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2016年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2017-04-05 21:58乐传永王清强
职教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回顾理论研究

乐传永+王清强

摘 要:通过对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回顾一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呈现的一些特点,并对2017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进行宏观展望。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回顾;展望

作者简介:乐传永(1967-),男,湖北大悟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学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管理、国际成人教育比较研究等;王清强(1979-),男,安徽亳州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海天学院(机电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6-0029-10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栏目设置概况

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共转载了133篇文章,与2015年相比较减少了6篇。2016年共设栏目14个,比2015年多了5个。其中常设栏目有7个,分别为“本期关注”、“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教师与学生”、 “课程与教学”、“管理与经济”。“质量与评价”栏目仅出现在第8期和第9期,“政策与制度”栏目仅出现在第7期和第10期。“专题:现代学徒制”、“专题:职教治理”、“专题:混合所有制”、“专题:本科职教”、“招生与旧业”五个栏目为新增栏目,且仅出现1次,“比较与借鉴”为每期必设栏目(见表1)。

(二)源杂志转载量情况

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133篇论文来源于37种学术期刊,与2015年相同(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6年排名前5位的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职教论坛》(南昌)、《现代教育管理》(沈阳)、《教育与职业》(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共64篇,占到论文总数的48.1%。比较近年来源杂志转载量,可以看出这5种杂志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源杂志所在地情况

从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53篇)、南昌(25篇)、沈阳(11篇)、常州(8篇)、长春(6篇),分别约占总数的39.8%、18.8%、8.2%、6%、4.5%,其它转载量较多的源杂志所在地还有天津(5篇)、石家庄(5篇)、上海(4篇)、南京(3篇)、成都(2篇),长沙、济南、福州、绵阳、重庆、无锡、大连、贵州和太原均为1篇。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所转载的133篇论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文章有69篇,占论文总数的51.9%(本文只统计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除1篇不知道作者单位以外,大多数文章来自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类高校,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有15篇,占论文总数的11.3%,其中来自教育部的文章连续9年在研究机构排名中一直高居榜首;来自普通高校的文章共有55篇,占论文总数的41.4%;其中来自师范院校的有36篇,占论文总数的27%;来自高职院校的有25,占论文总数的18.8%,其他单位的有1篇(见表3)。

(五)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情况

如表4所示,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5位的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本期关注”、“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管理与经济”7个栏目中。总体来看,这7个栏目包含111篇文章,占论文总数的83.4%。其中“本期关注”的文章数量最多,有31篇,占总数的23.3%。

