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华
摘要: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是以后学习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大学英语移动微学习平台,并且针对平台构建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重点、监管措施、构建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移动学习;大学英语;微信平台
H319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评述
国外最早对于移动式学习的研究,是源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1994 年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此项目通过校园无线基础设施建设,为师生和管理者等提供校园无线连接和资源访问服务。该项目的问世后,移动式学习的研究热潮在全球知名大学逐步蔓延开来。此后,英国伯明翰大学、斯坦福大学开展的“移动学习”研究,从微观细节上研究了移动学习中的交互技术、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和方法。
(二)国内研究评述
2000年,国际远程教育权威学者德斯蒙德·基更作了题为《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的报告[2],届时,移动学习的观念才初次被引入中国。通过对CNKI的检索,最早的一篇关于移动英语学习研究的论文发表的时间是2004年,但此后的3 年里,这一领域的论文为空白期,直到2008年才发表了1 篇,2010 年发表了2 篇,2009 和2011 各发表了3 篇。 可以说,在2008 年之前,中国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处于酝酿期,国内学术界处于引进和接收国外研究结果的阶段。2008 年以后到2015年止,尤其是在微信的出现后,在CNKI检索到有关移动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论文数量每年都很多,可见,国内对于移动式学习的研究越来越热。
二、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旨在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设计实现一个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大学英语校园移动式微学习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和环境影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既可在线学习,也可在线答疑、测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二) 项目重点
2.2.1 挖掘移动式微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
本项目学习平台的语料库,要覆盖目前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A)试题、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写作大赛、口语大赛语料资源、视听影视资源和网络资源等。
(三)项目难点
1.平台的模块设计
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操作介面,功能模块很多,每个功能模块下面还有很多子项目。在这些功能模块和子项目下,如何把微学习资源系统性地整合到这个平台上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2.平台考评方式
移动式微学习平台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平台,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这种辅助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考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教学后,再进行论证。
3.平台的监督和管理
以我院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平台为例,因为缺少后期的有效监管,网络自主平台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何种措施和手段,如何发挥平台最高性能和最大价值是项目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
(四)创新之处
移动化微学习平台的特征有:学习时间短,并且可以分散在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内容独立,都是由短小的知识模块构成;学习方式灵活多变,可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多种英语技能的练习;而且微学习平台的模块设计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与传统的教材相比,从视觉、听觉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模态的感官刺激。图片、视频信息以及多媒体课件能更加生动地传递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动机。移动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本身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当今大学生对于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显示出浓厚的热情。对学生而言,微信使用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接收、查阅信息容易。大学英语教学一直面临着学生多、课堂大、学时少、学习成效甚微的困境,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将移动式微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附图:
(图一移动式微学习系统构成)
三、本項目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据以上提到的难点,采取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从以下几个思路和方法设想来解决问题:
(一)前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解学生对于移动式微学习的兴趣和想获得哪些方面的英语学习资料,了解教师对微信公众号的认知度和操纵的熟练性。
(二)移动式微学习平台模块设计
如图一所示,微学习平台系统可包括图文消息、语音和视频等栏目,可共享大学英语课程资源、课外资源、网络资源、进行在线测试等,并且可以添加语音和视频进行视听说练习。如,在线测试和互动交流可以作为评估反馈方式。教师可以把试题以问卷星的形式生成二维码,再通过图文方式推送给学习者,学习者扫描二维码可进入问卷星的试题界面进行在线测试,提交确认后可以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教师也可通过“统计”功能模块针对学生的测试情况做出图表分析。这种在线测试可以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即时生成统计数据,达到给教师减负的效果。可见,微学习平台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各个模块,添加各种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三)移动式微学习平台考评方式
对学生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从2016年10月份开始,对2016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考评模式进行调整。实施过程:学期初要求学生添加微学习平台公众号,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后台界面中的子项目“用户分析”栏,监管用户人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在每个单元学习前把单元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单元考核要求通过微学习平台推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可以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监管者和考核员,可以对学生预习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性地反馈;比如在2.5.2中提到的在线测试,可以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成效;在一学年的学习后,把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阶段性的考评结果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结业考试成绩的方式。
(四)移动式微学习平台的监督和管理
首先,用户人数监管:在2.5.3中提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后台,教师可以对微学习平台的用户人数进行统计,准确知道关注的人数和取消关注的人数,也能看到关注人数的增减情况。如果教师的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所教班级学习的话,这种数据会更加具有精确性。
其次,微学习平台资源更新监管:首先,微学习平台基础性材料,即对大学英语课程所用教材进行筛选,设计成符合微学习方式所要求的形式,以图文、音频或视频的形式,构建素材;其次,微学习平台的网络资源;在这两大基础上构建语料库。最后,课题组成员分阶段负责微学习平台资源的推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模块更改,体现微学习平台学习的灵活性。
(五)研究方法
项目组将采用“计划——行动——交流——反思——调整——再行动”的程序,以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来展开研究,以提高本项目的实际研究效果。
四、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支持可行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也提出,信息技术要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应用。
(二) 技术环境可行
2016 年1 月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大学生手机普及率几乎是100%。通讯和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4G 时代,信息共享更加迅捷,这就保证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改的可行性。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处理器的运行环境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足够手机作为移动式微学习终端的学习工具,微信公众号的无技术门槛的操作系统和其全面的功能模块的构成,这两者是移动式微学习平台可行的保障。
(三) 语料库的构建可行
首先,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材丰富,除了现有的教材以外,还有大学英语精品课程语料库、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语料库、集 “赛、教、学”于一体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语料库,此外,还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在保障了本项目语料库构建的可行。其次,本项目组成员均系一线教师,师资结构合理,有着丰富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本项目开始前有一定的科研基础,这就为项目的顺利展开,按时进行,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可靠师资保障。
(四)学习者可行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学习者在地域文化、知识背景、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本项目的移动式微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个人的智能手机随时选择和获取所需信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同时学习时间可分散在全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以,移动式微学习平台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平台的推广和普及必然会得到学习者的支持。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当前大学英语学习者提代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式微学习方式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手段科技信息化、生活化,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场地和学习时间灵活化;本项目的最终成果将会是自主学习的有益引导,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静 《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研究概述》(G) 海外英语(上)2015年10期
[2]劉幸 《德斯蒙德·基更远程教育思想研究》(G)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
[3]庞世佳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政策的内容分析》(G) 职教通讯 2015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