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初
摘要: 学校教育是集中体现教育文明的文化载体。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学校教育乱象,指出在“应试教育”主导学校教育行为的前提下,教育界的既得利益者和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严重阻碍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的发展,并结合 “核心素养”的要求,强调了学校教育应该正本清源地回到规律和本质的轨道。本文还进一步地指出,学校教育的回归,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方向的矫正和内容的优化,还必须有学校“人本管理”的建立、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对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改善。
关键词:学校教育;乱象;人文管理;人文素养;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117-05
似乎不需要发问,更不需要回答。
老师说,我们提供的就是学校教育。
家长讲,孩子在学校接受的就是学校教育。
就家长而言,学校教育是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想去评论,但无从结论,结果只能盲从地把现象当真相,认为教材知识的学习就是学校教育,分数和升学率是检验学校教育水平的标准;或者被动地听从于学校的宣传和老师的说教,认为学校之所说,老师之所做就是学校教育。
就学校和老师而言,领导避重就轻,以落实上级意图为指针,开展学校教育活动;老师避实击虚,以完成指定任务为职责,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检评是唯一的法则,考核是坚定的导向。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敷衍社会的呼唤,学校当然也会举举新旗,做做样子。活动课,主题课,课课有安排,表演作秀经常装;信息化,国际化,门门有推动,打扮门面从不忘。
但是,他们的核心一以贯之,总以不变应万变:只有一如既往的进军号,偶尔喊喊新口号。
这不是学校的悲哀,而是家长的不幸,更是孩子们的灾难。
一、学校教育乱象扫描
学校明知故犯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一番热闹却真实的学校教育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不识庐山真面目,应试井盖大如天
考试制度本没有错,但以考定教,以考定学却大错特错。这不是专家的初衷,但造成了现实的误会。
馬克思说过,历史总在重复,开始是悲剧,尔后是闹剧。在素质教育推进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没有看到素质教育的成效,反而更加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威力。在强大的应试教育的面前,素质教育一直扮演着小三的角色,想给人希望,但总无所作为;一直以旁观者的角色猥琐于墙角,只有作秀的时候才被拿出来露一露牵强的笑脸。
不少学校认为,所有的教育不如让学生考上名牌大学那么耀眼,分数可以掩盖所有的缺陷。因此,学校升学第一,老师分数挂帅,都在教材里面转圈圈,考试上面做文章。对待学生,只看今天的成绩,不管明天的成长;只管解题的技巧,不重学科的素养。状元病,考试症,愈演愈烈。分数是孩子的通行证,升学率成了学校的座右铭。应试的城墙在社会和学校的共谋下巍然矗立,丰富的教育变成了单一的考试。
“害孩子的是家长,废学生的是学校”,此话看似有些极端,却也不无道理。
2.假作真时真亦假,艺术特长迷人眼
钢琴是贵族的符号,艺术是高雅的标签。经不起推敲的认知,却像幽灵一般占据人的心里。于是乎,素质教育在学校变成了音体美,人文素养在家庭变成了吹弹唱。学完舞蹈学音乐,学了绘画学主持,恨不得整出个全能冠军,至少也要整出个朗朗、章子怡。演化到今天,艺术特长甚至成为孩子升学加分的辅助工具或主流途径。学习不行艺术补,文化不行特长来。素质教育蜕变为了不干净的抹布,不仅没有扫掉应试教育的灰尘,自身还变相地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没人否认优秀者高考时能加上十分八分,但不要乐观地认为学了就会水到渠成。加分者凤毛麟角,失败者比比皆是。上帝不会那么狭隘,独自青睐你的孩子;孩子也没那么幸运,一定能登临塔尖。即便是为了考试,多一些学科素养的熏陶,多一些思维的训练,多一些方法的指导,多一些习惯的培养,甚至多一些考试心理和技巧的指导,十分不算多,百分也不难。
3.岿然不动安如山,课改怀胎总难产
“课改”直接关乎教育的成败,它既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决定了孩子们接受的知识营养。但是,时间一年复一年,我们看到的不是支离破碎的方案,就是背道而驰的行动。
一些教材内容几十年一幅老脸面,不合时宜的文章倔强地占有着固定的版面。莫言说他小学学过的课文几十年过去了还一成不变。语文教材的一些古董文章依然以道德说教为核心,历史教材的有些内容依然以偏概全地指点江山。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在教材里面看不到背影,教材对时代的展现就像半夜的萤火若隐若现。
