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军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刘洪军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6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阿托品口服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心室率、最快心室率、最慢心室率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参仙参麦口服液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仙升脉口服液 临床疗效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中老年人中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窦房结细胞功能逐渐衰减、房室结逐渐老化等因素,引发窦房结起搏和传出障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心慌、胸闷、气短、头晕、黑朦、乏力、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规治疗药物通过接触兴奋迷走神经,可以有效增快患者的心率,但是该类药物的毒副反应与剂量及时间呈正相关性[1]。本文主要分析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临床诊断均符合 《心脏病学》[2]关于心动过缓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40~72岁,平均(50.86±6.92)岁;病程1.0~4.5年,平均(2.42±0.75)年;原发病包括心肌病8例,心肌炎8例,原因不明2例;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单纯窦性心动过缓18例,窦性心动过缓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合并高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动态心电图检查:平均心室率(47.36±6.12)次/min,最慢心室率(30.78±2.85)次/min,最快心室率(76.61±5.89)次/min。治疗组包括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1.5~73岁,平均(52.12±5.84)岁;病程1.5~5.0年,平均(2.66±0.82)年;原发病包括冠心病17例,心肌病7例,心肌炎6例,原因不明4例;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单纯窦性心动过缓19例,窦性心动过缓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合并高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动态心电图检查包括平均心室率(48.12±5.76)次/min,最慢心室率(31.42±2.16)次/min,最快心室率(74.64±6.54)次/min。其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注射丹参、生脉、极化液等,同时口服阿托品0.3 mg,每天3次。治疗组予以山东步长药业公司生产的参仙升脉口服液 (由红参、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麻黄、细辛、丹参、水蛭组成),每次20 mL,每天2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
1.5 疗效判断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心率≥60次/min,无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较前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电图检查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需安装起搏器。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以率(%)表示,组件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室率变化情况
见表2。结果为治疗组患者平均心室率、最快心室率、
表2 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室率变化比较(次/min,s)
表2 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室率变化比较(次/min,s)
?
最慢心室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2例出现胃部不适,改成餐中口服后自行缓解;1例出现头晕、乏力,均经对症处理予以好转,未影响治疗;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正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3]。常见病因: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病变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他感染药物;迷走神经兴奋,常为夜间发生、非持续性;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血钾、尿毒症等;心脏外科手术损伤、导管射频术并发症[4]。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轻者可没有症状,严重的可有心、脑、肾供血不足等一系列表现,最常见的是脑缺血症状,如头昏、眩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更严重的可发生短暂的昏厥、抽搐或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应引起注意[5]。
参仙升脉口服液是由红参、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麻黄、细辛、丹参、水蛭共8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全方具有温补心肾、活血化瘀之功[6-8]。红参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有类似强心苷的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变血液流变性,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改善心肌代谢,对离体动物心脏有强心作用,并且能消除心律失常[9]。淫羊藿苷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表达,诱导VSMC凋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及促进凋亡作用,减轻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淫羊藿总黄酮能增加高脂血症大鼠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表达水平,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10]。麻黄所含麻黄素是α受体和β受体激动剂,具有提高心率的作用[11]。丹参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细胞膜损伤,阻止Ca2+内流,具有保护缺血心肌,减少异常电活动和心律失常的重要作用[12-15]。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阿托品、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以及起搏器治疗,但是长期应用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以及昂贵的医疗费用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广泛应用。通过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后,其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等均明显升高,较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可见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提高心率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心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标本兼治,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刘锦涛,李应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社区中医药,2010,10(7):75-76.
[2] 吴焕之.心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49.
[3] 邢国辉,王振涛,张会超,等.韩丽华教授辨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J].中医学报,2013,28(3):361-362.
[4] 白晶玉,候平.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5):37-39.
[5] De Denus S,Pharand C,Williamson DR,et al.Intravenous nesiritide,a natriuretic peptides,in the managament of heart failure:The versatile neurohormone[J].Chest,2004,125(2):568.
[6] 谭子富,方孝俊,黄金星,等.参仙升脉口服液与阿托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62.
[7] 胡建华,陈世健,华小丽.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研究[J].中成药,2012,34(1):7-9.
[8] 汤华,李健,黄智慧.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0,5(11):979-980.
[9] 高晓慧,李永红.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39-40.
[10]张胜军.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58-159.
[11]李沛,曾丽.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121-1122.
[12]宋震.舒喘灵联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486-1487.
[13]陈伟,丁舒,蒋林伟,等.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型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5(5):42-43.
[14]张红艳,娄斌,汪晶.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7(7):52-53.
[15]尹华.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步长参仙口服液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4,5(5):92-93.
R541.7
B
1004-745X(2017)03-053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3.051
2016-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