(六)关键词出现频率情况

从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论文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来看,职业教育、高职教育、质量与评价相关热词出现次数最多,分别为43次、26次和18次。职教法制、专业和职教体系相关热词很明显已经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教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也将继续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走向。基于美、德、日为视角的比较研究成为2016年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见图1,本文只统计出现3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有49篇论文采用的是质性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36.8%;采用质量研究法的有29篇,占总数的21.8%;采用文献法的有21篇,占总数的15.8%;采用比较法的有15篇,占总数11.2%;采用调查法和个案法的分别有10篇和9篇,各占总数的7.5%和6.8%(见图2)。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并为职业服务,职业是职业教育的起点。有关职业和职业教育的学说,其实就是研究通过何种教育途径来获取合适的职业从业资格的学说。尽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是在普通教育学的基础上寻求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的理论支撑。普通教育学关注的首先是教育科学(方法),接着是专业科学(内容),然后才是职业问题(目标)。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是按照目标-内容-方法的思维路径,带有浓厚的实践性,其跨越职业界和教育界的基本观点,决定了以学校教育为关注重心的普通教育学难以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有自己的理论支撑,这一理论应该是“职业科学”。职业科学学说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职业教学论思想,为职业教育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有学者对职业科学学说的缘起、进程及与之伴生的问题和前景作了思考性的概括,指出职业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是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的基准科学(姜大源,第2期),应该获得独立的身份认同感。而“身份”的涵义具有“本身”与“关系”两个维度,身份弥散或危机将会影响主体的生存立場与价值品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先附身份认同(本体基础)、结构性身份认同(制度配置的形象塑造)及建构性身份认同(主动努力生长的身份)方面存在着模糊与悬垂,导致其在生存上处于“依附”普通高校、嫁接国外理论及学科建制不足等立场边缘状态,因此建构稳定的身份和鲜明的立场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内在诉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身份定位上被确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之一;在生存立场上由“外在操纵”转向“主动融入”、由“依附”走向“内生”;在学科建设立场上形成自觉化的学科建制,转学为治、承担教育智库作用,为提高我国教育的软实力出力献策(张等菊,第11期)。这其中就包括强化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专业的概念自引入我国后历经长期的演变,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概念。职业教育专业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的专业概念,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建设特征,必须密切联系地方产业结构、职业变化而不断调整。专业(集)群是对传统专业组织形式的突破,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但作为一个新型概念体系,同时存在研究的现实需求与理论不足,有待深入探讨分析,推动产教融合在不同层面上的制度创新(魏明、周琪,第1期)。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首次提出“健全职业教育接续培养制度”。作为新的概念,接续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新发展,必须从产业升级层面和个体发展需求层面认知接续培养。接续培养的“接”是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接,包括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层次上的“接”、职普之间横向互通的“接”;接续培养的“续”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续”,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的“续”。接续培养消弭了职业教育体系在空间外延维度上的二元对立和时间外延维度上的不连续性,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孟源北,第6期)。有专家认为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乃至到2030年,迫切需要对职业教育及培训进行准确定位,采取更为协调的推进步骤,应重点考虑四个方面:一是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及培训应置于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框架之中——若一个国家或地区仅全面普及普通教育,而没有面向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很难想象如何支撑起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二是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及培训将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混搭”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将是教育体系中同外部劳动力市场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一个领域。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灵活制度,实际上就像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即使人们错过某一阶段学习,也有补偿机会;三是融合合作。职业教育及培训必须走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目前,大概没有看到有什么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能在政府完全放任不管、单靠企业需求驱动的情况下取得良性发展。同时,也很少见到由政府包办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成功范例;四是多样业态。职业教育及培训将成为多样化教育新业态的活跃领域。预计未来职业教育用户需求将成为一切服务供给模式生存发展的参照系,职业教育与培训将从免费普惠的公益服务直到精准定位的收费服务,需要更为积极的锁定、适应、引导、激发甚至“制性”用户需求,必将形成“高成本分担”连带“高个人收益”的职业教育及培训项目,出现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制高技能专才和大师级专家的模式机制(张力,第6期)。也有学者指出在现代职教体系中,中职学校对于升学与就业,高职学校对于升级与升格,地方高校对于转学校类型与转培养模式,都存有定位上的困惑。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确保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在毕业生待遇和经费投入上平等对待;应对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目标任务,进行合理分类;还应确定职教体系内部不同层级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加快职业教育各层次评价标准建设;继续打通升学渠道的同时,确定升学的合理比例;注重总结地方实践并形成有效机制(邢晖、储朝晖、郭静,第6期)。

