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措施

2017-04-06 05:28易孝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易孝辉

摘要:在新课标下,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热情和积极性就必须尊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语文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语文课堂教学方案,才能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发展;实现措施

G633.3

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就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对此,语文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从教学的主导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目标,语文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对形象和具体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是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才能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兴趣也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设计课堂导语,合理的课堂导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二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语文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内的知识通过图片或者影像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改变枯燥无趣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是语文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班级内的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可以针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答案。

1.鼓励学生提问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提问的机会和时间非常少,学生已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这不仅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关键手段。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语文教师必须多鼓励学生,减少批评性的语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课堂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師也要采用多种回答方式,必须谨慎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能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也不要第一时间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去解答问题,帮助学生一步步分析问题,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改变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目标,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相对灵活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之前,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分析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制定教学方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展开课堂教学,合理利用语文教材。

案例:语文教师在讲解《将相和》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反复阅读教学内容,了解《将相和》的教学目标,分析《将相和》的写作手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合理的借鉴《将相和》中的写作手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扮演《将相和》中的角色,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都能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目标。

教学评价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而且教师单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模式,教学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而教学评价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语文教学评价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二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三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调整对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并设置启发性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所设置的问题必须在学生的思维跨度之内,否则问题的设置和提出都将失去意义。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而不是单一的为了获取问题的答案,学生要在课堂上与教师的思想进行碰撞,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新课标下,要想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目标,学校就必须认识到加强语文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提高语文教师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的能力,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积累教学经验,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还需要把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结语:

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设计课堂导语,合理的课堂导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或者是讲故事比赛等等,增强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合理的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避免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关键手段。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课堂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目标,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相对灵活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之前,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分析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制定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罗文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措施[J]. 学周刊,2016,05:34.

[2]李雅慧.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探讨[J]. 中国培训,2016,02:251.

[3]别新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策略[J]. 学周刊,2016,20:41-42.

[4]黄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措施[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5]罗文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措施[J]. 学周刊,2016,05:3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