更令人费解的是有些学校在一些专家和媒体的鼓动下,本末倒置地把“课改”简单化为偏狭的课堂改革,认为课堂改革才是一切矛盾的焦点,认为抓好了课堂改革才有教育的明天;并以其知识之功,创造了“高效课堂”的概念,不愿意推倒已经破败的围墙,还不负责任地转移视线。
于是,在“高效课堂”的误导下,出现了业界混乱,又极其一致的伪规律教学、反本质教育现象。混乱的是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混战,一致的是不需要强调就殊途同归的考试分数,甚至直接以中考或高考的结果作为评判的标准。一些所谓的课改名校,在展示成绩的时候无一不是以升学率为表征,以考试结果为符号。
不追理念落后之源,不追教材缺陷之本,“只要与提高考试成绩无关,一切都要让路。即使是与学科学习相关,也只能围着考什么转”[1]。“高效课堂”,以高效之名,求分数之实,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课改秩序,还制造了新的改革动荡。这是应试教育极致的疯狂,背后的思路就是多快好省的投机逻辑和急功近利的政绩思维。
4.教育寡头霸高台,创新竞争远征难
一个行业的兴盛一定要有充分的竞争,也唯有竞争才能开辟生机勃勃的文化土壤。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行业有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寡头,千方百计地抵制着竞争的生长。
他们是教育界的“校霸”。省里有省里的托拉斯,县里有县里的拖拉机。虽然大小不一,势力范围也不尽相同,但霸王的做派一脉相承。他们雄霸国家的优势教育资源,甚至左右一个地方的教育决策。财政拨款他们优先获取,师资配备他们优先考虑,优秀学生他们优先录取。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巨头,也是把持山头的大王。他们肆意抵制公平竞争,坚定地捍卫自己的专属领地。
他们还是学术界的“学阀”。不要以为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就一定有包容的情怀和创新的思想,一些所谓的专家往往缺乏对真知灼见的执着追求,霸占着论坛和学术的地盘,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身的荣誉就是一切。他们以“大师”自居,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只要你观点不同,期刊就不发表你的文章,论坛就不邀請你发言。甚至在严肃的学术场合,指责你狂妄自大,不懂固有的规矩;批评你不随大流,破坏既有的秩序。他们还以真理自居,容不得你有创新的空间。经常推出自以为是的概念和模式,强制性地要你接受和实践。于是,以牟利为目的阅读风,风生水起,像妖风一样吹进课堂和家庭;缺乏逻辑的考试秘籍,到处宣讲,将奥赛推向了云端。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核心,学习的思维与方法被彻底地淡忘。
教育寡头是计划垄断的恶果,他们是教育竞争的拦路虎;教育寡头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是教育创新的绊脚石;教育寡头是资源短缺时代的豪强,他们是新时期教育文明的破坏者。他们习惯了旧秩序的逻辑,更习惯了老大的地位。全局发展,于他们而言事不关己;教育创新,对他们来讲不必着急。
正是有了“校霸”和“学阀”这些教育寡头的存在,促使教育竞争的土壤一再板结,教育创新成了无足轻重的柳絮,没有了市场,也没有了力量。
5.不追规律追时髦,牵强附会玩概念
谁说教育没有与政策同步?总书记说抓好经典教育,我们就整理出了《论语》小学版,传统国学进课堂;总理说做好互联网+,我们就及时推出了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各种互联网+教育的论坛全国在开花。
谁说教育没有与时俱进?为了国际化,我们年年有考察。双语教学不蹉跎,国外的概念何其多!且看我们的信息化,电子白板墙上挂,电子阅卷校园化。
社会搞绿色发展,我们就搞绿色学校;社会讲人本主义,我们就搞生本教育。科学发展勤参与,和谐课程一大堆;两型社会也抢先,校园到处宣传画。
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和时代的互动与社会的对接中,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和风骨。跟风成了不落后的象征,逐流成了先进的准绳。学案导学堂堂吼,翻转课堂人人翻。慕课从来不懈怠,微课比赛年年抓。什么时尚,我们的学校就穿什么衣裳;什么抢眼,就把它当成头上戴的一朵花。
教育的规律被打入冷宫,学校的个性被放置一边;老师的风格被无情地格式化,学生的差异被冷酷地抹杀。新奇的概念成了创新的由头,肤浅的符号成了宣讲的密码。
6.生本校本位倒错,移花接木盗功名
学校喊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口号,做着一切为了学校发展,一切为了校长发展的文章。
凡是影响考试的教学活动,从不愿意深入地推进。即使学生有个性化的特长,考试不需要就赶出课堂。凡是影响上线率的学生,招生有门槛,中途要辞退。为了形象的宣传,有的学校临到高三重新组班,不惜践踏部分学生的尊严,只为来年一个班全部考了600分的容颜。
写着“一切服务学生发展”的标语,建立的却是“目中无人”、方便学校管理的校纪校规。
不讲人情的“封闭式”,没有人性的“军事化”,把学校折腾成了“少管所”,“监狱式”管理在不少学校大行其道。有些学校还设计“人盯人”的策略,鼓励学生互相告状打小报告。早恋的学生被说成道德败坏,纯洁的情书在班上被公开亮相,把学生的隐私当成可以在太阳底下晒的白菜。为了高考,学生没病也打氨基酸的吊瓶;为了成绩,女学生考前一个月强制服药调整月经。
所做,依然还是在为考试服务;所为,依然还是在为升学效劳。
