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浙江省特色的生态经济

2017-04-06 17:18周凌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生态经济经济发展

周凌

摘 要:浙江省是一个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小的省份,浙江省的经济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浙江省急需解決的问题。解决浙江省的生态问题是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浙江省企业效益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浙江特色;生态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48-02

一、发展绩效与基本格局

浙江自从2003 年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在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浙江正式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并制定实施了《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成立了“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引导基本形成。

如今,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在生态农业领域,全省建成一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2 000 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生态工业领域,引入更高的科学技术在工业中,将之前落后的污染严重的机器一概淘汰,逐步将旧工业基地变为一个全新的科技基地。在生态建筑业领域,拒绝浪费、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应当考虑的方面。在生态化的服务业领域,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群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存在问题与突出矛盾

生态系统的价值与经济总量相比较的话,生态系统的价值就会显得非常的低。生态系统的价格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做出的贡献可以值多少钱。有的学者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通过计算,得出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总价值大概约为3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时全球 GNP 的 1.8 倍。通过前者的方法,后来也有专门的学者对浙江省内的生态系统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浙江省的生态价值大概为1 200—1 900亿元之间,这个数值和浙江省当时的GDP相比,不足当时的1/4;这一比重也明显低于同时期全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值),相当于 GDP 的比重(约 1/3 —1/2)。二是产业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愈加突出。其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的比重是生态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具体体现。其二,农业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在面积增减上的余地有限,生产主体素质亟待提高,全省农户户均耕地仅 2.1 亩,组织化程度低。其三,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比重居高不下,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仍具有较高比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高附加值、符合生态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规模还非常有限。

三、加大力度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经济前要及时制订出一个比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然后遵循这个计划展开生态经济的发展,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自从2007年以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制定起草了十几份关于区域发展规划的文件,但是始终没有一个能够把浙江省发展区域经济的规划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所以,浙江省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区域经济,将区域经济的规划的层次提高上去,让浙江小生态经济发展在全国可以名列前茅,就应该制定出一个符合浙江省生态经济发展的规划文件,并且能够把他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力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低碳经济发展,也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农业方面进行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地区加大税收力度,让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浙江省要大力鼓励市民进行绿色出行方式,以此来建造出一个绿色低碳的城市,这样城市才可以低碳发展。政府方面可以通过资金鼓励的方式,从而让更多的技术人员或者企业开展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早尽快的开辟出一个新的低碳的社会。并且在浙江省选择出几个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地区,在当地建立技术研究站,以此让浙江省能够在全国首先建立出低碳经济发展的试验区。

加快发展生态化的服务业。浙江省作为全国省份中资源相对丰富的大省,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可以对相邻区域的生态经济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大力保护树木的数量,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物流、现代商贸和信息服务业等生态化的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将技术中心、重大产业技术平台组建成为专业化的服务型企业,大力支持生产制造企业加快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境友好的环节延伸。

管理手段和管理政策也要不断与时俱新。一步一步将嘉兴等地区试点区加以完善,并且将排污权交易制度推广出去。参考环境保护和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机制,建立出浙江特色的区域绿色信贷机制;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创新。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力度,让企业明确社会责任,自愿在环境保护中做出贡献;加快提升公众绿色消费意识。提升节能减排的考核力度,加大力度处罚在浙江生态经济发展中破坏生态经济、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并且建立新的评估机制,在干部考核中要加入生态经济发展绩效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蓝枫.谨防人为“造城”[J].城乡建设,2016,(10).

[2] 马德富.对口援建:浙江特色的经验和做法[J].浙江经济,2010,(17).

[3] 本刊编辑部.浙江特色的扶贫道路[J].农村工作通讯,2012,(5).

[4] 张志刚,娄建.加强管理,考验调适能力——融资平台成长的浙江特色[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1).

[5] 郭占恒.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J].今日浙江,2010,(1).

[6] 厉志海.新青川:彰显浙江特色的援建之路[J].浙江经济,2010,(8).

[7] 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第53期中央党校支部调研组,孙波.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J].理论前沿,2009,(13).

[8] 夏海伟.“走出去”的“浙江特色”[J].今日浙江,2006,(11).

[9] 吴可人.坚持浙江特色城市化之路[J].浙江经济,2013,(3)

[10] 张统.建设具有浙江特色的智慧城市[J].浙江经济,2013,(19).

[责任编辑 杜 娟]

猜你喜欢
生态经济经济发展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南昌市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经济建设探讨
文化自觉与海南绿色崛起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