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星世
摘要: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力,提高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实现整个集团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分析了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控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强化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控的相关措施,以提高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力。
关键词: 集团公司; 子公司; 財务管控
一、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控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集团财务管控机制失效,具体表现为投资主体不到位,产权关系不清晰,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董事会的构成不合理或功能缺失,监事会的监管能力不足,法人治理结构失衡。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没有完全分立,缺乏财务管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弱化了集团公司对子子公司的财务管控。
(二)集团财务管控过度分权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行为缺乏监督,财务权利分散,具体表现为子公司享有过多的资金融通与调配权、投资权、资产处置权、费用报销权、收益分配权、财务人员任免权等,集团公司的财权形同虚设,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导致整个集团的财务管控效果无从发挥。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及考核体系
建立全面预算与业绩考核体系在集团公司内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整体的预算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无法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配置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分解预算指标,使集团公司规划的营业收入、利润、资产等经营指标无法达成,部分子公司追求局部利益,子公司与集团公司经营目标背离,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且预算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没有与经营者业绩考核紧密结合,导致业绩考核指标不明确,业绩考核没有充分体现公平与公正的原则,集团公司财务管控乏力。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集团公司往往是经营多元化,财务主体多元化,业务复杂多样化,再加上集团公司没有对子公司进行统一的核算模式要求,集团公司财务制度不统一,会计核算软件多样化,缺乏有效的全程化财务监督机制。对子公司财务的管控仅限于事后管理,缺乏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影响集团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缺乏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对集团公司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导致集团公司不能全面的应对各种财务风险。
(五)财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务管控效果。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财会专业水平较差、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缺乏会计职业操守等,导致会计核算质量不高,会计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甚至子公司财会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会计信息造假,贪污、挪用公款,影响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导致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失控。
二、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控的措施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确保各层级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到位,明确集团公司、子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涉及到公司投资者、决策者、监督者、经营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都要明确自己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决策、管理、监督的职责和权力,体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作用。集团公司通过投资、重组、兼并、收购等形式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应在产权关系上明确集团公司同各子公司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只有理顺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保障集团财务管控顺利实施。
(二)实行集权式的财务管控模式
为满足集团公司财务目标的协调一致、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提高集团公司财务分层管理效率的要求,集团公司应在总会计师领导下采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的总体掌控,提高财务信息的对称性,更好的实现集团内部财务优势互补。集团公司须对财务组织架构、财务管理制度、内控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确保集权式的财务管控模式能够有效运行,以实现资金整体监管。比如建立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负责整个集团公司资金的集中管控,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成本;由集团公司统一负责银行融资业务,根据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实行集团授信额度的统一分配、调剂,既能满足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又能控制子公司的融资风险。集团公司也可以对子公司实行财务垂直管理模式,对子公司的财务、会计、成本、纳税等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集团公司财务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可以明确集团公司与子公司财务管控的责、权、利,更好地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集团公司涉及多元化、多层次经营,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核算、分析数据口径一致,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规范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纳税管理、投融资管理、对外担保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特别要实行严格的财务报表管理制度,要求准确、及时编制会计报表及各类业务分析表,真实反映子公司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管控体系。
(四)重视预算管理及业绩考核
全面预算是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管控的有效手段,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预算管理的目标实际上就是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预算管理使集团的战略规划得以贯彻实施。在子公司的全面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过程中,集团应提供预算管理的指导性原则与具体实施细则。预算管理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在关注企业短期经营活动的同时,应重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对企业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提前做好防范预案,通过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制定符合集团利益的总体预算目标,并将预算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子公司。在预算管理的基础上,确定子公司的KPI考核指标,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与业绩考核结合,充分展示预算指标考核的严肃性,激发子公司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五)委派财务总监
由集团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财务活动,是加强集团财务管控行之有效的方法。委派财务总监通常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委派财务总监向集团公司的总会计师负责,其人事关系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工资福利、保险、公积金由集团公司承担,采取定期考核与轮岗制度。委派财务总监在组织和监控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子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协助子公司做好各项重大经营决策,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监督控制。委派财务总监不仅要确保子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还应督促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方针在子公司得到贯彻和执行,从根本上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另外,委派财务总监要带好队伍,注重子公司财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提高财务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控的有效性。
(六)加强公司内部审计
內部审计也是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管控的重要手段,集团内控审计部门必须对子公司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集团公司的审计职能,不仅在于对子公司的财务审计监督,更重要的是经营管理审计监督,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规避子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三、结束语
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控,有利于实现集团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的企业价值最大化。集团财务管控的核心是将子公司重大的财权集中到集团公司,把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权延伸到子公司。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需不断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技术,提高财务管控水平,进而提升整个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鸣.企业集团中子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总会计师,2014(4):102-103.
[2]孙晓娜.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5(2):218-219.
[3]何煦.浅议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会计师,2016(5):48-49.
(作者单位: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