违背天性的事情,生拉硬扯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违背人性的事情,强词夺理说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没有高考你怎么拼过富二代”?胡说的道理被装扮是为了学生的前程;“你考不上好大学,你就永远生活在最底层”,用狭隘的偏激来吓唬单纯的孩子和学生。
硬暴力,软折磨,组合交叉,把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搞得灰头土脸,庸俗的功名成为压倒一切的学校使命。
二、学校教育亟待回归
乱象不可长,歪风不能涨。教育,不仅决定了孩子们成长的方向,也决定着民族的繁荣和富强。
乱象虽然多,清醒的人也不少。民间没有决策的权力,但有用脚投票的机会。惹不起,躲得起,出国留学就是社会对教育乱象最好的抵抗。教育寡头虽然霸道,无知媒体虽然无聊,功利学校虽然跑调,但是,居于顶层的决策设计者们并没有被蒙蔽,也没有因为行业的乌烟瘴气而逃跑。
高考改革已经出台,尊重个性,多元化培养已经为我们前进的方向定了调。
教材改革紧锣密鼓,注重营养,面向时代,贴近学生,学习的内容终于撕掉那页老皇历,有了旧貌换新颜的味道和格调。
今天,素质教育已经坐上了“主席台”,立足成长,全人发展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国策。回归规律办学,指向发展育人,没有一个学校敢懈怠,也没有人敢公开唱反调。
教育创新的洪流不可阻挡,国家政策的变化给各类学校的教育提出了紧迫而全新的要求。基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调整和行动?
1.学校教育应该尊重本质性规律
教育不是时尚,既不能被一时的风潮所左右,也不能被眼前的功利所俘虏。
尊重规律就要立足成长。知行合一不能丢,心智规律不能忘。
我们要注重成绩,但更要注重成长。对孩子的检验和选拔,既不能一叶障目,也不能厚此薄彼。全才和专才,都是人才;学科能力和非学科能力,都是能力。你精于写作,我擅长计算,只要有特长,就是在生长。教材知识和非教材知识没有高低之分,学科素养并非全部的核心素养。上大学,父母陪读;找工作,亲友陪同。就业不成就啃老,不会理财月月光。这不是孩子的失误,而是教育的失败。
我们要传授知识,但更要促进运用。学以致用,知行结合,不能止于理念的要求,更要成为我们具体的行动。基本知识不是123的积累,基本能力不是ABC的运用。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塑造,视野的扩展等等这些,才是知识成为智慧的王道。老师们再也不要一本教材定乾坤,学校再也不能围着升学抓考评。学了十年的英语,不能和外国人对话;大学毕业,写不出一篇像样的简历。这不是学生的过失,而是教育的过错。
我们要推陈出新,但不能抛弃本质。邪教般的奥赛症,追风状的特长风,这不是理念的升华,而是对规律的践踏。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学习“中学化”,这也不是能力的挖潜,而是对学生的摧残。多一些认知培养,少一些概念游戏,也许今天的社会误会你,但明天的社会会感激你。
尊重规律就要放眼社会。学校教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学校教育必须思考社会问题。
我们要重视书本,但更要了解和思考社会。教育的本质是孩子社会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要躲进小楼成一统,要看春夏与秋冬,社会现象要引导学生们去思考。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清楚,教材不是世界,世界才是教材。社会是一本读不完,还必须终身读的书。只懂书本逻辑,不懂社会逻辑,掌握的知识再丰富,人生的道路也不稳当;只讲自身的进步和成就,不讲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个人的能力再强大,人生的道路也走不长。
我们要活跃校内生活,但更要开拓校外实践。孩子不是鱼缸里的金鱼,不是温室里的花草。他们最终会遨游大海,他们最终要在更广阔的田野开放。不懂合作,心理不明亮,就不知道团队有力量;意志软弱,不会生存,就会因生活的挫折而迷茫。人文素养重于学科知识,社会适应重于考试技巧。书本和生活,要科学对接;学校和社会,要全面对接。
尊重规律就要指向未来。人的能力主要是走向未来的能力,今天的成绩并不能决定未来的幸福。
我们要抓住现在,但更要把握将来。不要仅看学生知识积累的厚度,更要看孩子走向未来的长度。学科分数代表不了学科能力,学科能力也不能完全反映成长能力。起步时我们给学生钥匙,起步后学生要学会造钥匙。老师对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评价是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达尔文的老师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孩子读书是浪费你家里的钱财。可偏偏是读书时“愚笨”的他们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也成为现代文明的记忆。
我们要重视传承,但更要激发创新。没有传承如无源之水,没有创新如江河断流。怀疑是学问的本质,批判是进步的阶梯。传承说明你汲取了多少,创新才能支持你行走有多远。我们不苛求学生阶段有什么创新的成果,但我们一定要训练我们的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和习惯。前年两篇报道同时出现,中国学生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同创世界第一。但一个从上往下看,一个从下往上看。“两个第一”,一个逻辑:我们的教育传承有余,创新不足。