2.职业技术教育法制研究。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开启了职业教育有法可依的新时代,为指导、推动和保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依法治教奠定了法治基础。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强调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同时明确中央财政同样担负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一形成”“两满足”的战略目标,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制度和标准建设进入快车道。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开启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发展重点上:从“初中后”为重点走向“初中后”“高中后”并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都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办学定位上:始终坚守“成才”和“育人”双重使命,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制度建设上:从“参照其他教育做”走向职业教育“专门干”,职教特色进一步彰显;行业企业角色上:从教育一家干、行业企业帮的“群策群力”走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探索”,行业企业作用逐步明晰;办学要求上:从“强调扩大规模和改善条件”走向“突出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对象上:从“突出学龄人口教育”走向“兼顾多种教育需求”,面向人人办学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价值取向上:從“立足自身发展”走向“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公平相结合”,民生保障网的功能进一步发挥。但是受传统观念、办学基础、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环境还不完善,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没有根本转变”:一是社会认同度偏低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二是支持保障水平偏低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三是管理体制持续摩擦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有学者从六个方面归纳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承担起更为繁重的时代使命,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发挥好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关键举措;汇聚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合力,把推动体制机制突破作为强大动力;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把落实政府责任作为重要着力点(葛道凯,第4期)。《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涉及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未来的方向,涉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体制与机制问题,需要在教育机构的跨界——建立教育性企业制度、教育证书的跨界——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教育管理的跨界——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总局这3个方面有所突破(姜大源,第3期)。有学者从职教法名称概念、职教法立法的思想与原则、职教法的框架与内容研究三个角度全面进行了阐述,对新形势下的职教法如何修订,其立法思想、修订原则、框架结构应该遵循什么,内容上与原法相比,保留与删减、增加与调整、全面与重点的取舍与判断诸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并对今后的职教法修订提出建议(孙琳,第3期)。也有学者从微观视角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法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职业教育目标、职业教育主体、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监督、职业教育保障等维度进行分类分析,从中获得启示。职业教育立法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明确企业行业等主体的权责利、统一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的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保障机制(江军,第3期)。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工具的运用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通过对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份重要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工具具有以下特征:政策工具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政策工具箱仍需丰富;强制性政策工具为主,自愿性和混合性政策工具需加强使用;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积极拓展市场工具的使用;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取向长期偏颇,鼓励号召、舆论宣传等政策工具效果不明显(车峰、孙萍,第7期)。其中,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在政策上有新的突破,但相关政策具体到现实中又很笼统、模糊,难以操作,甚至相互矛盾。那么,对民办高职而言,相关政策究竟是种理想宣示,或是提供了一种蓝海战略呢?如果将视野局限在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非营利民办高职院校的增量发展上,相关政策则具有典型的理想导向,将会窒碍难行,可能会重蹈独立学院政策之覆辙;如果打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资格、办学资格、教育类型、教育形式、教育经费等元素的武断划分和组合,把学历教育对象扩大到在职人员,把从事学历教育的主体扩展到营利性学校或机构等,则有可能激发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营利性院校涌现,使相关政策真正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蓝海战略。有学者从我国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现实、潜力以及相应的财税治理框架等方面讨论了民办高职办学形式创新政策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问题(郭建如,第1期)。

毋庸置疑,中本贯通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有益探索,其对于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定有助益。回应经济业态转型升级、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缓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局是中本贯通政策出台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多元利益关系交错以及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中本贯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三重隐忧: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路径出现偏差、人才培养过程各自为政、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学问化回潮。鉴于此,有必要从目标、原则、路径三个层面强化中本贯通政策的理性实践(林克松、王亚南,第10期)。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合理借鉴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梳理国际社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制度沿革和历史脉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际社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国际社会高等教育结构的两大基本类型及制度变迁,给我国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特别是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功能定位、坚持与中等教育结构的合理衔接、坚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格质量(魏亚,第9期)。

3.职业技术教育藕合国家战略研究。《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战略文件,它以“创新驱动”引领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以“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和“品牌制造”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的转型,折射出对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高端型和卓越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进而触动着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实现从“制器”到“造人”、由“修剪”到“育种”、从“中低端”到“高端”的转型发展(陈鹏、庞学光,第2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国际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行动指南,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创新发展为主题、两化融合为主线、智能制造为核心、提质增效为保障。据此,需要创新研发型、智能网络型、绿色生态型和技术技能型等新型人才。有学者介绍了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计划,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指南,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未来人才的新诉求,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应纵向贯通,打破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天花板”;横向融通,构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旋转门”;外部联通,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条龙”;对接产业,打造专业结构“升级版”(胡斌武、陈朝阳、吴杰,第9期)。也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现实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普通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加强校企合作和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付卫东、林婕,第11期)。也有学者提出要从“中国制造2025”的视角探寻提高技术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建立技术教育的学科体系、形成技术教育的教学特点、构建技术教育的评价体系等(董奇,第11期)。《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了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五大原则下,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国家产业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有学者围绕“互联网+”这一趋势探讨了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策略,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转变、资源的多方位共享、推进移动终端在线教育发展及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以期为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职业人才(习凌冰、沈小碚,第11期)。

