感,以此来鞭策自己,校正自己以往的某些不良心理因素,形成正确的道德感和良好的行为表现。

2 利用良好的环境感染他们的心理

为残疾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热爱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泼健康的成长。由于他们的生理有缺陷,但人类与生俱有爱美心理,因而残疾学生也有一种强烈的对美的追求,如果能将其置身于一个绿树红花,春风秋香,生气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使他们充满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这样,就无意中冲淡了他们对自身生理不足的自卑感,达到感染心灵的效能。

3 动之以情,建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残疾学生自小易受同龄人的冷遇与讥讽,内心世界孤独,与周围人在感情上容易对立。久而久之,压抑了心理的健康发展,养成了胆小怕事、孤僻、不合群及任性的性格。而作为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形象是很高大的,人人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信任,而残疾学生自认为矮一截,对于他们的存在,往往易被老师忽视。为此,班主任要多留意残疾学生所作所为,多听听他们的“小报告”,当他们受到委屈时,老师要多给予安慰,使他们从心底里觉得老师能为他们主持公道,支持他们。

4 尊重家长,互通情况,树立信心

对残疾学生的心灵感化教育,学校固然需要,但家庭教育占有更突出的地位,我们要利用父母的亲子关系,把学校教育影响延伸至家庭。如目前开设的家长学校,这就是一个极好的沟通场所,使家长了解一些有关的心理辅导知识,树立信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做到生活上关心,在心理上多一些安抚和鼓励,并将其点滴进步及时通报给学校,通过班级来加以肯定,使之取信于父母,以此达到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

以上所述,遵循“理解、尊重、关心、帮助”这一“八字”方针,通过班集体、环境、老师及家庭等途径对残疾学生的教育,让从残疾学生从小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四自”精神,使其得到与正常人平等成长的机会和权利,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这样,残疾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会大大提高。更好的融入社会、使家庭和谐、在中国梦这个大家庭里也能发光发热。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is the basic link from school to work theory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 decisive rol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can not ignor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while receiving variou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Such a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haracter,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edify sentiment,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community an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workplace to make full preparations.

society, family, disabled student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241

G441

A

1672-9129(2017)10-0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