2.学校管理应该充满温暖的人性
没有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就不会有学校教育的文明。
讲人性就要承认学生的天性。校纪校规是学校秩序的基础,但不是束缚孩子们玩耍的理由。禁止的条文少一些,学校不一定就会出安全事故;制度的空间大一些,也许孩子们更自主。尖叫声和读书声,都是成长的声音,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上课时的严肃和课后的笑容都是成长的表情,我们没必要厚此薄彼。圈养的孩子怕雨淋,放养的孩子却迎风跑,我们不能为了管理的方便而限制孩子们的活跃。
讲人性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服从,服从教材的逻辑,服从老师的指导。当代教育更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和特殊才能的培养。只要是思考,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去质疑;只要是求知,我们就要鼓励学生有见解。这样的“个性”,不是不可取的叛逆,而是我们“核心素养”要求的科学精神。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没有个性的学生会缺乏独立的思考,没有个性的学生也缺乏果敢的魄力,没有个性的人走向社会也不会有“责任担当”的勇气。
3.学校老师应该富有教育的情怀
“核心素养”的提出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要想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首先,我们的老师就要具备这些“核心素养”。
学校是文明的摇篮,老师是知识的使者。“作为一名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成员”,对社会,不能听之任之,要肩负起引导的义務;对学生,不能麻木不仁,要担当起塑造的责任[2]。这是职业赋予的使命,也是社会赋予的责任,这更是公民社会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责任和担当。
仅有责任是不够的。没有文化的底蕴,就没有行使责任的能力;没有科学的精神,就找不到担当的路径;没有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就会流于形式,甚至会误导学生。
而这一切都和教师的教育情怀有关。有情怀才会自我激励,自我学习;有情怀,才会热爱工作,享受事业;有情怀,才会心系学生发展,才会关注教育未来。
就学校领导而言,有了高远的教育情怀,对内,就不会唯我独尊,组织利益优先考虑;对外,就会和谐共存,不限一校既得之利。
大家都坚守教育情怀,我们的教育才会纯洁宁静,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活力,“核心素养”的落实才会有春天般的生态氛围。
4.教育评价应该回归人的发展
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是一线老师的的事情,学校对老师考评的标准不变,老师就缺乏创新的动力。继续坚持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老师们就只会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分数上做文章。
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也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社会评价的导向不变,再好的理念学校落实也会有心无力。社会观念的改变是学校落实“核心素养”的思想生态,政府的观念不变,家长的观念不变,“核心素养”的落地必然会重蹈素质教育的覆辙,成为一曲悲伤的感叹。一切“以人为核心”,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我们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虽然是一项具有自身组织特征的专门教育活动,但学校教育从来就不能回避人自身的发展,还必须将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变化融入自身变革的视野之中[3]。发展到今天,对学校教育的思考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理论课题,而是摆在我们教育人面前必须行动的一个实践课题;对这个课题,不仅所有的学校和老师要认真践行,全社会也需要严肃对待。
沉迷过去的乱象,即使我们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他们也难以真正的立业成家。正本清源,回到原点,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才会赢得尊重,才会拥有未来。
参考文献
[1]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3-13.
[2] 杜祖贻.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 鲍道宏.现代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