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荣
初探高中文言文文本解读的教与学
陈 荣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 甘肃 酒泉 73500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对文言文阅读和鉴赏做了以下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没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未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华底蕴奠定基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名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生在对文言文的学习中要重在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诵读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高中;文言文教学;文本解读
实际的教学中,文言文往往被学生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对与学生而言也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沫横飞,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神游九天。在这种尴尬的境况下开展文言文教学,就如同戴着镣铐在跳舞,着实难过。那么文言文教学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呢?在对文言文文本解读的教与学的探讨中,我们认为可以作如下尝试。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诵读应该贯穿文言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诵读前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本中字词的正确读音,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生僻字、多音字等,这些都是学生要特别注意的,只有语句读得准确,才能很好的进行其他的环节。其次是要诵读出语句的节奏,现在的文言文都是已经加注好标点的,学生只需要读出简单的节奏,即行文的断句。但是有一些句子较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把握节奏,一方面需要抓住一些如句中停顿词“乎”“也”等。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在“乎”后应该做短暂的停顿,还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在两个“也”字之后都要做停顿。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语气的变化,文言文言简意赅,但是语气却复杂多变,既要注意抑扬顿挫还要注意语调轻重缓急。正确的断句是理解文意的前提,也只有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础上才能将句读分清楚,并且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有效的诵读也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真正感悟到自己与作品主人公同喜、同悲、同呼吸。文本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由开始的粗浅的简单的情绪体验,上升到高层次的情感,并慢慢培养包括情感上的认知、评价、调控等能力的情感智慧。
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在诵读方面多加指导和训练,真正的做到“三分文章七分读”,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文言文之所以被学生视为“洪水猛兽”,究其原因是学生读不懂,理解不了文本的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历代的名家名篇,传颂千古的文章。学生对其缺乏兴趣实在是一种遗憾。要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文本的内容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夯实基础,注重字词的积累。基础知识是建造文言文华美篇章殿堂的基石,也是学生领会古人思想和感受文言文魅力的基本工具。
高中《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对高中生而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略显庞杂,对这些知识的识记也应该落实到日常,并且要做到分类识记。使自己积累的文言知识条例化、系统化。
《新课程》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体会中华文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内涵、思想情感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要预设学生既能有话说又有思考余地的问题,最好“一线串珠”,使整个文本贯穿成一个整体。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同学们之间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在课堂上一定要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好能鼓励学生发出一些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如果在充分的合作探究讨论之后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老师只要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即可。教师在课堂上还应相应的做拓展延伸,纵横交错,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掌握文言文的思想内涵。优秀的作品都是精心组织语言的结果,语文教师还应善于带领学生去挖掘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透过语言去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
现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领会是高中生的必修科目,也是涵养他们思想的必经之路。作为高中的文言文的教学依然是任重道远,我们语文教师必将在这条路上“上下而求索”,勇于探索出适应学生的最好、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1]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
[2]杨振江.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2016,(11)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 for Chinese in General Senior Middle School are as follows: "studying the excellent works of ancient China does not realize that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tained therein has not formed a certain tradition." Wen Hua inside story lays the foundation. Reading simple classical Chinese, with the help of annotations and reference book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Understand and comb the commo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l words, classical Chinese function words, 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 meaning or us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ding practice. Read ancient poetry and classical Chinese, recite a certain number of famous articles. "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ading ancient poems, teachers should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habits.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text interpretation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1.134
G633.3
A
1672-9129(2017)11-0112-02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文言文文本解读教与学案例辨析及规律性启示的研究》所作,课题批准号:GSGB[2015]MSZX115
数码设计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