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也存在耦合关联,能有效形成耦合效应。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将引进境外优质资源,支持优质产能走出去,配合“一带一路”战略,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扩大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作为持续推进任务。“一帶一路”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对话合作平台、促进职业院校提质增效、显著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机遇环境。职业教育同时面临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国际化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亟待加强等多重隐忧与挑战。在机遇与挑战中,职业教育需树立国际化战略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供给水准,促进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耦合“一带一路”战略(李梦卿、安培,第9期)。

4.应用技术大学与职业教育体系研究。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国家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针对国家在推动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显露出的一些问题,有学者建议从四方面进行一些尝试: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标准,明确哪些普通本科院校适合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让适合转型的高校因为有了明确的建设目标而不再持观望态度;二是可将院校整体转型与专业转型相结合,既要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整体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又要允许和鼓励部分高校通过专业转型(升级),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促进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的同时,积极扩大高校内部多样性;三是可以试点四年制高职,开拓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新思路;四是通过政策引领与自由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促进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加快转型,并实施分类管理,同时赋予各类高校适当的办学自主权,允许其“自由”选择发展道路(查吉德,第6期)。也有学者指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要实现我国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有必要秉持自主性、规范性和生态性三项原则。自主性是根本动力,规范性是过程保障,生态性是目标取向。以自主性为原则,推动高校改革转型和创新发展;以规范性为原则,确保政府调控合法化、校企合作系统化以及高校转型层次化;以生态性为原则,实现高校职责合理分工、资源公平分配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古翠凤、王绿原,第6期)。也有学者从发达国家、地区高职教育体系和国内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两个角度,总结国内外高职本科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探索基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省开展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的意义及特色,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工程(互联网金融)专业,从专业改革、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改革、师资队伍提升等五个方面,分析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举措。结合国内四年制高职本科探索与实践,提出抓紧实行“专业学位”制度,是当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通道(吴金旺、郭福春,第11期)。

目前,我国已形成对应用型大学的战略布局,并逐步开始实践探索,而对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应用型大学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结构与功能是应用型大学合理存在和得到重視的内外依据和表现,两者存在理论逻辑和制度逻辑的相互构建及彼此支撑的关系。从发展历程、类型特征和作用地位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应用型大学是一种面向未来应用素质需求的新常态教育结构,其功能也将对校企合作、专产联接和学生就业的促进和完善等方面得以体现(史秋衡,第9期)。发展应用技术本科也是我国应对新技术革命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属于ISCED第6级教育的专业教育类别,旨在培养具备工程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其课程教学既要重视技术知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实践教学。建立教育经费投入和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和教师评聘管理机制,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办出特色的切实保障(王琴,第9期)。应用技术大学就是以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要办学类型的高校。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不仅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学者提出了将地方本科高校中的二级学院进行分离再整合,转型发展为单科型应用技术大学这两种转型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建议: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领导能力以及与其他职业院校开展有效衔接等(马燕,第9期)。也有学者从技术哲学视角出发,以应用技术大学和传统大学的逻辑起点为切入点,从培养目标、培养路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区分两种不同类型本科教育的差异,探究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工作,并在工作中能把科学原理和工程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职业教育(余智慧、陈鹏,第9期),德国在这方面独具特色,其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校企合作具有协同性,师资队伍具有双师性,招生来源具有国际性。应用技术大学为德国经济的稳定高效发展输送了大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成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大支柱。有学者指出,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我国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应明确办学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合作发展联盟以推进校地企产融合,实施双师双聘工程以建设教学科研团队,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拓展合作办学平台(申丽君、马晓春,第9期)。

