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星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新思路
乌丹星
主持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模式是什么?
乌丹星:我国人口多,区域差异大以及需求层次多决定了养老产业发展要设计不同模式。我认为可以设计以下三种发展方向及模式:一是农村及边远地区采用北欧模式,用国家税收支持及偏重社会福利方式加速缩小与城市的距离。二是中小城市采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德国模式解决社会化养老问题,偏重社区组织社工发挥协同作用,用中等成本解决多数中间群体的养老问题。三是大城市重点发展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美国养老模式,用中高端成本满足中高端群体的需求。三种模式在三个层面都有交集,无法严格割裂,但这种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定位会让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养老定位及安排,便于一些不适宜在大城市养老的人群向周边疏散和流动。
主持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应该在哪些方面寻找突破点?
乌丹星:我认为,第一是宏观政策的出台与落地。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会继续出台,但能否落地仍然是一个难题。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中央与地方责、权、利的清晰划分与界定。
第二是立法立规。2015年,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成都、青岛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服务地方法规,这是养老服务专项法规零的突破,对推动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2016年各地陆续出台了同类法规,但创新性不强。对中央和国家层面立法、立规能否有所突破不应期望太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法涵盖养老产业的方方面面。目前是立法滞后、产业先行,这种反向操作已经严重影响了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第三是产业规划。发布养老事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众望所归。《规划》将为今后发展定位、定格、定调、定律。在历次国家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养老所占笔墨都比较少,份量有限,可能与当时老龄化程度有关,相信此次比重会有所提高。
第四是社会保障。近几年国家在提升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狠下功夫。老年群体的三大保—社保、医保、大病保,覆盖面越来越广,不同阶层保障的逐步转轨合并使我们对国家目标也看得越来越清晰。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对养老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老人不敢花钱消费,除了文化、观念的因素,社会保障体系支撑是重要原因。没保障就不敢花,有保障才敢花。
第五是照护保险。近年来,老年长期照护独立于医院医疗之外,成为一个独立项目的呼声很高。长期照护保险体系构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第一个就是钱从哪里来?即筹资模式。目前是医改学“三明模式”,照护保险学“青岛模式”。最近出现了“南通模式”。“南通模式”是政府企业个人共担,更像“日本模式”。不论哪种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地方地情是最重要的。地方地情,有时比国情对于国外模式的借鉴植入更重要。
第六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在养老问题上政府的角色和职责是“治理”而非“管理”。治理,一个是治,一个理。治是统治统筹,战略层面定方向定大政;理是理顺,理顺各种关系,明确各方职责,汇聚社会资源,为落实实施奠定好基础。目前整体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没有在构建和谐社区,引导社区自主,人人参与,共享尊严,逐步走向社区治理的大战略上下功夫,没有找到解决方案和突破口。碎片化服务扔满地,以为用一根无形的绳—“互联网+”就能自然顺利地串起来?人的问题,使用者付费者的心理问题,尊严的问题,独立自主的问题是根本问题,这些都不是“互联网+”可以解决的。因此,我国养老产业要有新思考、新思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才会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