5.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估研究。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界对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持续升温。而在实践领域,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长期由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进行,所以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基于对传统评价体系的反思,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问题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高职院校校本评价体系的建构被认为是高职综合办学实力的自我检视方式,也是高职院校相对办学水平的横向确认过程。高职院校校本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对专业目标定位、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过程和学生发展诸多因素的评价,每个评价项目统摄若干评价要点和评价内容(卢德生、刘冲,第9期)。但目前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用都尚不成熟,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未能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发挥应有作用。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系统,完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以及体系中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方法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各部分的作用。有学者依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尝试构建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高度集成,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南(余明辉、郭锡泉,第1期)。本质上来说,高职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是教育质量目标预设、教育质量培育与教育质量结果三个子系统的互动过程。子系统运行的条件与规律是质量评估指标设计的基础。因此,要构建以社会声望、办学成效、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基础建设和国际合作为一级指标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就必须依据国家的战略规划、遵循指标设计原则、突出教育产出导向、注重量化与教育统计指标运用的特征取向(荣长海、高文杰、冯勇、赵丽敏,第9期)。构建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被认为是推进高职教育现代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现代治理视域看,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标准、评价实施、评价管理与评价结果利用等方面,具有专业权威性、独立性和非营利性特征。要通过明确高职教育现代治理体系下政府管理责任,以多元化思路、市场化道路建设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第三方机构,强化机构自身建设,以权威的专业评价工作促进第三方评价科学发展,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成果发布与利用机制及多方合作机制,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唐智彬,第8期)。有学者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需求,针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的基本思路,重点围绕中国特色职业学校教育的质量评价,确立新型职业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凸显职业教育评价的多元化与跨界性,形成一个“四维整合、五方参与”的框架结构(郭扬、郭文富,第1期)。也有学者通过描述欧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框架,论述了各国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策略和有效实现路径,明确指出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是一个基于学习结果、聚焦学习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并涉及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动态结构化加工过程,只有切实增强质量保障意识、加强相关法规建设、提高管控透明度,才能够构建简洁清晰的质量保障框架体系(徐向平,第2期)。同行评估以“学校本位”、“多元评估”、“发展导向”为基本理念,是欧盟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一种有效方式。评估活动由职业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与评估团队的同行评估构成。有学者分析了欧盟职业教育质量同行评估的四大特点:评估主体的互动性、评估方式的互补性、评估过程的反思性、评估活动的循环性,这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具有借鉴价值(吴雪萍、张义民,第1期)。

6.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有效化研究。推进校企合作实质性深度开展,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的正外部性、企业的自利性、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成為政府干预校企合作的前提。政府的有限理性、政策制定的不确定性、多重委托代理制约失效以及设租和寻租活动导致“政府失灵”,成为政府干预校企合作的限度。要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须找准引起政府失灵的原因,从理顺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制度供给和加强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监督与制约等方面加以改进(曾阳、黄崴,第10期)。作为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的形成和运行都需要基于一定的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表现为有形条件与无形条件的互动组合。计划经济时期,该制度建设呈现出成型快、落实快、运行快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使然;经济体制转型期,该制度建设既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某些特征,又开掘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某些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建设成果更为丰富,但执行和落实困难较大,同时缺少监督和评估,迫切需要调整和完善(周晶、吕明献,第10期)。有学者通过梳理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认为相关政策正处于一个渐进变迁的路径中,呈现的是一条从问题、制度再到主体的政策制定范式。以现有的校企合作政策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冲突的表象、根源及性质,并针对利益冲突进行主体导向下的政策设计,就是未来我国校企合作政策设计的方向(黄文伟,第7期)。有学者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94-2014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1276篇研究论文作为数据来源,运用Sati、Ucinet、NetDraw等社会网络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对国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规模、发表期刊、区域分布、研究机构分布、主要作者及其合作网络、高频关键词、研究主题结构及基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计量学分析和可视化识别,并绘制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知识图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校企合作研究的问题现状与发展动向:呼唤跨界视角审视、催生多种研究范式、聚焦深化研究内容(刘晓、徐珍珍,第7期)。也有学者从专用技能人力资本需求者——企业的角度,以113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和3793个合作企业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企业特征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兼具专用技能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和投资策略的企业(投资型企业)倾向于和高职院校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具体来说,企业因其所属行业(产业)、规模、所有制、技术采用导致专用技能人力资本需求差异,而该差异引发了企业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行为与合作水平差异;只有兼具专用技能需求和技能投资策略(或具有校企合作传统)的企业才倾向于和高职院校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而“非投资策略企业”的校企合作动力主要在于获取技能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刘志民、吴冰,第7期)。企业成本—收益机制有效诠释了其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力与诉求。有学者通过对相关国家的调查报告整理发现,学徒制模式、培训周期、学徒工资、招聘对其成本产生影响,同时,如果企业要想获得收益,应该合理地开发特殊投资项目。为此,政府应发挥治理功能,控制现代学徒制成本;职业院校立足服务,降低现代学徒制成本;企业放眼长远发展,合理进行现代学徒制项目投资(欧阳忠明、韩晶晶,第11期)。也有学者从主体合理性、目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以及结果合理性等方面审视行业协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行为或活动发现:行业协会是基于契约形成的经济社会组织,处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边缘;行业协会参与治理的宗旨与使命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参与治理是行使社会权力的行为,目的是促成民主、公平与效率价值目标的达成(贾旻,第6期)。而这些价值是否实现,要依靠校企合作质量评价的合理实现。构建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在操作层面上罗列事实性指标,而必须以有关理论为指导,超越经验事实的局限。依据人学的有关观点,校企合作应以参与者生命价值的实现为最高旨归,其质量评价须包含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与感受的主观指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参与的各个利益攸关方为逻辑框架,评估各利益攸关方在校企合作中预期利益的达成度。由于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矩阵,因此,不能仅仅使用查阅文本资料、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田野调查、叙事研究是采集可信数据必不可少的手段(赵蒙成,第7期)。

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的走向

(一)优质校建设:职教改革举起“新标杆”

随着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推进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职业教育优质暨重点校建设计划,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也将被深入研究,职业院校将面临新一轮“洗牌”,我国高职院校所呈现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非示范性高职院校三个层次的发展态势将面临终结。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将与教育实践协同推进,围绕新标杆,实现新跨越,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及政策指导。

(二)校企合作有效化:特色强校的必由之路

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体现国家的新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也将紧贴时代脉搏。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求“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因此,产教融合将继续作为深化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发展的主线,必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热点。

(三)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借势提升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职业教育在藕合“中国制造2025”方面的理论研究,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新亮点。如“工士学位”、“工匠精神”、“机器换人”等,能不能把握“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这一机遇,在助力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中瞄准世界最高标准,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努力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把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使命。

(四)质量与评价:内部规范性与外部适应性紧密结合

质量兴校、特色强校将成为“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深化内涵发展的根本抓手。从过去一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论文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来看,质量与评价是继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之后出现次数最多的热词。如何实现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化、系统化、效益化和社会化,规避“行政化”、“程式化”和“断续化”,是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与评价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五)政策与法规:职教科学发展的基石

政策与法制引领是推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强有力的工具。随着“十三五”时期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和规范的制定落实,如何有效改变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迫在眉睫。因此,我国职业技术理论研究也必将积极关注提升职教政策与法制的多元化、增强职教政策与法制的适切性、改进鼓励号召、舆论宣传工具的政策效果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六)职业教育国际化:推动标准与国际接轨

在2016年度职业技术教育各大论坛中,“国际化”成为鲜明的主题之一,跨境跨界跨专业也将成为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和必然趋势。如何围绕跨境职业教育的跨境性、流动性、多样性和贸易性,结合“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共同体,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成为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聚焦点之一。

责任编辑 王国光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教育回顾理论研究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